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要求。
——主题小而精,便于“小题大做”,避免主题过大造成蜻蜓点水式的空谈。
——主题能够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和立德树人的要求,保证一定的科学性。
——主题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跨学科性、新颖性和内容的可拓展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主题紧密联系实际,能吸引学习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主题适于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与学,能够有效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
. 作品必备要素
主题教学网站须具有清晰的结构,方便使用。建议网站结构包括以下几个必备要素。
()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主要通过对网站的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及网站使用注意等进行说明,以帮助学生对学习主题与网站使用方式形成初步认识。学习指南中大致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内容:
——教学内容说明:对该概述教学主题,包括涉及的学科、知识点等进行简单概括性的描述,帮助学生从宏观上对学习内容形成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完成本主题学习后应该达到的目标。目标的设定应结合主题内容,尽量涵盖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态度三大领域。目标应该具体、可测。同时,学习目标的呈现应该清晰明了,符合科学的表述规则。
——学习方法:结合学习内容,就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可以采取的方式或途径给出建议,例如提供学习路径图。
——网站使用指南:简单说明网站结构,网站栏目与内容,以及网站中有关资源与支持服务及其使用方式,帮助师生更好地使用网站。
()学习任务
针对特定学习目标,按一定的逻辑顺序,以问题形式呈现多个任务与任务要求,作为学生学习的“脚手架”,为学生开展学习提供引导。
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任务为驱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网站相关资源(见和),并借助协作讨论空间(见)开展学习活动,以达成学习目标。
()知识呈现
以恰当的方式呈现网站中学习主题的知识。 ——知识点目录(或称为主题知识树)
知识点目录以一定的逻辑和层级结构展示该学习主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系统了解本主题的知识内容与结构。知识点目录应该包括本主题所涉及到的所
有知识点,不受学科和大小限制,且知识点尽量细化。
——学习知识呈现
根据教学主题知识的特点,以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媒体形式呈现主题学习知识。
()学习资源
为确保学生完成主题学习,并开展相关拓展学习提供的支持性资源,包括课件资源、案例资源和工具资源(如字典、词典、计算工具、作图工具、几何画板、在线笔记等嵌入网站的应用程序)等多媒体形式的资源,此外还可包括相关的拓展性资源网站链接,方便师生搜集和查找资料,开展教学。
()协作讨论空间
协作讨论空间的主要功能是为教师和学生在网站中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可以包含在线即时讨论工具、答疑辅导区、作品展览区和异步交流论坛,支持学生分组活动、在线上传与下载相关资料等人人交互、人机交互行为。
()教学测试与评价
对网站用户使用网站开展学习的行为和学校效果进行测评。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功能:
——使用轨迹记录:包括在线时间、浏览版块、发帖数、回帖数等网站使用行为记录。
附表
第二十二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
课例类作品视频技术要求
所有课例类视频处理为格式的文件(具体参数设置要求及视频压缩软件可在展示活动网络平台下载),教学视频加音频的总码率应该介于,分辨率不低于*()像素,生成后的视频要求播放动态画面无明显锯齿,无拖尾、无抖动现象,色彩正常,画面干净无明显噪点;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单位;音频要求清晰可辨无杂音,声画同步。
其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和交互式教学课例录像时采用双机位拍摄。交互式教学课例可加一条数据线采集交互式教学媒体(电子白板等)图像。
微课视频拍摄设备不限(如摄像机、数码摄像头、录屏软件等均可)。使用录屏软件录制作品时,不需要教师头像,建议采用讲解批注的方式。视频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视频时间为—分钟。
附表
第二十二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
常规作品推荐登记表
活动组织单位(盖章)
作品名称 组 别 项目名称 □微课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 □交互式教学课例 教材版本 年 级 作者姓名 联系地址 指导教师姓名 作者照片 (寸彩色免冠) 姓名: 作者照片 (寸彩色免冠) 性别 出生年月 指导教师单位 作者照片 (寸彩色免冠) 作者照片 (寸彩色免冠) 单 位 学科 册别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作者照片 (寸彩色免冠) 是否示范校 作品编号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课件 □移动终端课件 □主题教学网站 □学科主题社区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我(们)在此确认上述作品为我(们)未在其他省级以上评比活动中获奖的
原创性作品,不涉及他人的专利权或著作权。
我(们)同意江西省电化教育馆将我(们)的作品编辑、加工后制作成活动相关指导学习材料(光盘),供广大中小学教师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