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窝A 型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
代红磊1,张兆刚2,孙士铭1
【摘 要】摘 要: 目的 通过观察颅骨标本颈静脉孔及周围重要结构和在尸头标本上模拟颞下窝A型入路,获得相关的国人解剖学数据,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0例颅骨标本测量颈静脉孔大小及与周围重要结构间距离;应用10例尸头标本对颞下窝A型入路的相关结构进行显微解剖研究和测量。结果 ①颈静脉孔外口距茎突根(4.17±1.99)mm、距茎乳孔(6.06±1.71)mm、距舌下神经管(2.41±1.23)mm;②面神经鼓室段长度(9.66±1.41)mm、乳突段长度(16.08±2.15)mm、面神经锥段距外半规管(1.08±0.41)mm;③颈静脉球距面神经乳突段(6.56±1.81)mm、距后半规管弓峰下缘(3.67±1.27)mm;④岩骨内颈内动脉垂直段长度(10.36±2.31)mm、水平段长度(19.41±2.02)mm;⑤后半规管弓峰下缘距寰椎横突(31.22±1.93)mm、乙状窦垂直臂距下颌关节(19.17±1.51)mm、乳突尖距岩尖(53.91±4.82)mm。结论 颞下窝A型入路可充分暴露颞下窝后部及迷路下区特别是颈静脉孔区,适用于切除迷路下区及颈静脉孔周围病变。
【期刊名称】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年(卷),期】2014(020)004 【总页数】5
【关键词】关 键 词:颞下窝A型入路;颞下窝;颈静脉孔
在侧颅底手术中,以Fisch[1]创立的颞下窝 入路最为著名,此入路奠定了侧颅底外科学的基础。而颞下窝A型入路又是各种颞下窝手术入路的基础,且可以和各种手术入路联合使用。本研究通过观察颅骨标本颈静脉孔及周围重要结
构和在尸头标本上模拟颞下窝A型入路,获得相关的国人解剖学数据,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
随机选择成年干颅骨标本10例(20侧),经福尔马林充分固定成年尸头标本10例(20侧),男8例,女2例,双侧颈总动脉及椎动脉灌注红色乳胶、颈内静脉灌注蓝色乳胶。 1.2 实验器材
德国OPTON手术显微镜(放大5~20倍),韩国LOT H4手术电钻,常规手术器械,显微手术器械,两脚规,游标卡尺(精确到0.02 mm),数码相机。 1.3 操作步骤
1.3.1 利用10例(20侧)干颅骨的骨性结构测量 测量颈静脉孔内外口长度与宽度、颈静脉窝深度、颈内动静脉间骨板厚度、颈静脉孔外口与舌咽神经管口、茎乳孔、枕骨大孔间距离(表1)。测量茎突根部与茎乳孔、乳突尖、颈动脉管口、颈静脉孔外口间距离(表2)。以术中容易显露的茎突根部为基点,观测该基点与其他手术相关骨性标志之间的距离(表3)。所测距离为基点与待测结构最近间距,测量茎乳孔至鼓乳切迹距离。
1.3.2 利用10例(20侧)经福尔马林充分固定成年尸头标本模拟颞下窝A型手术入路①头位:尸头标本侧放于解剖台,使头矢状位与解剖台平行;②切口:皮肤切口于耳后行颅颞颈联合切口,上到耳廓上极平面,后距耳后沟3 cm,下经乳突尖后缘绕经胸锁乳突肌前缘达舌骨水平。切口深度穿透颞肌、耳后肌达颞骨鳞部和乳突部骨膜浅层。颈部切口勿过深防止切断耳大神经;③分离皮瓣并行上颈
段解剖:沿切口线游离颞骨部皮瓣,掀起胸锁乳突肌并暴露颈内动静脉及脑神经;④外耳道盲袋式关闭并去除外耳道残留的皮肤;⑤暴露腮腺区面神经干,观察面神经分支及其走行(图1);⑥颞骨次全切除术:行扩大的开放式乳突切除术切除颞骨气房群及外耳道后壁、上壁骨质,使乙状窦、面神经、半规管、中颅窝底全部骨骼化。观察面神经走行,面神经与听骨及半规管之间关系,测量面神经鼓室段、乳突段长度及面神经锥段与外半规管之间距离(表4,图2、3);⑦永久性面神经前移及固定:沿上鼓室前壁磨出一条向前的骨沟,将面神经鼓室段、锥段、乳突段由骨管内游离,并将乳突尖骨折移出茎乳孔处面神经,向前固定于骨沟内;⑧暴露颞下窝:将腮腺从鼓骨分开,骨折茎突并剪断附着其上的肌肉,暴露迷路下间隙与颈静脉孔。观察颈静脉球与乙状窦延续关系、术野暴露情况;测量颈静脉孔内后组脑神经间神经隔膜距离、颈静脉球与面神经乳突段之间距离、颈静脉球顶与后半规管壶腹最下端距离(表5、图4);⑨暴露颈内动脉垂直段、膝部及水平段:测量颈内动脉垂直段和水平段(表6、图5)。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游标卡尺(精确度0.02 mm)、两脚规测量相关结构间距,测量数据取3次测量值的平均值,结果以±s表示,并列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2 结果
2.1 颈静脉孔
本实验测得颈静脉窝深度左侧为(12.34±0.89)mm;右侧为(16.35±2.15)mm。颈静脉孔内外口测量结果具体见表1~3。
本实验数据显示左右颈静脉孔通常不等大,内口孔总长度左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