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人口的迅速增多,而可用耕地以及其它不可再生资源的锐减,生态环境遭到污染等,城市的生态环境出现了非常严峻的压力与挑战。建设生态城市是化解现代城市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已然成为了人们共同的诉求,生态城市也代表着未来城市的发展趋势。生态城市不仅是人类为了改变原有的发展方式,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成果,也是人类在具备改造自然能力的同时,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居住环境的成果。所以,研究和分析生态城市建设相关的问题就成了完成生态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 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城市,不但是响应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行动举措,也符合了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这些年以来通过社会上下一心的努力,很多城市的生态环境不断被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和谐,市民的生态观念正在形成,在城市生态建设方面获得了明显的效果。可是,如今有些城市的资源环境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并未形成,不良的消费现象还很多。所以,一定要加强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积极的
发展培育生态城市建设的各个要素,有效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首先我们要了解生态城市的含义与特征,然后才能总结思考实现生态城市的手段。 生态城市的内在含义与特征 (一)生态城市的内在含义
生态城市属于城市生态化的发展结果,它的意思就是生态健康的城市,是一种社会和谐,经济高度发达,生态良性发展的居住形态,是人与自然以及城市相互结合成一个整体而产生的互惠体系。
(二)生态城市的主要的特征
生态城市和传统城市相比较,会存在下面几个特征: 1、和谐性,这里所说的和谐性不仅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是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2、高效性,生态城市可以增强所有资源的使用效率;3、可持续性,生态城市是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理论思想的;4、整体性,生态城市不但注重环境的优美,还要追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效益;5、区域性,生态城市是城乡一体的,它是一种区域概念。
二、通过改变生产发展方式,创立生态城市
改变生产发展方式是实现生态城市的核心要素。要特别提倡生态经济,主动的创建包含三大产业的生态产业体系,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从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首
先,要将环保作为前提,培育和增强生态农业的水平。要特别重视发展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产业,并且要倡导使用新科技,新工艺与新品种。然后是要把循环经济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对于新能源和生物等环保优势产业要特别重视发展,创建再生资源的回收制度,积极推动清洁生产模式。还有就是要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前提,综合的提升现代服务业。注重发展物流,金融服务和文化服务等第三产业,渐渐的把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快速增强城市的功能质量。
三、注重强化生态环境建设,达到生态城市的标准 生态环境作为生态城市建设前提与条件。一定要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首要的位置上,要特别重视节能减排与环保工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经济与环境可以协调持续发展。1、落实好植树工作,积极的开展城市绿化带的建设,对于城市园林的建设也要不遗余力,切实做好国家生态森林城市建设。2、要围绕水来做工作。坚决贯彻生态治水的原则,尽全力把城市水系建成风景优美的景观,人与水和谐相处的休闲地带,使这些有水元素的景观更加有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3、努力做好原有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4、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要淘汰掉那些落后的工业产能,彻底整治工业污染问题。 四、加强教育影响,培养生态城市的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生态城市的本源。在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确定新的文化价值观,创造出表现科学发展的生态价值,提升人们深入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认识,使生态文化能在所有人的心中扎根。1、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实施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素质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应当包含对生态环境知识的普及与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意识。2、大力推行生态科普活动,将生态文明的思想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中。3、形成和完善公众的参与体系。积极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示范工作,组织环境保护义务劳动与植树造林等形式的活动,拓宽社会大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渠道。4、积极提倡绿色消费方式。要使人们自觉的形成的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5、创造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社会文化氛围。
五、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创建生态城市的社会环境 社会和谐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目的。要将推动社会和谐作为核心内容,更快的推动将民生作为重点内容的社会建设,有效的化解群众最关心,与之关系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要给群众更多的实惠。1、要持续不断的进行和谐建设在基层的活动。2、强化就业工作。一定要把就业问题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发展来推动就业,积极发展和吸引盈利能力较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想尽一切方法来提高就业率。3、形成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形成覆盖范围最
广的,多层次并且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4、坚定不移的把教育事业作为优先发展方向。全面提高高中教育的普及范围与程度,大力施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加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资助体系。5、增强医疗卫生服务水准。提高对于卫生医疗设施的投入,渐进的形成并完善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体系与环境卫生体系,增强对于突发群体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6、切实保障社会的稳定。7、有效保障民生。要加大保障力度,有效的化解群众最为关心的与他们直接相关的问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与人民共享。 六、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为生态城市建设创建制度保障
实现生态城市建设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那就是制度的创新,要通过制度来化解影响生态环境的长期不可逆的顽疾。1、要特别重视建立完善相关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2、要特别注重创立生态保护工作机制。增强领导与协调能力,更好的完善保障制度,对重大的事件实施统一规划部署,科学决策,并且可以把生态城市的建设任务纳入到对相关部门的政绩考核体系当中去,实现各部门之间责任明确,有效协作的工作体系,能够使责任与投入以及措施统一到位,实现有效的协调管理,良性的互动工作制度。3、注重生态保护的协作体系。对城市的资源与能源实施统一的设计规划,实施综合的监测与治理活动,形成互惠互利的协调体系,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