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组织的适应和损伤及损伤的修复
一.名词解释:
1.萎缩:发育正常的器官和组织,其实质细胞体积变小或数量减少致器官或组织缩小。 2.化生:一种已分化的组织转化成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已分化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如鳞状上皮化生。 3.变性:细胞物质代谢障碍引起细胞内外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显著增多。 4.营养不良性钙化:变性、坏死组织有钙盐沉积。
5.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结构可见,肉眼呈灰黄,干燥,质地坚硬,多见于肾、脾梗死。 6.干酪样坏死:坏死组织结构完全消失,肉眼呈淡黄色,松软似奶酪。多见于结核。
8. 机化:由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及其他无生命物质(如血栓、血凝块、异物等)的过程,称机化。 9. 凋亡:基因调控的单个细胞或成团细胞的生理性死亡,细胞膜不破裂,核固缩,胞浆浓缩,细胞不自溶,形成凋亡小体。
10. 肉芽组织: 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构成,形似鲜嫩的肉芽.
二.问答题:
1.简述坏死病变特点、分类及各类病变特点、结局。
病变特点: ①肉眼;②光镜;③核固缩;④核碎裂;⑤核溶解。
分类:①凝固性坏死特点;②液化性坏死特点;③坏疽特点;④ 纤维素样坏死特点。 结局:①溶解、吸收;②分离、排出;③机化;④包裹和钙化。
2.细胞坏死与凋亡在形态学上怎样鉴别?
凋亡 坏死
①细胞 固缩 肿胀
②核、染色质 边集 絮状或边集 ③细胞膜及细胞器 完整 溶解破坏 ④凋亡小体 有 无 ⑤周围反应(炎症反应) 无 有
3.简述肉芽组织的病变特点、功能和结局。
病变特点:1)肉眼:鲜红、颗粒状`、柔软、形似鲜嫩的肉芽。
2)镜下:大量由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实性细胞索及扩张的毛细血管,平行排列与
创面垂直生长, 毛细血管间有较多成纤维细胞。
功能:①抗感染保护创面;②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③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第二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一.名词解释:
1.心衰细胞: 左心衰竭时,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称为心衰细胞。
2.肺褐色硬化: 左心衰竭时,可致慢性肺淤血,红细胞可渗出至肺泡腔内并被巨噬细胞所吞噬,巨噬细胞分解血红蛋白为含铁血黄素成为心衰细胞,肉眼见为散在的褐色颗粒,长期慢性肺淤血可致纤维化,肺质地变硬,该种病变称为肺褐色硬化。
3.槟榔肝: 左心衰引起的慢性肝淤血,肝小叶中央区严重淤血呈暗红色,小叶周边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而呈黄色,致使肝的切面上呈现红黄相间的条纹,似药用的槟榔核。 4.血栓形成: 活体血管内,血液凝固或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5.梗死: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液供应中断而侧支循环不能讯速建立引起的缺血性坏死, 包括贫血性梗死和出血性梗死两类。
6.羊水栓塞: 羊膜破裂、子宫强烈收缩致羊水被压入破裂的子宫壁静脉窦—进入肺内血管引起的栓塞;在母体的肺毛细血管或小动脉内可检出胎儿脱落的角化上皮、胎毛、胎粪等;常导致死亡。
二.问答题:
1.试用槟榔肝的镜下改变, 解释其肉眼病变特征。
左心衰引起的慢性肝淤血, 肝小叶中央区严重淤血呈暗红色,肝小叶周边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而呈黄色,致使肝的切面上呈现红黄相间的条纹,似药用的槟榔核。
2.试用肺褐色硬化的镜下改变,解释其肉眼病变特征。
左心衰竭时,可致慢性肺淤血,红细胞可渗出至肺泡腔内并被巨噬细胞所吞噬,巨噬细胞分解血红蛋白为含铁血黄素成为心衰细胞,肉眼见为散在的褐色颗粒,长期慢性肺淤血可致网状纤维胶原纤维化及胶原纤维增生,肺质地变硬,该种病变称为肺褐色硬化。
第三章 炎症
一.名词解释:
1.脓肿: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特征为组织坏死溶解,形成一个充满脓液的脓腔。
2.绒毛心:心包发生的纤维素性炎时,在心脏的搏动下在心外膜形成大量绒毛状物质,称为绒毛心。 3.蜂窝织炎: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中性白细胞弥漫浸润为特征。如阑尾炎。 4.假膜性炎:粘膜的纤维素性炎症,渗出的纤维蛋白,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构成假膜。 5.肉芽肿:由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的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肿块,如结核结节。 6.脓毒败血症:化脓菌引起的败血症,除有败血症的表现外,还有多处小脓肿。
二.问答题:
1.简述脓肿和蜂窝织炎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异同。
病因:细菌种类不同;病变好发部位不同。病变范围:局限性还是弥漫性。
2.纤维素性炎症常发生在哪些部位?各有何特点? ① 粘膜:喉、气管粘膜——白喉;
大肠粘膜——细菌性痢疾 发生于粘膜的纤维素性炎症即假膜性炎,其渗出的大量纤维素与白
细胞,坏死的粘膜上皮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膜状物,这种膜状物称假膜。
②浆膜:胸膜——纤维素性胸膜炎 心外膜——纤维素性心外膜炎 即绒毛心。
③肺:大叶性肺炎, 以纤维素为主的渗出物充满了肺泡腔——肺质地变实(肝样变)。
3.试以皮肤疖肿为例,分析炎症的转归与结局。 (1)痊愈;(2)迁延为慢性炎症; (3)蔓延扩散:
①局部蔓延;②淋巴路蔓延;③血行蔓延: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败血症。
第四章 肿瘤
一.名词解释:
1.异型性: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区别异型性的大小是诊断肿瘤,确定其良恶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
2.转移: 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他处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类型肿瘤的过程。
3.交界性肿瘤: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4.癌肉瘤:一个肿瘤既有癌成份又有肉瘤的成份。
5.单纯癌:又称实性癌,为低分化腺癌,癌细胞呈实体结构,不形成腺腔。
6.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的潜在可能性的病变,长期存在有可能转变为癌。
7. 非典型增生:增生上皮细胞的形态呈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不足以诊断为癌。可分为轻、中、度三级。
8. 原位癌:上皮内癌变累及全层,但未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者。
9. 镜影细胞:霍奇金淋巴瘤的特征性细胞,具有诊断价值, 细胞大,胞浆丰富,核大、核仁明显,两核对称面对面排列,似镜影。
10. 白血病: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增生形成的恶性肿瘤,特征是髓内异常白细胞增生取代正常骨髓组
织,侵入周围血、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全身各组织和器官。
11. 恶性淋巴瘤:原发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等处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
巴瘤二类。绝大多数为B细胞源性,次T细胞源性。
二.问答题:
1.试举例说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良性(乳头状瘤) ①分化程度 分化好,异型性小 ②核分裂像 无或少,不见病理核分裂像 ③生长速度 缓慢 ④生长方式 膨胀性或外生性 ⑤继发改变 ⑥转移 ⑦复发 ⑧机体影响 少见 不转移 不复发 较少,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 恶性(鳞癌) 分化不好,异型性大 多,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 较快 浸润性或外生性 常见,如出血、坏死、溃疡 常转移 易复发 较大,破坏原发部位和转移部位的组织,出血坏死合并感染
2.简述癌与肉瘤的区别?
癌与肉瘤的区别
组织来源:上皮组织 间叶组织 发病率: 多见于40岁以上,发病率高 多见于年轻,发病率低
大体特点:灰白色,干燥,质硬 灰红色,质软,湿润,鱼肉状
镜下特点: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 弥漫性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间质血管丰
富
网状纤维:瘤细胞间无网状纤维 肉瘤细胞间有网状纤维 转移: 多经淋巴道 多经血道 免疫技术:上皮标记 间叶标记
3.一患者颈部有一5×3cm大小肿块,根据所学的病理学知识,考虑有哪些疾病的可能?
淋巴瘤,转移癌,结核,炎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