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人教版优化探究大一轮复习练习:第六单元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课时作业] 单独成册 方便使用 一、选择题

1.(2024·河南八市测评)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艾弗里等人的转化实验的效率与DNA的纯度有关 C.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四种脱氧核苷酸

D.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解析: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能说“主要是DNA”,A错误;HIV的遗传物质是RNA,RNA水解产生四种核糖核苷酸,C错误;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提出了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但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DNA,D错误。 答案:B

2.有关赫尔希和蔡斯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导致离心后的上清液或沉淀物中出现放射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32P标记的亲代噬菌体,上清液具有放射性是由于部分噬菌体未侵入细菌或子代噬菌体已释放出来

B.用32P标记的亲代噬菌体,沉淀物具有放射性是由于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C.用35S标记的亲代噬菌体,上清液具有放射性是由于噬菌体的外壳不能进入细菌 D.用35S标记的亲代噬菌体,沉淀物具有放射性是由于部分噬菌体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

解析:已知32P标记的是亲代噬菌体的DNA,35S标记的是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的亲代噬菌体进行实验,上清液具有放射性是由于部分亲代噬菌体还没有入侵细菌或者是部分子代噬菌体已经释放出来,A正确;沉淀物具有放射性则是由于亲代DNA分子已经注入细菌细胞中,而非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B错误;用35S标记的亲代噬菌体进行实验,上清液具有放射性是由于蛋白质外壳并不能进入细菌中,而沉淀物具有放射性是搅拌不彻底导致部分噬菌体外壳仍吸附在细菌表面,C和D均正确。 答案:B

3.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探究遗传物质的基本思路:设法将核酸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各自的作用 B.作为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的DNA,其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是由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 C.若某DNA分子中含某种碱基a个,则第n次复制时需要的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为a×2n-1 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的结构;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假说“基

因位于染色体上”

解析:选项A,设法将DNA(或R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各自的作用是探究遗传物质是DNA、RNA还是蛋白质的基本实验思路。选项B,所有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选项C,第n次复制时需要提供的原料是第(n-1)次产生的所有DNA分子进行复制时所需的原料。选项D,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来研究DNA分子的结构,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时,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答案:B

4.(2024·山西太原模拟)下列是关于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与细菌转化实验相同,都是根据遗传物质具有控制性状的特性而设计的 B.所使用的噬菌体,必须是接种在含32P的大肠杆菌中再释放出来的 C.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其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 D.在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说明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解析: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没有性状的表现;B正确,噬菌体是病毒,必须寄生在大肠杆菌中才能带上32P标记;C错误,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正常情况下是要进入细菌体内的,离心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D错误,在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B

5.DNA能通过玻璃滤器,但细菌不能。在一底部烧结了玻璃滤器的U型管(已灭菌)的左支加入R型肺炎双球菌活菌菌液,右支加入杀死的S型菌菌液,两管口用无菌脱脂棉塞紧,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 )

A.在U型管的左、右支均能检测到R型活菌 B.在U型管的左、右支均能检测到S型活菌

C.在U型管的左支能检测到S型活菌,遗传物质和原S型菌完全相同 D.在U型管的左支能检测到S型活菌,具有R型和S型菌的遗传物质

解析:因DNA能通过玻璃滤器,但细菌不能,所以右支死亡S型细菌的DNA可通过玻璃滤器进入左支,使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正确;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时,发生了基因重组,转化的S型细菌与原S型细菌遗传物质不同,C错误。 答案:D

6.经实验测得衣藻细胞中的DNA有84%在染色体上,14%在叶绿体上,1%在线粒体上,1%游离于细胞质中。以上数据主要说明( ) A.基因在染色体上

B.衣藻细胞中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C.衣藻的遗传物质是DNA

D.衣藻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解析:衣藻细胞中的DNA有84%在染色体上,14%在叶绿体上,1%在线粒体上,1%游离于细胞质中,说明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其次基因的载体还有叶绿体、线粒体,A错误、B正确;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衣藻的遗传物质是DNA,但是题干并没有强调这一点,C错误;衣藻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但是这不是题干强调的内容,D错误。 答案:B

7.(2024·湖北武汉调研)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①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运用了①和② B.前者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② C.前者只运用了②,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D.前者只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解析:题中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把D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但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故D正确。 答案:D

8.如果用15N、32P共同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用35S、14C标记的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能够找到的标记元素为( ) A.在外壳中找到14C和35S、32P B.在DNA中找到15N和32P、14C C.在外壳中找到15N、14C D.在DNA中找到15N、35S、32P

解析:用15N、32P共同标记噬菌体后,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含有15N,DNA含有15N、32P。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过程中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大肠杆菌,而DNA进入大肠杆菌后进行半保留复制,所以子代噬菌体外壳中无15N,部分子代噬菌体DNA中含有15N、32P。合成子代噬菌体用的原料均来自大肠杆菌,所以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均含有

35

S、14C,DNA中均含有

14

C。综上所述,在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可

找到35S、14C,在DNA中可找到15N和32P、14C,B正确、C错误;噬菌体蛋白质不含P元素,DNA中不含S元素,故A、D错误。 答案:B

9.下图表示用P标记噬菌体并侵染细菌的过程,其中过程②是利用过程①获得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32

A.过程①的目的是获得含32P的大肠杆菌 B.过程③培养时间越长,实验效果越好 C.离心的目的是析出噬菌体,使大肠杆菌沉淀 D.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中

解析:噬菌体属于病毒,只能寄生在细胞内,因此先要用

32

P来标记大肠杆菌,A正确;过程③培养

时间越长,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高,B错误;离心的目的是让噬菌体外壳和大肠杆菌分离开来,C正确;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噬菌体的DNA能进入大肠杆菌,因此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中,D正确。 答案:B

10.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B.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解析:S型菌的DNA+ 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DNA酶能够水解S型菌的DNA,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小鼠存活;R型菌的DNA+ 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R型菌的DNA+DNA酶起干扰操作,S型菌才会导致小鼠死亡;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高温会杀死R型菌和使DNA酶失活,R型菌被杀死,加入S型菌的DNA没有了R型活菌不能转化,所以S型菌的DNA不会引起小鼠死亡,小鼠存活;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高温会杀死S型菌和使DNA酶失活,且S型菌的DNA和R型菌的DNA不会引起小鼠死亡,小鼠存活。 答案:B

11.下图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遵循了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B.a、d组小鼠死亡是小鼠免疫功能丧失的结果

C.从d组死亡小鼠身上分离到的S型细菌是由S型死细菌转化的 D.从变异的角度看,细菌的转化属于基因突变

解析:图中a和b、a和c、c和d相互对照,各对照组间只有一个变量不同,不要误以为a、d和b、d之间有两个变量,单一变量原则主要指对照组之间,A正确;a、d组小鼠死亡是S型细菌使小鼠患败血症的结果,B错误;S型细菌经过加热后蛋白质发生变性,不可能转化为活细菌,因此,从d组死亡小鼠身上分离到的S型细菌是由R型活细菌转化的,C错误;细菌的转化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 答案:A

12.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含量的变化;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AB对应的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有形成大量抗R型细菌的抗体 B.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的 C.图乙中,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

D.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大部分具有放射性

解析:小鼠产生抗体需要经过体液免疫过程,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图甲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抗R型细菌的抗体,导致R型细菌数目增多,A正确;由于是将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所以图甲中最初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来的,但之后产生的S型细菌有的是由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增殖而来的,B正确;图乙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菌,所以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C正确;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所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少部分具有放射性,D错误。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2024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人教版优化探究大一轮复习练习:第六单元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解析

[课时作业]单独成册方便使用一、选择题1.(2024·河南八市测评)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艾弗里等人的转化实验的效率与DNA的纯度有关C.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四种脱氧核苷酸D.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l7y11vc4h8mqar1rud16ehs64cxmy011z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