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项练习附解答4-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专题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提升卷

1.(2019湖南株洲质检)细胞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能将NADH(即[H])分解产生的H+转运到膜间隙,使膜间隙中H+浓度增加,大部分H+通过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的合成,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乳酸菌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 B.该过程发生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C.图中①是具有ATP合成酶活性的通道蛋白 D.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答案】B

【解析】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发生上述过程,A项正确;根据题意可知,该过程发生于线粒体内膜上,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基质,B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结构①能够驱动ATP合成,因此是一种具有ATP合成酶活性的通道(载体)蛋白,C项正确;根据题意可知,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跨膜运输不消耗能量,而为ATP的合成提供能量,并且需要借助于载体①,因此属于协助扩散,D项正确。 2.(2019·湖南株洲模拟)吡唑醚菌酯是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通过阻止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而抑制细胞呼吸,生产上常应用于防治真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下列关于吡唑醚菌酯作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 A.吡唑醚菌酯主要抑制真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B.吡唑醚菌酯可通过抑制ATP的产生导致真菌的死亡 C.长期使用吡唑醚菌酯可导致真菌种群抗药性增强 D.吡唑醚菌酯可用于治理由厌氧微生物引起的环境污染 【答案】D

【解析】吡唑醚菌酯通过阻止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而抑制细胞呼吸,而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故吡唑醚菌酯主要抑制真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项正确;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可产生大量ATP,为生命活动供能,故推测吡唑醚菌酯可通过抑制ATP的产生导致真菌死亡,B项正确;在自然界中存在具有抗药性的真菌,长期使用吡唑醚菌酯可以定向选择抗药性强的个体,使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C项正确;厌氧微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而吡唑醚菌酯抑制的是有氧呼吸,对无氧呼吸无作用,D项错误。 3.(2019·高考全国卷Ⅱ)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答案】B

【解析】马铃薯块茎细胞除了能进行有氧呼吸外,在缺氧条件下也能进行无氧呼吸。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A项错误。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成乳酸,B项正确。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第二阶段不产生ATP,C项错误。储藏库中氧气浓度升高,会促进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有氧呼吸,抑制无氧呼吸,乳酸产生量减少,D项错误。

4.(2019·高考全国卷Ⅲ)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

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 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 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 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 【答案】A

【解析】正常情况下,干种子吸水萌发时,自由水含量不断增加,细胞代谢作用增强,呼吸强度增强,有机物不断分解;当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有机物含量会逐渐增加。根据题干中的提示“黑暗中”“黄化苗”可知,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以有机物总量减少。

5.(2018·高考全国卷Ⅲ改编)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都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答案】CD

【解析】植物体的细胞呼吸在有光或无光条件下都可以进行,氧气充足时进行有氧呼吸,氧气缺少时进行无氧呼吸。在食物链中,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用于此营养级生物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一部分则通过细胞呼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有氧呼吸的产物是水和CO2,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或者是乳酸。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有ATP产生,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有ATP产生,但是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

6.(2018·高考天津卷)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 mL锥形瓶中,加入40 mL

活化酵母菌和60 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的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度不断下降 B.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

C.若降低10 ℃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 【答案】C

【解析】t1→t2,培养液中O2相对含量下降,但与0→t1段相比,下降幅度变小,故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度不断下降,A正确。t3时,培养液中O2相对含量比较低,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t1时,培养液中O2相对含量较高,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t3时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速率与t1时产生CO2的速率近似相等,相同量的葡萄糖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比有氧呼吸少,可见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B正确。由题意可知,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获得的,若降低10 ℃培养,则呼吸速率下降,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延长,C错误。因酵母菌在后期进行了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故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会变成灰绿色,D正确。

7、在晴天中,照射到植物叶片表面的太阳光的强度从早上到中午前后是逐渐增强的,随后便又逐渐减弱;然而与之相对应的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并不是呈中午高、早上和傍晚低的钟形曲线,而是一条典型的双峰曲线,也就是说在上午、下午各有一个高峰,下午的峰值往往要低于上午的峰值。在两个峰之间形成中午的一个低谷,这个低谷被称为光合作用“午睡”现象,尤其是在夏季的晴天多出现这种现象。以下是对光合作用“午睡”现象的解释,请选出比较合理的( )

A.晴天中午,许多植物的气孔都呈部分关闭状态,CO2的吸收量随之减少了,导致光合效率降低 B.晴天中午,温度升高,影响植物细胞内许多生物化学过程,导致光合效率降低 C.晴天中午,植物叶肉细胞呼吸作用增强,消耗大量能量,所以净光合效率降低

D.晴天中午,植物蒸腾作用旺盛,土壤上层水分严重亏缺,植物用水效率降低,导致光合效率降低 【答案】A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项练习附解答4-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专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提升卷1.(2019湖南株洲质检)细胞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能将NADH(即[H])分解产生的H+转运到膜间隙,使膜间隙中H+浓度增加,大部分H+通过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的合成,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乳酸菌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lgdl1zreh0weks4q8jb3z01x0bvw200na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