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纤维素酶只能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
B.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组分
C.纤维素可被纤维素酶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D.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真菌、放线菌,都是通过产生纤维素酶来分解纤维素的
2.下列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含量最高的是( ) A.热带雨林中的土壤 B.寒带雨林中的土壤 C.花盆中的土壤 D.荒漠地区的土壤 3.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纤维素可以水解成葡萄糖
B.纤维素分解菌能利用纤维素的根本原因是它们能产生纤维素酶
C.纤维素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能源 D.葡萄糖苷酶能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透明复合物,所以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B.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中,应从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取土样
C.刚果红染色法只能在培养微生物的时候加入刚果红
D.在刚果红培养基上有透明圈的菌落一定是纤维素分解菌
5.为了从牛的瘤胃中分离出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下列实验操作不科学的是( )
A.制备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B.将培养基和器材进行严格的灭菌 C.将提取的胃液进行梯度稀释
D.配置培养基过程中不需要调节pH值
6.使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目的是( )
①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可获得大量纤维素分解菌 ②用液体培养基便于稀释涂布平板
③纤维素分解菌只能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 ④用液体培养基可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下列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
A.倒平板时就加入了刚果红的染色法,需用1
mol·mL-1 NaCl处理15分钟
B.富集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所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浓度可能会比较低
C.经稀释培养后,分离的过程需要用到鉴别培养基
D.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
8.下列关于尿素分解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与鉴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前者需要以尿素为唯一的氮源,后者以纤维素为唯一的碳源
B.尿素分解菌能产生脲酶,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纤维素酶
C.两个实验过程中都需要梯度稀释 D.刚果红染色法也可用于鉴定尿素分解菌 9.下列关于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和鉴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要从土壤中将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出来,应该将它们接种在含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
B.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时把纤维素作为唯一氮源
C.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要选用液体培养基,原因是纤维素分解菌在固体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D.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使用的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
10.下列关于刚果红染色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不需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
B.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可在培养皿中先加入1 mL刚果红溶液后加入100 mL培养基
C.刚果红染色后,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出现红色
D.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长期培养则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
11.一些微生物分解乳糖后可产生混合酸,使EMB培养基中的伊红美蓝在酸性条件下与细菌结合,形成着色菌落,下表是EMB培养基(pH=7.2)的成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从功能上分EMB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 B.大肠杆菌在EMB培养基上会长出紫黑色菌落 C.不能分解乳糖产生混合酸的细菌在EMB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不会着色
D.各种微生物都可以在EMB培养基上形成菌落 12.加工橘子罐头,采用酸碱处理脱去中果皮(橘络),会产生严重污染。目前使用酶解法去除橘络,可减少污染。下列生长在特定环境中的4类微生物,可以大量产生所用酶的不包括( ) A.生长在麦麸上的黑曲霉 B.生长在酸奶中的乳酸菌 C.生长在棉籽壳上的平菇
D.生长在木屑上的木霉
13.从土壤中分离尿素分解菌和纤维素分解菌,具有下列类似的操作过程:
(1)在过程④的选择培养基是________培养基,
过程⑧的选择培养基是________培养基 (填“固体”或“液体”)。④的具体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⑧的选择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过程③样品梯度稀释后,一般只将稀释度为104~106倍的菌液分别接种到3个平板培养基上,接种的常用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⑩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鉴别方法较简单。周围出现透明圈,但不能100%确定为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19·山东高考模拟]有研究者拟从中药渣肥堆的样本中筛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为纤维素酶制剂的研制提供原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中药渣肥堆中能分离出纤维素分解菌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由________组成。
(2)从中药渣肥堆中取样后,需要选择培养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培养时要对培养瓶定期振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纤维素分解菌内的酶提取出来,进行固定,一般不采用包埋法,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筛选获得纤维素酶高活性菌株3株,分别命名为Z-1、Z-2和Z-3。在相同培养基培养相同时间后,测得3种菌株的菌落直径与产生的透明圈直径结果如下表。
菌株编菌落直径透明圈直码 (d) cm 径(D) cm D/d Z-1 3.43 5.43 1.58 Z-2 1.83 4.86 2.66 Z-3 2.15 4.88 2.27 培养基中的纤维素能与________产生红色复合物,纤维素被分解后,就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由表可知,________________菌株纤维素酶的活性最强。
15.[2019·山东高考模拟]为了使牛仔裤呈现“穿旧”的效果,在工业洗衣机中用酶洗代替传统的浮石擦洗,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完成以下问题: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它至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组分。
(2)在上述工艺中,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
(3)若在实验室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在选择培养后可进行梯度稀释和________过程,一般通过观察________的有无挑选出所需菌种。
(4)实验室中获取纯化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常用的接种方法还有________。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接种后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时,培养皿必须倒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参考答案
1-5 AADBD 6-10 AADDD 11-12 DB
13答案:(1)固体 液体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 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2)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
(3)倒平板时加入刚果红染液 不分解纤维素(或分解刚果红或淀粉)的微生物菌落也可能出现透明圈
14答案:(1)纤维素分解菌大多分布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而中药渣富含纤维素 C1、CX、葡萄糖苷酶
(2)增加目的(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 增加培养液内的氧气含(溶解)量、让培养液与菌体充分接触
(3)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来 (4)刚果红 Z-2
15答案:(1)C1酶 CX酶 葡萄糖苷酶 (2)调节温度、酸碱度和处理时间 (3)涂布平板 透明圈
(4)平板划线法 检验培养基是否灭菌合格 防止冷凝形成的水滴落在培养基上污染培养基,冲散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