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水平铅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发展与核心力量的关系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水平铅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发展与核心力量的关系

前言:随着体育科研水平的不断进步,科学研究已由宏观逐渐向微观的方向发展。本文通过阐述推铅球本质特征,找出符合发展专项特点的体能训练方法,并结合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来探讨运动员如何更好的发挥专项体能。

关键词:铅球运动员、专项体能、核心力量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采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对待我们的体育工作,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新的训练理论的发展,促使我们对“三从一大”的训练理论进行再思考。我们意识到采用单纯的传统训练方法来训练铅球运动员,已不能满足现代竞技水平发展的需要。尤其随着运动员的训练年限的增加,在水平提高的同时伤病也越来越多,甚至因为伤病而不得不放弃这个项目。随着我国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入,引进和提出了很多发展性的理论,其中包括专项的体能训练,核心区域的力量训练理论等。因此在新的训练理念的影响下,通过全体体育工作者在专项的实践和再研究之后必将开花结果,成为竞技运动水平提高的突破口。

铅球作为田径运动中的重器械项目,其对运动员有着与众不同的体能要求,要想在训练上有突破性的进展,就必须找出铅球运动的本质,然后对症下药结合运动员的技能特点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

1. 1. 铅球运动的本质特征

1.1项目特征

推铅球是一个速度力量性项目,是一个以力量为基础,速度为核心的田径投掷项目。决定专项成绩的因素是出手初速度、出手角度、及出手高度。铅球出手初速度15%~20%来自滑步,80%~85%来自最后用力。而最后用力的加速能力取决于运动员的身体发展素质水平,特别是速度力量的发展水平及其掌握完善的推铅球技术的程度。[1]铅球运动作为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员快速力量水平在其竞技能力构成中占决定性地位,因而在机能上表现出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强;神经过程灵敏性高、强度大、兴奋过程占优势等。[2]

1.2运动员身体特征

当今铅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朝向大型化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的身高多在1.90米以上,体重多在120千克以上;女子铅球运动员的身高多在1.80米以上,体重多在90千克以上。[3]

1.3体能特征

关于体能的界定袁运平教授在总结了多位学者的研究后指出:体能是指人体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获得的在形态结构方面,在功能及其调节方面以及在物质能量的贮存和转移方面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以及与外界环境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运动能力。同时提出专项体能是指运动员经先天遗传与后天训练形成的运动员在专项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机体持续运动的能力。[4]

陶于也认为,在竞技体育运动中,从全过程看竞技运动本身就是一个“专项化”系统,从运动员的选材开始就围绕项目发展的专项需要进行人才选拔,根据项目专项发展的需要对选拔出来的人才进行专门的训练,它应包括早期专项训练阶段(过去称为基础训练阶段)、专项化提高训练阶段、高水平专项化训练阶段和高水平专项化训练的保持阶段。[5]

根据我国现行的训练体制来看铅球运动员的体能专项化是一贯性的,从被铅球教练员选中,就开始朝着一名优秀的铅球运动员去发展。因此所有的体能训练也是围绕着铅球这个专项进行。

因此作者认为铅球运动的体能可以理解为以身高体重的身体形态结构为基础的运动员,在运动时充分调动机体的磷酸原供能系统,促使全身的肌肉通过铅球技术有序、快速、有力的收缩,将铅球投出的综合运动能力,也就是铅球的专项体能。

2.铅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

根据上述观点使我们认清了铅球的本质,围绕着本质建立科学的训练理念也就有了科学的训练方法,有了科学的方法也就容易找到科学的手段,于是在发展良好的技术水平的基础上提高专项体能,也就找到了提高运动成绩的有效途径。因此铅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1铅球技术特征

作者通过实践认为铅球技术的最后用力动作的动力传递路线是由:足部→腿部→髋部→腰部→胸肩部→臂部→腕部→手指传到器械上。即从滑步开始获得加速度至创造最佳的最后用力姿势到完成最后用力的加速过程。最后用力时两腿处于微屈状态,身体重心压在右腿,上体呈扭紧状态,紧接着右腿积极蹬转,

左腿主动支撑,左右两股力的合流,通过核心区域经躯干转动再加速将力量传导到上肢将铅球以最快的速度推出。

2.2运动素质向专项体能训练的转移

对于铅球这样的重器械项目,运动员在2.135米的圆形场地对器械进行由零开始的加速。根据力学原理,在加速距离短的情况下,要想获得高的速度,则需作用在器械上的力就要越大。因此运动员在有限的距离内获得高的出手速度,需具备很好的一般力量作为基础,以及出色的专门力量和专项力量,并以肌肉快速收缩,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将铅球推出去,才能投出好成绩。

因此对于铅球运动员来讲,如何保证各项运动素质与专项体能训练的有机结合也就成为关键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将力量、速度、柔韧、灵敏、耐力等素质转化成符合铅球项目特点的专项体能。

2.2.1力量素质与专项技术的结合

一般力量是人体整个肌肉系统完成任何动作所需的基础力量,也就是肌肉的最大力量,通常运用杠铃为器械的抓举、挺举、卧推、深蹲、半蹲等;还有运用哑铃或轻杠铃进行练习的手、臂、肩部、腹内外、小腿等部位的小肌肉。这些练习正如定义所讲,它是发展完成动作的基础力量,是完成技术的保障。

专门力量:练习动作与专项技术动作有某些(局部)相似的力量练习。在具备了一般力量的基础上可通过重物,如壶铃进行滑步、最后用力的推举等分解动作的练习,使一般力量逐步转化成被技术所用的力量,国外的部分学者认为专门力量是基础力量和专项力量的中间过渡性力量。

专项力量:严格符合专项技术的要求所表现出的力量叫专项力量。也就是前两者转化成的,有利于铅球成绩的有效力量,这是力量素质与技术的融合,是在运动成绩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条件之一。如多运用加重铅球进行完整技术的投掷练习。[6]

2.2.2速度素质与力量素质的结合

速度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其包括动作速度、反应速度、移动速度。推铅球所需要的速度同样包括了滑步的位移速度,滑步落地后的蹬转的反应速度,以及最后用力推球的动作速度。研究表明:铅球运动员的纵跳、立定跳远的成绩和20米跑的速度与专项运动成绩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研究结果有力地证明,铅球运动员的成绩,受下肢爆发力的影响。跳跃力量练习是发展腿部爆发力的有效练习手段。该类练习是投掷运动员力量练习中必不可少的练习手段,应是完整训练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7]虽然如此,

但是这些传统的体能练习手段对专项技术并非直接产生作用,而是在日常的技术练习中被转化利用。所以要更接近专项,可改变成蹬转纵跳来练习最后用力的蹬转动作速度、沙坑两级跳来模仿滑步节奏和落地反应速度、20米连续滑步来提高技术动作熟练程度发展位移速度。

2.2.3耐力和柔韧性与专项的结合

铅球运动对于耐力要求并不高,主要是比赛中每次全力一掷的所需要的速度力量耐力和整场比赛所需要的体力消耗。但是在一般情况下运动员在每次试掷后,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力上的休息,因此在一般耐力方面可采用训练结束后慢跑来补充。但是高强度的比赛性质要求运动员每次试掷都要全力以赴,这对运动员的神经疲劳影响尤为明显,因此应在训练中主动采用比赛法或模拟比赛法进行训练,尤其是在赛前训练时进行,以此加强铅球运动员神经系统的耐受力,从而保证在重大比赛中更好的发挥。

柔韧素质是指跨过关节的肌肉、韧带、肌腱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及弹性,即关节活动幅度和范围的大小。但是柔韧性训练不当,就会影响力量素质的发展,这对于铅球运动这样的力量型项目来讲,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因此要与专项紧密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铅球的主要技术环节(最后用力)的转体动作中,髋部、腰椎部、和肩部的柔韧对超越器械的完成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可采用如拉橡皮带蹬转,可使运动员在模仿练习中,在外力的作用下,尽可能接近专项技术,同时也能较好的处理柔韧性与力量的矛盾。

2.2.4灵敏性与专项的结合

灵敏性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应变化着的外部环境的能力。而作为高大强壮的铅球运动员,如何将力量、速度等素质有效的转化为专项体能,也就是迅速、准确地由滑动到最后用力的位置上的能力,以及在最后用力时协调地、由下而上地、快速地将力传导至器械的能力。因此多做一些髋部的转动练习,如抓杠顶髋、波浪起等来发展髋部灵活性。

虽然在素质发展的部分都有与专项结合的练习方法,但是都是形似。而真正的精髓在哪里呢?尤其是高水平铅球运动员在基本素质能力已是相当高的情况下,甚至是极限状况时,如何更高效的利用各种素质能力。因此,寻找精髓才是高水平铅球运动员整个训练环节中至关重要地,随着近几年的研究,由康复

手段转化而来的核心区域理论,逐渐在不同的专项中得以运用,因此本文也试图通过此理论为有效的提高铅球运动的专项体能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3.核心力量的发展对专项体能的作用

Ian Hasegawa认为,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和竖脊肌,并且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的核心肌群。

任何竞技项目的技术动作都不是依靠某单一肌群就能完成的,它必须要动员许多肌肉群协调做功。核心肌群在此过程中担负着稳定重心、环节发力、传导力量等作用,同时也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体的协同工作及整合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在铅球这种重量大,又要以快速力量来投掷的项目,强有力的核心几群能够确保肢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正常的身体姿态,深层小肌肉群起着关键的保护作用,从而大大预防了肌肉的急性损伤的发生。并且在运动中利于把握身体重心,使脚在落地时的支点和身体重心的投影点处于合理的位置,也可以有效的减少受伤。[10]

因此高水平的铅球运动员的训练应该比以往更加注重核心区域的肌肉力量练习,通过发展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竖脊肌、髋关节周围的肌肉、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等来实现专项能力的利用率和对运动员提供必要的保护。所以在保证运动员能力水平不下降的原则下,可突出采用如仰卧挺髋、仰桥、腿臂交叉两头起等练习或运用如瑞士球、平衡球、平衡板、悬吊绳等器械。还可以采用杠铃进行负重转体、划船等进行核心部位的肌肉力量练习。通过提高核心区域的力量和肌肉感觉,从而使腿部的力量被更有效的传导上来,作用于铅球,达到提高铅球成绩的目的。

4.结论

解决问题就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综上所述,在我们清楚了铅球项目的本质特征后,我们可以得出: 4.1通过“三从一大”解决了传统力量能力,使运动员具备了较好的力量基础;通过专项理论使我们明白现代训练的方向是紧紧围绕着专项能力的发展来提高运动成绩;而核心力量的训练又是有效提高专项能力的有效途径。

4.2传统力量的发展是一名铅球运动成长为高水平运动员的基础,所以“三从一大”可以作为力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4.3铅球的专项特点决定了专项能力的发展方向,因此将铅球传统的力量训练向符合专项需要发展是目前提高高水平运动员的成绩的最新研究理论。

4.4核心力量的研究是通过加强核心区域的肌肉力量和感觉,提高重心稳定性、环节发力、传导力量等作用,使铅球运动员的专项能力的利用率更高。

4.5由于核心理论在我国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所以运用的历史还不长,因此对于高水平铅球运动员的训练也处在摸索阶段,但是通过人体的生理发展规律来看,从青少年时期的训练就开始关注核心力量训练,必定会使青少年的核心区域的力量得到发展,从而避免因腰腹力量发展不足而导致的伤害,并且能从小就形成较好的用力习惯。由于重心稳定性的提高技术学习也将更快更好,为将来成为高水平运动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1]文超,等.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492. [2]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56.

[4]袁运平.运动员体能和专项体能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9):48-52.

[5] 陶于.我国运动训练亟待重新认识的早期训练理论问题——早期专项化与早期专门化训练问题探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3):6-9.

[6] 阚福林. 优秀铅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9,2:1-5. [7] 陈敏娟.铅球力量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J].浙江体育科学,1987,3:28-29. [8]张英波.田径体能训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58-159

[9]王卫星,等. 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30):1119-1131.

高水平铅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发展与核心力量的关系

高水平铅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发展与核心力量的关系前言:随着体育科研水平的不断进步,科学研究已由宏观逐渐向微观的方向发展。本文通过阐述推铅球本质特征,找出符合发展专项特点的体能训练方法,并结合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来探讨运动员如何更好的发挥专项体能。关键词:铅球运动员、专项体能、核心力量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采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对待我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lgnl87zzn9pugm7q9w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