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目的、要求和任务

中国法制史是研究中国法律制度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既是法学体系的一个基础理论学科,又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了解我国法制历史的变迁,系统的掌握中国法制发展的规律,认清中国法制发展的趋势,加深对中国当代法学的理解,从而对中国法治建设的语式、路径、方法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学习中国法制史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握中国特色;了解社会背景;科学地解决史论关系;客观、理性地理解法制历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立法活动,立法成果,法律原则,法制特点;了解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司法状况,包括各种类型政权的司法机关,司法体制,诉讼制度,狱政管理等;理解我国各个时期产生过的有重要影响的法律思想。

二、大纲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绪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研究中国法制史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一、“中国法制史”的概念 二、中国四千年法制发展概述 三、中国法制史学科的发展 四、学习中国法制史应该注意的问题 【思考题】

1、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中国法制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章 夏商法律制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中国古代法起源的历史途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夏商早期法制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 一、中国法起源的几种观点

二、早期“刑”、“法”、“律”的内涵及演变 第二节 夏代的法律制度

一、“天讨”、“天罚”的神权政治法律观 二、《禹刑》 三、罪名和刑罚 四、监狱

第三节 商朝的法律制度 一、法律思想的发展

二、主要法律形式及罪名、刑罚 三、司法机关与神明裁判 【思考题】

1、简述中国法的起源。 2、简述早期中国法的特点。 3、简述夏、商法律的基本内容。 4、简述夏商法制中的神权法思想。 第二章 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明德慎罚”法律思想的产生及其内容;周礼、《吕刑》及礼与刑的

关系;宗法等级制度与刑事、民事法律内容;司法机关体系的建立和诉讼审判制度的特色。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一、“天讨”、“天罚”思想到“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的发展及影响。 二、“礼治”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特征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立法 一、立法概况

重点讲述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二、刑法

1、刑法的适用原则 2、刑事政策 3、刑罚 4、罪名

第三节 西周的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 二、诉讼审判 1、“讼”和“狱” 2、“束矢”和“钧金” 3、庭审方式 4、五听 5、“三刺”之法 三、刑罚的执行 1、公开行刑 2、监狱 【思考题】

1、试述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2、试述西周刑法的主要原则。 3、何谓“五听”? 4、简述西周的司法制度。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制

【教学重点和难点】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各家的法律思想与争论焦点。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制定、公布及其意义。战国时期法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法制概述

一、社会变迁与儒、法学派的主要法律思想 1、春秋以后的社会变迁及其影响 2、儒、法学派及其主要法律思想 二、公布成文法 1、主要活动 2、意义 第二节 《法经》 一、制定背景

二、篇目及主要内容:六篇、盗、贼、囚、捕、杂、具

三、《法经》的历史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第三节 商鞅变法与秦国法制

一、商鞅变法的主要过程和内容:从两次变法来分析 二、商鞅变法对秦国法制的影响和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 【思考题】

1、举例说明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及其意义。

2、《法经》的篇目及内容的逻辑关系怎样?它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如何? 3、商鞅变法的内容及意义。 第四章 秦朝的法律制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秦朝统一的法律制度与司法体制的建立。云梦睡虎地秦简的主要内容。秦朝刑事立法的内容与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统一后秦朝法制的发展 一、主要法律形式 1、《云梦秦简》 2、主要法律形式 二、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1、刑事法律

2、民事法律 3、经济法律 4、行政法律

第二节 秦朝的司法制度 —、司法机关 二、诉讼制度 1、起诉 2、诉讼权 3、审判

三、监察制度及影响 【思考题】

1、秦朝法律形式主要有那些? 2、何谓“公室告”和“非公室告”? 3、试分析秦朝的刑法原则。 4、秦朝法制有何特点? 第五章 汉朝的法律制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德主刑辅”法律思想的产生。《九章律》及汉律六十篇的基本内容。文帝、景帝时期的刑制改革及其意义。汉律开始出现的儒家化表现。春秋决狱与秋冬行刑制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汉朝法律指导思想的变化 一、汉初“无为而治 二、法律的儒家化及其影响 第二节 汉朝的法制概况

一、“约法三章”与“汉律六十篇” 二、汉朝的法律形式 1、律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目的、要求和任务中国法制史是研究中国法律制度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既是法学体系的一个基础理论学科,又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了解我国法制历史的变迁,系统的掌握中国法制发展的规律,认清中国法制发展的趋势,加深对中国当代法学的理解,从而对中国法治建设的语式、路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m09052tx5036aw5tvxo0daes3y30z00x4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