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如何弥补当下教育中的人文素养短板
作者:张余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4年第14期
无论是在学术专著中还是大众媒体中,乃至日常升华中,“人文”二字屡见不鲜,它的频现往往也和一种正向的、积极的意义有关。但是,究竟何为人文?在当下的中国教育、中学教育的语境下,它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它对教育有哪些正向的、重要的价值?如何在教育这座结构复杂、体量庞大、富有生命意义的系统中,精巧细腻地融入“人文”的润滑剂和魂魄,是本文重点探讨的方向所在。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教育同样用“改革”和“开放”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我们对内不断从体制、机制、结构、形式上进行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对外不断汲取世界各地尤其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形式,奉行“拿来主义”为我所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经验证明:只有用两条腿走路,教育才能走得稳行得正。 一、“人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突出地位和内涵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五经之首的《易经》中《贲卦》的《彖辞》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有文饰、文理、现象之意,相较于“天文”是指宇宙天空的自然现象,那么“人文”就是人类文明、物质和精神现象,体现的是“重视人、尊重人”的内涵。
在中国其他经典典籍中,关于“重视人”的“类人文”观,也是源远流长。《尚书 泰誓》中说:“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荀子也提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 也。”《论语》 说:“仁者爱人”;《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孟子》中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些经典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整个民族特性的塑造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中对人的重视、对人的尊重、对自己和他人爱的阐发、对个体天地社会国家中的重要地位,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体现了浓浓的人文情怀,在中国人的血液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这些理念都堪称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精髓,无一例外都是肯定了人的主观性、能动性,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体现了浓烈的人文色彩。尤其作为中国教育开山鼻祖的孔子教育思想中,更是把对人的重视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到“德不孤,必有邻”,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从“克己复礼为仁”到“有教无类”……从对人的一视同仁的平等尊重态度,到每个人的“人性、道德成长”至为重要,与今天人的全面发展有不少共同共振之处,实为今天现代化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