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大气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技术探讨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气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技术探讨

作者:何东泉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4年第06期

摘要:本文分析了大气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技术,重点探讨了布点采样、监测项目确定、分析方法等内容。

关键词:大气环境污染;应急监测

近年来环境污染事故呈现多发态势,应急监测是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关键环节。面对发生突然、形式多样、危害严重、处理艰难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常规环境监测技术和手段都难以有效应付,因此需要通过应急监测技术实现快速、准确、灵敏、简便的监测要求。目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 589-2010)已经实施一段时间,各地环境监测部门也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环境污染监测应急体系不健全和应急监测队伍能力不强等问题[1],因此本文针对大气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大气环境污染应急监测布点与采样 1.1布点方法

按照HJ 589第4.1.1条,布点有两个原则,一是基于突发事件发生地及其邻近区域,二是环境敏感点。第4.1.2.5规定,应以事故地点为中心,在下风向采用扇形或圆形布点,同时在上风向设置对照点。

根据相关研究[2],大气环境污染泄漏伤害范围分为致死区、重伤区、轻伤区和吸入反应区,如图1~3所示。静风或轻风时大气污染泄漏源为圆形区域(图1);有风连续泄漏区为橄榄型(图2),瞬时泄露区为随风漂移图形(图3)。因此,布点时应根据大气环境污染类型(如泄漏、爆炸等)、严重程度、影响范围这些因素,确定采样点。对于有风情形,应把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区域应多布点,而在上风区可以少量布点。同样的道理,在致死区和重伤区布点应密集一些,而在轻伤区、吸入反应区可以稀疏一些。敏感点,如人群活动区、水源地等也要设置采样点。考虑到污染物对人的影响,采样点高度应取1.5~2.0m。并应避开高大建筑物、树木的遮挡,选择开阔地带。

有风时应采用扇形布点法,如图4所示。扇形夹角一般取90°,从污染源处引若干射线,相邻射线夹角可取10°~20°,在交点处设取样点。静风或轻风时应采用圆形布点法,如图5所示。一般画5~7个同心圆,由圆心引出8~12条射线,并在交点处设取样点。

大气环境污染事故从发生、发展到结束可分为事故初期、事故中期及事故后期。事故初期,由于预测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差别,因此应加强布点,按照主导风速大小选择扇形或圆形布点方案。事故中期,监测人员对污染源、气象条件、地形特征等已有所了解和掌握,在

大气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技术探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大气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技术探讨作者:何东泉来源:《科学与技术》2014年第06期摘要:本文分析了大气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技术,重点探讨了布点采样、监测项目确定、分析方法等内容。关键词:大气环境污染;应急监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m2fk2cp3206i7k4fff923x6i11g5t00rt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