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ICD–10:J80)。 (二)诊断依据。
根据《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6年)。
1.急性起病。
2.氧合指数(PaO2/FiO2)≤200mmHg(不管呼气末正压水平)。
3.正位X线胸片显示双肺均有斑片状阴影。
4.肺动脉嵌顿压≤18mmHg,或无左心房压力增高的临床证据。如PaO2/FiO2≤300mmHg且满足上述其他标准,则诊断为急性肺损伤(ALI)。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6年)。
1.呼吸支持治疗:氧疗、无创机械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 2.保证组织器官灌注前提下,实施限制性的液体管理,对症支持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病情复杂多变,4–8周。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8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血型、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病原学检查及药敏; (4)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胸部CT、B超、纤维支气管镜、右心漂浮导管等有创性检查。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原发病治疗:如全身性感染、创伤、休克、烧伤等治疗。
2.呼吸支持治疗:氧疗、无创机械通气、病情加重时及时使用有创机械通气。
3.限制性的液体管理,对症支持治疗。 (八)出院标准。 1.症状明显缓解。 2.病情稳定。
3.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因明确,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治疗无效或者病情进展,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3.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和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
4.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转入相应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