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电大《行政组织学》期末考试题单、多项选择
题汇编附全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组织一词源自希腊文,1873年,哲学家_ C _用组织来指“已经组合的系统或社会”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斯宾塞 D.笛卡尔
1、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为__ A _。 A.非正式组织 B.企业组织 C.行政组织 D.正式组织
2、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此种组织为___ A __。 A.非正式组织 B.互利性组织 C.规范性组织 D.正式组织
3、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__ C __。 A.企业组织 B.规范性组织 C. 强制性组织D.功利性组织
4、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____ B___。
A.服务性组织 B.互利性组织 C.文化性组织 D.群众性组织 5、行政组织是追求___ A __。
A.公共利益的组织 B.利润最大化的组织 C. 公共价值的组织 D. 行政权力的组织 6、____ C ___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A. 古里特 B.怀特 C. 泰勒 D.韦伯
7、1911年,泰勒发表了在《___ B ____》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
A.《公共组织理论》 B.《科学管理原理》 C.《组织结构与设计》 D.《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
8、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____ B __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A.泰勒 B.法约尔 C.卡斯特 D.梅奥
4、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在《__ D ___》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组织理论。 A. 《管理的一般原则》 B.《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能》 C.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D. 《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
9、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___ C _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A.《管理心理学》 B.《人类动机的理论》 C.《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 D.《组织与管理》 10、阿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了___ A ___理论。
A.“成熟与不成熟理论” B.“Y”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D. “公平”理论 11、___ A _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A.西蒙 B.舒尔茨 C.布坎南 D.斯蒂格利茨
12、马斯洛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___ B _理论。
A.期望 B.需要层次 C.公平 D.权变 13、美国学者巴纳德在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__ D ___理论。
A.行政生态 B.一般系统 C. 社会人 D.动态平衡组织
14、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_ D __。 A.罗森茨韦克 B.卡斯特 C.孔茨 D.帕森斯
15、__ D __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A.韦伯 B.邓哈特 C.孔茨 D.邓肯
16、_ A _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A.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B.罗森布鲁姆和法约尔 C. 帕森斯和里格斯 D. 斯蒂格利茨和巴纳德
17、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诸要素为__ C __。 A.组织气候 B.组织文化 C.组织环境 D.组织战略
18、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的_B _。 A.一般环境 B.内部环境 C.外部环境 D.组织环境
19、组织界限之外与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被称为组织__ C ___。 A.一般环境 B.内部环境 C.外部环境 D.组织环境 20、组织结构垂直分化的结果与表现形式为组织结构的_ B 。 A.部门化 B.层级化 C.功能化 D.专业化
21、行政组织结构横向分化的结果与表现形式为组织结构的_ D __。 A.层级化 B.专业化 C.功能化 D.部门化
22、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称之为_ A _。 A.管理幅度 B.管理层次 C. 管理级别 D.管理范围
23、在单位和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关系为__ A _。 A.反比例关系 B.正比例关系 C.垂直关系 D.平衡关系
24、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为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或部门,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处理事务,不受上级机关干涉的组织结构体系为__ D __。 A.分离制 B完整制 C. 集权制 D.分权制
25、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行事的组织结构体系为_ C __。 A.分离制 B.完整制 C. 集权制 D.分权制
26、20世纪60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书名为__ A _。
A.《战略与组织结构》 B.《组织管理战略》 C.《战略管理》 D.《组织与战略》 27、国务院是由___ A _组织产生。
A.全国人大 B.中共中央 C.全国政协 D.中央军委 28、国务院是最高国家__ B __。
A.权力机关 B.行政机关 C.议事机关 D.参政机关 29、秦朝的郡县制奠定了以__ C __为特征的行政建制。 A.地方分权 B.委员会制 C.中央集权 D.内阁制 30、我国地方各级政府是___ D __的执行机关。
A.各级政协 B.各级党委 C.各级法院 D.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31、省级政府每届任期_ B ___。
A.3年 B.5年C.4年 D.6年
32、中国当前的城市,在行政级别上分为___ A ___个层次。A.4 B.3 C.5 D.2 33、市级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并接受__ C ___的统一领导。 A.全国人大 B.同级人大 C.国务院 D.全国政协 34、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_ B ___和自治县三级。 A.自治乡 B.自治州 C.自治市 D.自治地方
35、在影响组织的各种因素中,__ A ___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 A.人 B.财 C.物 D.信息
36、人的行为首先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内在的愿望与冲动,即产生__ C __。 A.动机 B.行为 C.需要 D.价值观
37、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__ B ___。
A.安全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38、赫茨伯格的双因素包括保健因素和__ A ____。
A.激励因素 B.期望因素 C.激发因素 D.奖励因素
39、期望理论中的激励力量取决于目标价值和__ A ____的综合作用。 A.期望概率 B.公平 C.个性倾向 D.努力程度
40、根据群体的成因分类,可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___ C __。 A.合作群体 B.社会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协作群体 41、群体凝聚力是一个__ C __的概念。
A.褒义 B.贬义 C.中性 D.创造性 42、__ C ____是领导者的最基本职责。
A.执行 B.管理 C.决策 D.协调 43、从某种意义上讲权力是一种___ D ___。
A.决断力 B.凝聚力 C.执行力 D.影响力 44、领导心理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为__ B ____的研究。
A.领导行为理论 B.领导素质理论 C.权变理论 D.交易理论 45、管理方格论有_ A __代表性的领导类型。 A .5种 B.4种C.3种 D .6种 46、行政组织决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___ C ___。
A.集体利益 B.个人利益 C.社会的共同利益 D.组织利益 47、行政组织决策是以____ D __为后盾。
A.权力 B.组织 C.权利 D.行政权力 48.风险型决策的决策后果___ D ___。
A.可以确定,没有风险 B.不可以确定 C.有些可以确定 D.可以预测,需要冒一定风险 49、__ A ___是行政组织进行决策的起点。
A.发现问题 B.确定目标 C.调查研 D.拟定方案 50、___ C ____是行政组织决策的中心。
A.参谋咨询系统 B.情报信息系统 C.中枢系统 D.分析系统 51、在决策理论研究领域,杜鲁门提出了_ B _____。
A.渐进决策模型 B.团体决策模型 C.理性决策模型 D.系统分析模型 52、现代观点认为,冲突__ C _。
A.具有建设性 B.具有破坏性 C.既具有建设性又具有破坏性 D.具有消极性 53、组织中最佳的冲突状态是__ A __。
A.适度冲突 B.高度冲突 C.低度冲突 D.没有冲突 54、解决冲突的基本策略是__ C __。
A.缓解策略 B.回避策略 C.正视策略 D.引起策略
55、合作意向都很高,宁可牺牲自身利益而使对方达到目的的冲突处理模式为__ B __。 A.争斗型 B.克制型 C.妥协型 D.协作型
1、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此种形式的信息沟通为___ D __。
A.非正式沟通 B.单向沟通 C.组织沟通 D.正式沟通
56、信息的发讯者和受讯者以协商、会谈、讨论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流与意见反馈,直到双方共同了解为止,这种沟通形式为__ C __。
A.非正式沟 B.单向沟通 C.双向沟通 D.正式沟通
57、组织中的成员、群体通过一定的渠道与决策层进行的信息交流,如下级向上级定期或不定期的汇报工作,进行情况或问题的反映等,这种沟通形式为__ C ____。 A.单向沟通 B.双向沟通 C.上行沟通 D.下行沟通
58、组织中,自上而下进行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如上级意见、文件、政策的下达等,此种沟通形式我们称之为__ A __。
A.下行沟通 B.单向沟通 C.横向沟通 D.上行沟通
59、组织系统中处于相同层次的人、群体、职能部门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为__ C ____。
A.下行沟通 B.单向沟通 C.平行沟通 D.上行沟通
60、20世纪90年代初___ A _开始研究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并提出了组织学习系统理论(OLST)。
A.陈国权 B.曾士强 C.吴琼恩 D.张国庆
61、本课程教材第11章对于行政组织学习的分类是在__ C ___关于组织学习方式分类基础上提出的。
A.彼得·德鲁克 B.马斯洛 C.阿吉里斯 D.约翰·法莫尔 62、组织学习的研究开始于____ D ____。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63.行政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来源于___ A ___和组织文化研究的影响。 A.政治学 B.人类文化学C.行政生态学 D.社会学
64.行政组织文化主要包括行政制度文化和_ C _,但是受行政物质文化的客观影响。 A.行政精神文化 B.行政人员文化C.行政领导文化 D.行政规范文化
65.根据行政组织文化产生的时间,行政组织文化可以分为传统行政组织文化和__ D __。 A.行政主体文化 B.权力导向型文化C.行政统治型文化 D.当代行政组织文化 66.行政组织文化具有多种功能,它能把组织成员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汇合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我们把这种功能称为__ A ___。
A.目标导向功能 B.阻抑功能C.凝聚功能 D.控制功能
67.行政组织文化相比于正式的组织规章制度的控制作用,它具有__ C __的特性。 A.稳定性 B.实践性C.强制性 D.软约束性
67、经济性指标一般指行政组织投入到管理中的资源,其关心的是行政组织的_ A ____。 A.投入 B.结果 C.手段 D.质量
68、效果通常是指公共服务符合政策目标的程度,其关心的是__ B __。 A.投入 B.结果 C.手段 D.质量
69、效率就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其关心的是__ C ___问题。
A.投入 B.结果 C.手段 D.质量
70、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纳1967年在《组织变革模式》一书中提出__.B ___。 A.按机构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B. 按权力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C.按职能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D. 按人员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 71、组织发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调查反馈方法和实验室培训运动。它的先驱是法国
心理学家_ D ___。
A.哈特 B.孔茨 C.西蒙 D.烈文
72、1957年麦格雷戈应邀到联合碳化公司与公司人事部门联合成立顾问小组,把实验室训练的技术系统地在公司使用。这个小组后被称之为__ C ___。
A.“团体动力小组” B.“拓展训练小组” C. “组织发展小组 D.“T训练小组” 73、作为一套极有系统的组织发展方案,格道式发展模式的目的在于使组织达到一种最佳状态。此模式创立者为___ A __。
A.布莱克和默顿 B.欧文和卡斯特 C.斯坎隆和孔茨 D.薛恩和布莱尔
74、系统变革模式认为,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技术、结构、人员和任务四个因素构成,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牵动和引起系统的变化。系统变革模式的创始人为_ D __。 A.凯顿 B.布莱克 C.斯坎隆 D.利维特
75、美国心理学家埃德加·薛恩在其《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_ C ___。
A.组织变革模式 B.有计划的变革模式 C.适应性变革循环模式 D.系统变革模式 76、罗宾·斯特克兹认为,组织变革的方式取决于组织成员的技术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的组合,提出了__ B ____。
A.系统变革模式 B.情境变革模式 C.适应循环的变革模式 D.渐进式变革模式
二、多单项选择题(注:括号里面的 内容即为选项内容)
1、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透视 组织, 给予不同的定义, 目前学界对 组织界定的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 (静态的组织观, 动态的组织观, 生 态的组织观,精神的组织观) 。 2、管理学家 W。理查德。斯格特在 其《组织理论》一书中,认为组织的 基本构成要素为 (社会结构、 参与者、 目标、技术、环境)
3、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的分工关 系,人们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非 正式组织) 。 4、美国学者艾桑尼以组织中人员对 上级的服从程度、 上级对下级权力的 运用关系, 将组织划分为 (强制性组 织、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 。
5、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 代表布劳及史考特, 根据组织目标和 受益者的关系, 把组织分为 (互利组 织、 服务组织、 企业组织、 公益组织) 。
6、从系统理论的角度看,任何一种 社会组织大体都发挥三种功能: ( “聚 合”功能、 “转换”功能、 “释放”功 能) 。
7、 组织是一个纵横交错的权责体系, 构成组织权责体系的三大要素为 (职 务、职权、职责) 。
8、 世界银行在其 1997 年的 《世界发 展报告》 中指出, 以下几项基础性的 任务处于每个政府使命的核心地位, 这些使命是 (建立法律基础、 保持非 扭曲的政策环境、 投资于基本的社会 服务与基础设施) 。
9、古典组织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泰勒、法约尔、韦伯) 。 10、 韦伯对行政组织的建构是从权力 分析开始的, 认为存在着三种纯粹形 态的合法权力, 它们是 (理性—法律 的权力、 传统的权力、 超凡的权力) 。
11、美国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在其 《工作的推力》和《工作与人性》等 著作中, 提出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 主要有(激励因素、保健因素) 。
12、西蒙把决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 段,找到一个需要工作决策的时机、 (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当时的情 况及对未来的预测在可供选择的方 案中选择一个方案) 。 13、 西蒙指出, 决策有 (程序化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两种极端类型。 14、 里格斯指出, 棱柱型社会具有以 下三个基本特征 (异质性、 形式主义、 重叠性) 。 15、 里格斯在他创立的 “棱柱模式理 论”中,将社会形态划分为(农业社 会、棱柱社会、
2024年电大《行政组织学》期末考试题单、多项选择题汇编附全答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