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地网建设
接地系统是防雷工程的基础,良好的接地和合理的接地方式能够充分发挥防雷器件的作用。
根据:
GB 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中规定:交流接地应小于4欧姆,安全
接地应小于4欧姆.
GB 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防雷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
YD 2011-93 “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指出:严禁作接零保护。工频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欧姆。
YDJ 26-89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严禁采用中性线作为交流保护地线。综合通信大楼的接地电阻值不宜大于1欧姆。
YD 5003-94“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中的防雷设计:电信建筑防雷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姆,对三合一接地(联合接地)应满足工作接地电阻要求。
根据以上国家规范要求,程控交换机、小型计算机等设备一般要求直流工作地小于1Ω。接地电阻越大,越不利于过压过流的泄放,因此接地电阻应严格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
除了尽量降低接地电阻,均压和等电位连接是防地电位反击的有效方法。在一定的范围内做一个封闭的均压环、把进入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和线缆的屏蔽层做等电位连接,可以消除可能存在的破坏力极强的电位差。
常见的接地方式有三种,一是联合接地,二是分开接地,三是混合接地。计算机机房的接地系统国家规范推荐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即把建筑防雷地、设备保护地、交流工作地、直
流工作地连在一起,以避免产生过电压时各地网间的电势差对设备形成反击。接地电阻取系统要求的最小值。另外, 为避免接地线形成回路产生干扰杂波,同时使雷电流以及电源发生故障时的大电流尽快入地,遵循“共地不共线”的单点接地原则,即使用同一组地网时,不同用途的接地母线和不同系统的接地母线应单独从地网处引入。
措施:
根据实地情况,中心机房接地系统设计在办公楼后面,接地体上端深度为500 mm,宽不少于5000mm,接地电阻为≤4Ω,垂直接地体采用5mm×50mm×2500mm热镀锌角钢或瀚易HY003接地模块,水平接地体采用4mm×40mm热镀锌扁钢,垂直接地体与水平接地体的连接采用双面焊接,水平接地体与水平接地体的搭接采用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10cm,焊接处刷红丹或沥青油做防腐处理。接地线用4mm×40mm的热镀锌扁钢,预留接地测试点。配备相丝或铜螺丝。
应规格的不锈钢螺
防雷接地方面的施工方法:
接地是整个工程的重点,也是防雷工程的基础,其施工步骤如下: a、土方开挖
在敷设接地极以前,需沿接地体的线路挖沟,以便打入接地体和敷设连接这些接地体的扁钢。接地装置需埋于地表层以下,一般接地体顶部距地面应不小于0.6m。
按设计规定的接地网线路进行测量划线,然后以线开挖,一般沟深0.8-1.0m,沟上部宽0.6m,底部宽0.4m,沟要挖得平直,深浅一致,且要求沟底平整。如有石子应清除。挖沟时如附近有建筑物或构筑物,沟的中心线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距离不宜小于2m。
b、埋设垂直接地体:
挖好沟以后,尽快敷设接地体,以防止塌方。接地体采用手锤打入地中,接地体与地面保持垂直,防止接地体与土壤产生间隙,增加接地电阻影响散流效果。
垂直接地体采用的是HY003接地模块或者∠50×50×5×2000mm的镀锌角钢。接地体应敷设在易于检查的地方,且应有防止机械损伤及化学腐蚀的保护措施。从接地干线敷设到用电设备的接地支线的距离越短越好。
c、敷设水平接地极:
垂直接地体将采用—40×4mm的镀锌扁钢进行连接。当接地体放入地中后,将扁刚放置与沟内,将扁钢与接地体依次焊接。扁钢采用侧放的方式,便于焊接,并减小散流电阻。
d、接地体(线)的焊接及防腐处理:
接地体之间的连接采用搭焊接,焊接处必须牢固无虚焊。焊接时的长度为:扁钢与扁钢之间焊接为其宽度的两倍,当宽度不同时,以窄的为准,且至少要3边焊接;圆钢与圆钢连接为其直径的6倍;圆钢和扁钢连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扁钢与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还应焊以由扁钢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将接地扁钢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形)进行焊接。
防腐处理:防腐处理采用防锈漆、银粉漆、沥青漆三种漆依次分别涂抹的方式进行
处理。待第一道漆干了以后方可上第二道漆,直到上完为止,在最后一道漆干了以后,方可回填。
e、土方回填
接地体与连接线焊接好之后,经过检查确认接地体埋设深度、焊接质量、接地电阻等符合要求后进行回填。
f、土方清理:
在完成回填以后,将不需要碎石泥土清理干净。 h、青苗恢复:
在所有以上的工程完成以后,将被损坏的青苗全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