3篇关于管理以身作则心得
通过公司今年五月份号召建立学习型企业以来,公司党政、基层各党支部、机关管理部门、各生产单位、工段班组都掀起了学习生产工艺技术、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管理等知识的新高潮。作为基层管理者的我,及时组织者又是参与学习的一员。我除过积极参加聆听公司统一组织和党支部组织专家教授讲的“管理学基础知识”“为我工作”“有效沟通”“赢在执行”等内容的讲座而外还积极组织本部门的业务学习,并认真拜读每月公司评选出来的优秀心得体会和好的建议,我都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就怎样搞好基层工作我谈点自己的认识。基层工作也是基础工作。企业基层管理好像是万丈高楼的基础,想把楼建的越高越牢固就必须把楼的基础夯实。要把我们的企业做大做强就必须加强基层管理,基层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基层管理,对于建设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抓好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基层管理者呢?俗话说:“打铁还须本身硬”,要想搞好基层管理工作,管理者必须具备必要的素质,即知识、能力、管理艺术等。知识是搞好任何工作都必需的。有知识未必是合格的管理者,但是,没有知识肯定不能成为合格的管理者。所谓能力,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科学的管理艺术,包括用人的艺术、沟通的艺术、表扬和批评的艺术。
基层管理特别是车间、工段(班组)管理,是企业各项生产、管理目标及措施得以实现、贯彻 的重要环节,也是团队精神塑造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车间主任特别是工段(班组)长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多数员工特别是生产一线的员工来说,他们感受到的管理氛围、企业文化氛围,就是工段(班组)的工作氛围。工段(班组)长是兵头将尾,其一言一行代表着企业行为,对员工产生直接而全面的影响。一个工段(班组),是否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要看工段(班组)长是否有管理水平和管理艺术,工作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办事是否公道,对工段(班组)成员是否关心体贴,有无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否模范地执行企业的各项制度,带头倡导、传播和践行企业文化,在管理的具体实践中,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以榜样的力量感化和带动工段(班组)成员共同进步。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就是这个道理。一句话,能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工段(班组)长,就是好工段(班组)长,否则就不称职。因此,工段(班组)长首先要加强学习,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要在全体员工中倡导向功勋人员和劳模等先进人物学习,鼓励先进,打击歪风邪气,帮助和带动落后员工共同进步。只有这样,创建学习型企业、文明企业的活动才能抓出成效,企业文化建设任务才能落到实处,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提高。
关于管理以身作则心得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如何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更加忠诚于企业,尽心尽力地完成工作,是每一个企业领导者希望解决而又经常不得要领的一个问题。
1、管理者必需要有博大的胸襟,当你的员工态度或行为已对的权威性产生怀疑时或你指定的工作根本得不到有效执行时,你会做什么?我认为首先要做的是平息心中的怒气,因为一般在情绪的作用下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然后再与该员口进行沟通,找到原因。只要不是员工不想做了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工作,就不要辞退该员口。如果真的是对你的能力产生怀疑时,你就必需拿出你的过人之处。让别人心服口服,让员工从内心去尊重你才是管理的目的。因此管理者的气度是容人所不能,但这个气度也是有一个量的,如果已损害到公司的利益时。要采取果断的措施。
2、管理者用人很关键,现实可能会遇到两种员工。A员工在公司时间比较长,作业流程也熟悉。但是在工作方面必需要有人推动他,没有主动去完成工作的意愿。B员工到公司时间不长,但做事很认真,几乎不需要监督其作业流程。如果你遇到这两类员工你会怎么做。我的做法是加B员工的绩效资金,如果有升职的机会要先考虑B员工。在公司里你必需要培养一种只有勤奋工作的人才会得到更多的氛围,当然观察一个人需要很长时间,不能看一些表面现象。在这里A、B员工的差别引起我的思考,我认为这是个人责任感和价值观不同,因此要让你的员工知道其重要性,培养他的责任感。
3、管理者要以身作则,这点说起来容量做起来很难。比如每天你的工作都是按时高质量的完成了吗?你所做的工作是被动的完成还是积极的去寻找问题?你每天都是准时上班吗?在工作中你必需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员工,即使这个员工与你有过个人恩怨。一个公司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这样的公司才会不断的创新。管理者每天要到现场走动,发现问题可及时在现场与员工沟通,尊重员工提出的合理建议,与员工一起解决问题。有时你可以与员工一起工作一下,让员工觉得你和他都是一样的,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拉近你与员工之间的距离,这样你的团队才会有战斗力。 管理者还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管理技巧: 一、重在观念
以前那种把管理职务当官来看,将员工当作工具,封建家长式的作风应当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理解员工的具体需求,适应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机制,依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合理地设计和实行新的员工管理体制。将人看成企业重要资本,是竞争优势的根本,并将这种观念落实在企业的制度、领导方式、员工的报酬等具体的管理工作中。 二、设立高目标
留住人才的关键是:不断提高要求,为他们提供新的成功机会。人人都希望获胜,热爱挑战是优秀员工的普遍表现,如果企业能不断
提出更高的目标,他们就会留下。作为一个管理者,你要认识到在员工成长时,他们需要更多的运用自己的头脑来帮助企业并被认可的机会。所以你必须创造并设计一些挑战机会以刺激员工去追求更高的业绩。只有当员工感到自己在工作中能够得到不断的支持,能够不断地学到新的东西,他们才会留下来并对企业更加忠诚。 三、经常交流
没有人喜欢被蒙在鼓里,员工会有自己的许多不满和看法,虽然其中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所以,员工之间、员工和领导之间需要经常的交流,征询员工对公司发展的意见,倾听员工提出的疑问,并针对这些意见和疑问谈出自己的看法什么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是不能接受的?为什么?如果企业有困难,应该公开这些困难,同时告诉员工企业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要记住纸是包不尊的,员工希望了解真-象。
四、授权、授权、再授权
授权是我们认为在管理中最有效的激励方法,授权意味着让基层员工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意味着你信任他,意味着他和你同时在承担责任,当一个人被信任的时候,就会迸发出更多的工作热情和创意。所以,我们建议不要每一项决策都由管理人员做出,完全可以授权的事不要自己去做,管理人员要担当的角色是支持者和教练。 五、辅导员工发展个人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