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XXX标
边坡变形监测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公司
2016年12月01日
.页脚
. .
XXX标 边坡变形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我公司承建的XXX标段,桩号围3+400~6+950。主要建设容包括:XXXXX.。本工程等级为II等;河道堤防级别为3级,施工临时工程为5级。防洪标准: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供水标准:农业灌溉供水设计保证率为95%。 二、监测容:
本标段边坡监测主要是指路堤边坡监测,监测容为人工巡视、裂缝观测、坡面观测观测。
1、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标将安排专职安全员坚持每天进行巡视,对图纸较差处、渗水严重处、边坡较陡处进行重点巡视、检查。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安全员立即采取措施和报告监测组。
2、坡面观测:边坡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利用GPS进行测量。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它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 二、监测方案的实施
1、基准控制点和监测点的布设 1.1基准网的建立
.页脚
. .
选择通视良好、无扰动、稳固可靠、远离形变护坡高度3倍比较稳定的地方埋设工作基点,其中工作基点采用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照准标志采用强制对中装置的觇牌,埋设在加固坎上,地质较为稳定,本标段工作基点选择桩号点。
变形点布置在边坡变形较大并能严格控制变形的边坡边沿位置。在边坡顶上每100m布置变形监测点,编号分别为左1-32,右1-32。以及对南岸6+581,南岸4+390、北岸5+160、4+000-4+100段附件的建筑物等进行加密监测。
1、顶部用沉降钉垂直植入混凝土中,孔深不小于50mm, 基准点与各点位埋设完毕等候5天后,水泥凝固稳定后方可开始进行观测。
2、监测精度及频率要求
根据设计图纸及国家相关规要求,边坡的变形观测如下: 2.1 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为:
观测点坐标中误差≤3.0mm;测距中误差≤10.0mm。 2.2 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为: 高程中误差≤0.5mm。 2.3观测频率
观测开始时间为工程边坡开挖后3天至挡墙回填结束时期,变形点高程、位移是7天测量一次,当变形点区域出现异常或测区受到如地震、洪水、爆破等外界因素影响时,应及时进行复测。 其次采用人工巡视观测,出现明显变形及时进行观测。 三、监测方法及过程
.页脚
. .
1、水平位移观测方法
水平位移监测网观测用GPS进行测量,并进行记录。
2、垂直位移观测
垂直位移监测网、沉降观测点用S3级水准仪按四、五等水准要求观测,变形点之间构成闭合水准路线,业计算可按单一水准路线平差。 3、观测过程
严格按照规设计的要求进行,水平基准网变形点使用GPS进行测量,垂直位移监测采用水准仪。
各期观测使用相同测量路线、仪器和设备,并由同一个人负责。每次观测应在标尺分划线呈像清晰而稳定时进行,为避免外界大气及温度的影响,施测时要做到:日出后半小时在太阳下不宜观测,日落后半小时后不宜观测,正午(太阳中天)前后2.5小时不宜观测,在每次观测前,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约半小时,以使仪器与外界温度趋于一致。
4、监测记录容: ⑴、人工巡视记录表;
⑵、坡面变形观测点埋设记录表; ⑶、变形点坐标、高程记录表; 四、裂缝监测
1、测点设置:裂缝一般产生在边坡平台和边坡体边缘,部分分布在边坡体上结构层,人工巡视中在发现裂缝的位置埋设裂缝监测点。人工巡视发现裂缝后及时埋设(1~2天完成),其方向平行滑坡的主滑方向或边坡的位移方向(不一定垂直裂缝)。
.页脚
. .
2、测试要点:由于一般的裂缝变形是微小而且蠕变的,本工程选择GPS对边坡的变形裂缝进行监测。如果裂缝变形增大,则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五、裂缝应急方案
1、稳定控制标准;
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 (1)、最大位移速率小于2mm/d;
(2)、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 (3)、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
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或几点现象时,都应引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容作综合分析,并通过其他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进行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2、报警流程
(1)、报警工作及稳定控制按照资料报送程序执行;
(2)、边坡稳定性由我标监测组作为主要控制方,第三方予以辅助并在必要时提供稳定性协助判别。
(3)、普通边坡监测指标超过控制标准并经综合判定边坡具有失稳危险时,及时填写报警联系函并立刻报告监理、监测组组长。 六、监测组成员 监测组组长: 监测组副组长: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