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初中化学_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化学与材料研制》教学设计

执教者 指导教师

课题 解读理念 化学与材料研制 化学式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与材、生命、信息、环境、能源、地球、空间等密切交叉和相互渗透的中信科学,时发现和创造新物质的主要手段。本节教材介绍了化学科学在材料研制中的巨大贡献,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生“化学使生活更美好”的信念。 学情分析 学生对普通玻璃司空见惯,对塑料制品也早已熟视无睹,但玻璃、塑料究竟是用什么原料、通过什么方法制成的,化学在它们的开发与研制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多数学生却不一定思考过这些方面的问题。尽管在开始学习化学时,我们可以靠新材料的研制与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但由于却大部分学生并未接触过或参观过玻璃、塑料的生产工艺流程,所以他们很难将玻璃与沙子、塑料与石油联系在一起,也不可能知道塑料和玻璃钢之间的联系。因此,本节教学应定位于让学生感受化学的神起的作用,体会通过化学方法可以使价格低廉、用途小的物质转化为用途大的物质,通过有意混合可以改变物质的性能、扩展物质的适用范围,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化学在实现物质转化、改良物质性能进而服务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 教材分析 内容标准 一、知道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合成材料等;又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复合材料。能分别举一两个例子,或根据所提供的常见材料判定其所属类别。 二、了解材料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新材料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熟知“白色污染”的含义、危害及解决之道。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以材料的利用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2、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 3、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材料的观念 能力目标 1、体会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将用途小的物质转化为用途大的物质。 2、能用分子聚合的观点认识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形成过程。 3、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 知识目标 1、了解普通玻璃的生产原理,知道几种常见的新型玻璃。 2、了解塑料的特性,知道高分子材料是由小分子聚合形成的。 3、通过玻璃钢制造原理的分析,知道使用混合的方法可以改变物质的性能、扩展物质的使用范围,增强对复合材料的开发与研制的重要性认识。 教学资源 1.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 2.课件 3.相关链接:http://www.http://m.70edu.com//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普通玻璃的生产原理,塑料的特性,玻璃钢的制造原理及复合材料。 认识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形成过程,树立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 1.把握教材,了解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有哪些认识。 2.提前布置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并搜集与材料相关的信息。 3.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方法解读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吉他弹唱《小苹果》,活跃气氛。 学生参与 导入新课 从化学角度来分析一下组成吉他的材料有哪些? 展示手中的吉他,提问,找出组成吉他的天ppt回忆以前学过的材料的分类。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材料的使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关材料的一些知识。 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观看微视频“吹玻璃” 总结视频反映出的信息 提问 学生回答:“玻璃受热可以变软,拉伸。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探究 1、烧制玻璃的主要原料有哪些? 2、主要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小结)1、通常用石英学生自学探究,交流砂(主要成分是)纯碱、展示学习成果 石灰石按一定比例混合,在玻璃窑中高温烧制而成。 2、主要反应: CaCO3+SiO2==CaSiO3+CO2↑ Na2CO3+SiO2==Na2SiO3+CO2↑ (讲解)像玻璃主要由硅

初中化学_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化学与材料研制》教学设计执教者指导教师课题解读理念化学与材料研制化学式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与材、生命、信息、环境、能源、地球、空间等密切交叉和相互渗透的中信科学,时发现和创造新物质的主要手段。本节教材介绍了化学科学在材料研制中的巨大贡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kzy619kp67b8vd538ce5nrap1rg8p00xf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