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中心法则的发展历程,明确中心法则中遗传信息的流向。 (2)举例说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3)举例说明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对生物的性状的精细调控。 2.过程与方法
(1)从遗传现象的实例入手,分析本质原因。 (2)点拨思维,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生命的本质观,“中心法则”是生命体系中最核心、最简约、最本质的规律。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观念,生物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中心法则的建立与发展。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3.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中心法则的建立与发展。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ks5u情境创设]
课件展示“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图,与同学们一起回顾复习转录和翻译过程。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详细地学习了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现在请你根据这幅图,画出一张流程图,简要地表示出其中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下面大家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一下。
ks5u师生互动] 1.中心法则的提出与发展
其实生命的本质就是遗传信息的流动,整个生命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保证遗传信息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准确无误、顺畅及时地进行流动。刚才大家概括的也是生命中的一条遗传信息流动方向。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
1928年,格里菲思(F.Griffith)首次观察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现象。 1944年,艾弗里(O.Avery)等发现转化因子是DNA。
1952年,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进行噬菌体的侵染实验,证明新的噬菌体颗粒是由DNA复制的,从而使人们的注意力从蛋白质转向核酸分子上。 一时间,许多不同专业的科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DNA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并且认识到阐明DNA的化学结构在了解基因如何复制上将是主要的一步。
后来1953年,沃森(J.D.Watson)和克里克(F.Crick)综合各方面的研究,建构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DNA双螺旋结构完美地说明了遗传物质的遗传、结构和生化的主要特征,成为生物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正式诞生,极大地促进了对生物体内遗传信息贮存、传递和转移规律的研究。
这一模型本身就隐含着一个明显的特征,揭示了DNA分子何以复制其自身。这种半保留复制机制得到科恩伯格(A.Kornberg)、梅塞尔森(M.Meselson)和泰勒
(J.H.Taylor)等人的证实。DNA半保留复制机制阐明了遗传信息世代间的传递方式。
然而,遗传信息究竟以什么方式控制遗传呢?许多学者都曾指出,基因是以某种方式通过细胞代谢而起作用的,但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
1902年,加罗德(A.Carrod)关于先天性代谢缺陷的研究可以看作是这一领域里实验研究的开端,而之后比德尔(G.Beadle)和塔特姆(E.Tatum)的工作则强有力地证明了基因突变引起了酶的改变,而且每一种基因一定控制着一种特定酶的合成,从而于1941年提出了一个基因一种酶的假说。一个基因一种酶假说暗示了基因的作用是指导蛋白质分子的最后构型,从而决定其特异性。这对人们认识基因控制蛋白质生物合成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促进了对基因和蛋白质线性对应关系的认识,为以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DNA双螺旋结构和一个基因一种酶假说分别从结构上和功能上阐述了遗传物质的基本特征,把“基因是什么”和“基因如何起作用”这两个重要问题联系在一起了。 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还没有搞清楚之前,克里克就预见了这个遗传信息流动的一般规律,他在1957年提出一个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概括如图(4-2-2):
中心法则在后来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被揭示后获得公认,中心法则实质上蕴涵着核酸和蛋白质这两类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其产生和发展则与人类对核酸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密切相关。但随着实验数据的积累,人们发现其中心法则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看书本P69的三个资料。
你如何分析这三个资料?你认为这些资料是否推翻了传统的中心法则?为什么? (学生:没有推翻传统的中心法则,因为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来看,传统的中心法则中指出的遗传信息流动是没有错的,这里的资料只是指出了新的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
既然是新遗传信息流动方向,中心法则应该全面地反映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你认为对传统的中心法则应作如何的修改?
(学生:遗传信息可以从RNA反过来流向DNA,如致癌RNA病毒) (学生:遗传信息可以从RNA流向RNA,如RNA肿瘤病毒) (学生:遗传信息可以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如疯牛病病毒)
很好,这三个补充,哪个是确信无疑的了呢?哪个还只是可能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