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判断并说明理由)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哲学就是世界观。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由于具备了阶级基础,自然科学条件和直接理论来源。 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5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与人的实践活动) 1 、人工智能是一种特殊的意识。
2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种主义方面去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 、“运动是绝对的”这一观点不属于形而上学。
2 、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三阶段同第一阶段的根本性质是相同的。 3 、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的关系是矛盾同一性寓于矛盾斗争性之中。 4 、必然性是不一定与偶然性相联系的。
5 、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解决了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就自然得到解决。
6 、割裂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改良主义。
7 、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就是肯定。 8 、物体的相对静止是正确理解绝对运动的条件。 9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促使事物质变。 1 0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是偶然性通过必然性表现出来。 1 1 、把“否定之否定”看作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的循环论的观点。 1 2 、事物的本质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普遍矛盾决定的。 1 3 、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 4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1 5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一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 、认识是人类被动地接受客观世界的刺激而产生的。 2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而认识对实践则毫无作用 3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4 、人类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所以,认识可以一次完成。 5 、真理是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6 、“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即是真理”。
(第五章 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2、宿命论论认为,人的命运和社会变化受某种神秘力量的支配,人的活动没有任何主动性。 3、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在社会历史观上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4、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锁钥。
1
5、社会的物质性与自然界的物质性是同一的。
6、目前,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作用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7、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就是认为,社会历史是客观的,人的主观意志是不起作用的。 8、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必然的历史进程,因此全球化是积极的。
(第六章 社会的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
1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存在于人的自觉活动过程中。
2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因此,它是生产力中的重要的要素之一。 3 、阶级斗争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4 、科学是一种意识形态,但不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5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完全一致的。
(第七章 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
1 、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可以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2 、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客观标准在于它是否高级。
3 、经济基础是指生产关系,它不包括生产力,也不能把它归结为生产方式。 4 、社会形态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5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都是不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表现出来的。 6 、阶级斗争规律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7 、只有生产方式才是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8 、历史唯物主义是所有唯物主义者的历史观。
9 、历史唯物主义和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 0 、在我国,剥削阶级消灭了,但阶级斗争仍然存在。所以,阶级斗争仍然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导力量。
(第八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1、社会形态是不同种类社会相互区别的标志,其区分的根本标准是社会的经济基础。
2、“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社会完全像自然界一样,受自然力的盲目支配。 3、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有目的、有选择的活动规律。 4、历史决定性是主体选择性的前提基础。 5、社会发展过程始终是一条直线。
6、社会发展道路是统一的或无差别的一个模式。
7、人作为人在于他能够彻底抛弃自己的自然属性而只留下社会属性。 8、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的总和。
9、人的价值的大小首先取决于他的个人价值的大小。 10、自由就是不受必然性制约或必然性不再起作用。 11、人类历史是不断从自由王国向必然王国飞跃的过程
三、判断题参考答案:(正、误及简明理由)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1 、错。哲学不是单纯的世界观。是经过抽象概括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人们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论。
2 、错。思维和存在是哲学思考的两个方面,但只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才是哲学基本问题。这是因为无论何种哲学都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无法回避。
3 、错。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主要具备历史、科学和理论条件,但缺少马克思的革命实践,就不会有马克思对旧世界的批判而创造的哲学理论。
4 、正确。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根本观点的哲学、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在马克思时代是无产阶级。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5 、正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毛泽东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邓小平把马列主义应用于社会主义建设,产生邓小平理论,因此它们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与人的实践活动)
1 、错。人工智能本质上是思维模拟,而不是真正的意识或思维。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虽然在形式上和功能上有相似之处,但有本质区别,人工智能属于机械的、物理的运动形式,不具有社会性和创造性。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它具有社会性、创造性。意识的物质器官是人脑,而不是机器或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虽然能模拟和代替意识的部分功能,但却不能取代人的意识。
2 、正确。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和实践关系的正确观点,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的生活的本质,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及发展动力,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立足于实践、依靠实践解决一切理论上的问题。同时,它能用实践的观点科学地解释各种错误理论以及被弄得玄奥、神秘的理论,并从社会实践中找到它们产生的根源。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 、正确。这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2 、错误。第三阶段是对第一阶段的批判,是事物实现发展的关键环节。 3 、错误。矛盾斗争性寓于矛盾同一性之中。
4 、错误。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与偶然性不可分割。
5 、错误。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但不等于问题自然解决。 6 、正确。改良主义正是割裂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而得出的错误结论。
7 、正确。肯定和否定之间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8 、正确。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密不可分,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包含。 9 、错误。矛盾的同一性要与斗争性相结合才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促使事物质变。 1 0 、错误。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
1 1 、正确。循环论者看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事物发生的质的飞跃,只把它归结为过程的重演。 1 2 、错误。事物的本质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 1 3 、错误。这是形而上学观。
1 4 、错误。运动和静止之间有辩证联系,即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1 5 、正确。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和结果相互包含,相互转化,不可截然对立起来。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 、错误。(1 )这是旧唯物主义消极、被动反映论的观点;(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2 、错误。(1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 有导向作用。(2 )认识、理论可以指导主体确定实践的目标和对象、实践手段和途径、分析实践的结果;
3
3 、正确。(1 )这段话说明了社会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2 )实践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4 、错误。(1 )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认识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2 )人们的认识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并经过实践检验后方可正确与否; 5 、错误。(1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 )真理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并不以肯定的人数多少确定其正确性。
6 、错误。(1 )真理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所以它才是有用的。(2 )“有用的即是真理”,它只强调了真理- 的有用性而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这样就会把荒谬的东西也说成真理。
(第五章 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
1、错。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一般基本问题。他们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2、错。社会历史是由人的主观意志的驱动下的合力的结果,具有客观物质性。宿命论的观点只看到了客观性而忽视了人们的能动性。
3、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占统治地位,唯物主义只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在历史观上不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始终对立。
4、正确。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劳动是人类社会的逻辑起点,也是理解社会发展的钥匙。
5、错。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物质有机体,社会的物质性与自然界的物质性是有区别的:自然界都是客观实在的,而社会则既有社会存在,又有社会意识;社会的物质性是在实践中形成的;社会的物质方面包含着自然界所没有的形态,如社会关系;社会矛盾的解决与社会规律的作用也不同于自然矛盾和规律,需要通过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去实现。
6、错。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加速和延缓社会的发展但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更替。 7、错。人类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是说人类社会像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系统。但并不是说人在社会发展中不体现能动性。社会是有意识的人的活动产生的客观运动过程,是共同意志的合力。
8、错。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必然的历史进程,是世界资源在社会生产分工上的必然表现,因此,在其必然性的趋势下会对人类社会的资源利用和使用产生负面影响。
(第六章 社会的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
1 、正确。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但同时,社会规律不是自发的盲目的起作用。社会规律它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为的规律,是人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表现出来的。
2 、错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不是生产力系统中独立的实体性要素,而是渗透性因素;只有把它应用于现实的生产过程之中,渗透到生产力的其它各类要素中去,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3 、错误。生产实践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 、错误。绝大多数社会科学,如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都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少数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如语言学、逻辑学等以及全部自然科学,不属于某一社会的上层建筑,而是人类社会共有的。
5 、错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具有非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有时可以超越社会存在的发展状况,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
(第七章 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
1 、答:错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表明,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中发生的社会关系,总是为生产力所决定的。因此,每一个时代的人,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2 、答:错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客观标准,完全在于它能否适合生产力状况,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
3 、答:正确。这是因为决定某一社会性质的经济基础,并不等于现实存在的一切生产关系,而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并不包括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4 、答:错误。因为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不能表明一个社会的全部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5 、答:错误。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虽然都是客观的,但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行动谱写的,因而社会规律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表现出来;而自然规律一般没有人的意识的参与,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必然性起作用。
6 、答:错误。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客观存在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显然,阶级斗争规律只适用于几个阶级社会形态,因而是特殊规律。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则是指在一切社会形态中普遍起作用的规律。
7 、答:错误。生产方式是社会物质生活最重要的条件,但不是惟一的条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
8 、答:错误。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提供的科学历史观。它的创立,实现了历史观上的根本变革,克服了旧哲学在历史观上的缺陷。其中,唯心主义者的历史观是唯心的,即使马克思以前的旧唯物主义者在历史观上,总体上也是唯心的。
9 、答:正确。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它是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为各门具体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或个别规律,具体社会科学的成果、经验有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原材料。历史唯物主义概括和总结了这些成果,进而得出一般结论。所以,它们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1 0 、答:错误。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完整的阶级已经消灭,大量的社会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不再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阶级矛盾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斗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斗争已转变为生产斗争。因此,认为阶级斗争仍然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导力量是错误的。
(第八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1、正确。不同类型的社会以社会形态的不同作为区分标志,而社会形态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又是经济基础。 2、错误。社会形态的发展既有被客观规律决定的一面,又有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选择性的一面。 3、正确。社会过程同人的有目的的选择不可分割,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而得以实现的。 4、正确。客观规律性是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或基础。 5、错误。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6、错误。社会发展道路是多样性的统一。 7、错误。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 8、错误。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9、错误。人的个人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他的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他对社会作奉献的多少。 10、错误。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利用。
11、错误。人类历史是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过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