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诗歌鉴赏之表达方式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诗歌鉴赏之表达方式

设题方式:

1、诗词中运用了那些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2、赏析诗词中表达技巧的作用。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谨记:表达效果是为内容、结构服务的。

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 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 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抒发作者

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要围绕表情作用来答题。

表达技巧的种类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说包括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写作手法)、结构技巧的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及结构技巧,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一)掌握常见表达技巧 第一类: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 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抒情方式

一)掌握常见表达技巧

第一类:表达方式诗歌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描写、抒情。 描写手法:

人物描写手法: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等。

景物描写手法:渲染、烘托、衬托(正衬、反衬)、白描、细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视角变化、色彩渲染、意象叠加 1、渲染、烘托、衬托(正衬、反衬)

①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渲染气氛。

②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景、人、事,来烘托另一事物的特点或人物的心绪情感。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被烘托之物不写) 古代诗歌中,渲染和烘托往往成对出现。既渲染气氛,又烘托人物。

1 / 1

③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 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两物皆写,以次衬主)

正衬:用相同或相美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 反衬 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以丑衬美

2、白描 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白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

①写人: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翁》) ②写事:不求细致,只求简明。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③写景:不尚华丽,不事雕琢,务求朴实、真实。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3、细节描写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细节可以更加生动具体地反映人或物的外在特征、内在本质,增强感染力。往往从人物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4、动静结合

(1)何谓动静:静止与活动、安静与声响 (2)动静手法的几大细类:

①动静结合:在写景时既描写动态景物业描写静态景物,动态与静态相映成趣。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②以动衬静 即通过描写、渲染动态,反衬、突出静态,也属于反衬。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③化静为动 就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

④化动为静 就是把运动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在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 5、虚实结合

(1)何谓虚实: 古诗的“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实”则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2)虚实结合的细类①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构景为虚。 ②现实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之境、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为虚。 ③具体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6、正侧结合

指诗歌在写人写景时,既从正面描写,也从侧面描摹,两者结合起来以突出人或物的特点。

单独正面描写→渲染、白描。单独侧面描写→烘托。 7、点面结合

以简练的笔调勾勒出阔大的背景,再着意写出该画面中的一个细节,或与画面相比显得细小的形象。

8、视角变化 指诗歌在写景时,远近、高低、俯仰、五感结合在一起,对景物进行多角度描写。

1 / 1

①远近高低俯仰:由远到近、由近及远;从高到低;俯视与仰视相结合。 ②五感结合: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结合 9、色彩渲染

通过景物色彩的渲染、对照来突出景物特点,构建画面,营造意境。有冷暖、明暗之分。 10、意象叠加

不使用连接词而将几组意象并列,形成意象的并置堆叠,从而构建画面、营造意境、表达情感。

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事抒情、用典抒情、借古讽今

1、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融情于景

指将感情融于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景物或场面的描摹来抒发感情。(情景相生,景语即情语) 2、借景抒情

指诗人把自身情感、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景为情生缘由、情为写景目的)

两者区别:情景交融是景中含情,景明写、情暗抒。借景抒情是明写景,以景引情,明写情。

3、托物言志

指诗人借富有特征的事物来寄托、传达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

4、借事抒情

指诗人通过对事件的具体叙述来抒发感情。 5、用典抒情与借古讽今

两种抒情方式都是借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来抒发情感。

区别在于:用典抒情重在抒发与个人相关的私人情感(由他人感自身)。借古讽今主要是发表对当今风气、政治或历史事件的看法(由他人观时政得失)

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色彩。诗人塑造具体的诗歌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品格、情操、志向、理想),多见于咏物诗。

借古讽今(喻今、伤今)。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寓情于事: 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寓于叙事之中。用典抒情: 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其次要理解典故与作者的关系(或是自比,或是对比衬托),在此基础上,才可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

用典抒情:古今人们用典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采用明用、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种方式。 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

1 / 1

诗歌鉴赏之表达方式

诗歌鉴赏之表达方式设题方式:1、诗词中运用了那些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2、赏析诗词中表达技巧的作用。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谨记:表达效果是为内容、结构服务的。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l7tm1m8z26tck19hpxv8jj329nz7x003p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