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课文解析-留侯论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文章结构

本文是苏轼早期史论文章的代表作,很典型地体现了他的论说文纵横捭阖、雄于论辩的特点。

这篇文章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能在前人未到处立论,在前人已到处作翻案语。这两条线始终交叉缠绕在一起,贯穿全篇。

文章的第一段,是在前人未到处立论,论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能忍。作者认为,豪杰之士与普通人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就表现在能忍与不能忍上。“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因为他们并没有远大的理想;而豪杰之士见辱,却能够“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是因为他们“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抱负不同,见识就不同;见识不同,操守就不同。这就是作者劈空立论,提出的全文主要论点。下面的文字,都是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展开的论述。

第二段,是在前人已到处作翻案语。过去人们对“黄石公授书”这一历史记载,往往不理解,觉得“其事甚怪”,甚至“以为鬼物”。而苏轼却一反前人之见,提出自己全新的解说。这里又分两步:

第一步,先说其人──“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这就消除了“黄石公”这个人物的神秘性,使之合理化了。

第二步,再论其事──“且其意不在书”。“且其意不在书”这一句,是把全文的议论引向深处的关键。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十四中说:“至此别作深笔发议,此一句乃一篇之之头也。”又总评说:“此文得意在‘且其意不在书’一句起,掀翻尽变,如广陵秋涛之排空而起也。”沈德潜在《唐宋八家文读本》卷二十一中也说:“‘其意不在书’一语,空际掀翻,如海上潮来,银山蹴起。”他们所说的“掀翻尽变”、“空际掀翻”,都是指推倒前人的旧说,也就是翻案;他们所说的“广陵秋涛”(扬州曲江潮,汉时浩大,蔚为壮观,唐大历后不见)、“海上潮来”,是指文章的思路至此突然打开,一种全新的议论如江潮海浪、滔滔不绝而来。这个评论,是非常有见地的。

我们说,“且其意不在书”一句,从结构上看,是此文衔接转换、承上启下的一个极重要的地方。因为此段开头,有“子房受书”的记

述,如果没有“且其意不在书”一句,前面授书一事便没有着落。但如果只谈授书,又落入前人陈陈相因的窠臼。苏轼在这里,是接过授书的事实,以承上;重新解释授书的目的,以启下。翻空立论,指出圯上老人授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书本身,而是意在深折张良,以砥砺他的过人之节,培养他“能忍”的品质。这样,文章就推翻了前人的旧说,开拓出一片全新的思路。

下面的文字,详说“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的“不能忍”的故事,从反面加以衬托;又以“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的“能忍”的故事,从正面进行铺垫,在这个基础上,引出对老人行为目的的分析:“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之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为了证明自己的这个论点,苏轼还从反方向加以推论:“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也就是说,张良后来之所以能够做到“秦皇不能惊,项籍不能怒”,是因为在圯上老人那里受到了磨练;从而反过来证明圯上老人与张良“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是对张良的有意的教育和考验。从逻辑上讲,这叫作“以果证因”。这些议论,写得很巧妙:它所引述的,都是确凿的事实;而它的推论,其实却是依据情理,依据逻辑。明人茅坤在《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卷十四中,曾把这种方法叫做“空中下拳”。徐乾学等在《古文渊鉴》卷五十中也指出:此文“意实翻空,辞皆征实。读者信其证据,而不疑其变幻。”

文章的第四段,进一步强调张良“能忍”的品质在楚汉之争中的重要作用,论证忍小忿才能就大谋的道理。这里又有有总述、分说两个层次。“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以待其毙,此子房教之也。”这几句是总述,总的概括了楚汉之争的形势:项羽不能忍,故虽百战百胜,但轻用其锋,过早地消耗掉了自己的锐气;而刘邦能忍,能够保存自己的锐气和实力,等待对方的再衰三竭,寻找最终破敌的机会。而这种战争形势的形成,张良在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下面是一个具体的例子:“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这是总述之下的分说。说“高祖忍之”,是“子房教之”,有什么证据呢?作者举出了一个具体的史实加以证明。由

于这个事实是见于史书的、确凿的,所以对总述的观点起到了论证的作用。

这一段文章,由论述张良,进而引申到刘邦,思路更加开阔,文章也更加雄辩。明人储欣在《唐宋八大家类选》卷五中说,“子房不能忍,老人教之能忍,子房又教高祖能忍,文至此,真如独茧抽丝。”清人沈德潜在《唐宋八家文读本》卷八中说:“老人教子房以能忍,是正义;子房又教高祖能忍,是余意。作文必如此推论。”都指出了这一段文章在拓展思路,使全文波澜横生、层出不穷方面起到的作用。 文章的第五段,指出张良貌似文弱,却干出了奇伟的事业,正是张良的过人之处。这一段似乎与“能忍”无关,其实却正是为了说明张良不是那种“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者,与全文的开头形成直接的呼应,再一次亮出了文章的主题。

二、写作特色

苏轼的这篇《留侯论》,是他史论文的代表作,前人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明人杨慎在《三苏文范》卷七中说:“东坡文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至其浑浩流转,曲折变化之妙,则无复可以名状,而尤长于陈述叙事。留侯一论,其立论超卓如此。”明人王慎中说:“此文若断若续,变幻不羁,曲尽文家操纵之妙。”(茅坤《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卷十四引)清人刘大櫆评此文“忽入忽出,忽主忽宾,忽浅忽深,忽断忽接。而纳履一事,止随文势带出,更不正讲,尤为神妙。”(王文濡《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卷四引)等等。今天我们从写作的角度来分析,此文的一些突出的优点确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例如:

(一)用一个思想来引导和贯穿全篇。古人作文讲究“立意”、“立主脑”,这个“意”、“主脑”,就是一个新的、有见地的思想,就是文章的所谓“中心论点”。一旦这个思想形成,就要以它为纲领,来选择材料、组织全篇;并且用它贯穿全文,从内部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苏轼这篇文章里,“能忍”,即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文章的材料、结构、语言,都是由这个线索贯穿起来、组织起来的。宋人吕祖谦在《古文关键》卷二中指出,此文“一篇纲目在‘忍’字。”谢枋得在《文章轨范》卷三中说,此文“能忍不能忍是一篇主意”。明人归有光在《文章指南》中说:“作文须寻大头脑,立得意定,然后遣词发挥,方是气象浑成。如韩退之《代张籍与李浙东书》以‘盲’字贯说,苏子瞻《留侯论》以‘忍’字贯说是也。”都阐明

课文解析-留侯论

一、文章结构本文是苏轼早期史论文章的代表作,很典型地体现了他的论说文纵横捭阖、雄于论辩的特点。这篇文章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能在前人未到处立论,在前人已到处作翻案语。这两条线始终交叉缠绕在一起,贯穿全篇。文章的第一段,是在前人未到处立论,论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能忍。作者认为,豪杰之士与普通人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就表现在能忍与不能忍上。“匹夫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ldwh0y4a7721et5ixox47ty70kclt004y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