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重:大于1.018 细胞数:大于500 粘蛋白(RIVALTA)+ 蛋白量:大于30g/L 蛋白胸/血大于0.5 LDH:大于200U/L LDH胸/血:大于0.6
小于1.016-1.018 小于100 —
小于30g/L 小于0.5 小于200U/L 小于0.6
TB与CA鉴别
TB
年龄:年轻 临床:TB表现 影像检查:TB表现 胸液外观:草黄色 胸液TB菌:20%阳性 胸液癌细胞:阴性 胸液CEA:<10μg/L 胸液ADA:>100U/L 治疗经过:良好
八、治疗方案
1.病因治疗:漏出液治疗原发病后可吸收 2.结核性胸液: a.抗结核药
b.抽胸液 每周1-2次,首次<700ml,以后每次<1000ml。抽液时应注意胸膜反应,
出血,并发气胸,上述反应要向患者或家属交待并签字。
c.全身毒性症状重、胸液多时加用激素
3.恶性胸液: a.反复抽胸液
b.量多时或生长过快时胸腔闭式引流 c.营养支持:白蛋白、血浆等 d.全身化疗(根据情况) e.胸腔内注射化疗药物
4.胸膜反应:头晕、冷汗、心悸、面色苍白、脉细等表现。
处理:·停止抽液 ·让患者平卧
CA
老年
CA表现 CA表现 较多血性 阴性 阳性
>20μg/L <45U/L
不好,胸液生长快
26
·0.1%肾上腺素0.5ml ·监测血压,防止休克
5.复张后肺水肿:剧咳、气促、咳大量泡沬痰,双肺满布水泡音,PaO2↓,x-RAY呈肺
水肿征。 处理:·吸氧 ·糖皮质激素 ·利尿剂
·控制液体入量 ·监测病情及酸碱平衡 ·必要时机械通气 九、住院期间监测指标
1. 临床症状与体征 2. 胸腔B超胸水定位
3. 胸部影像学检查(CR或CT)
十、出院标准
4. 痊愈 临床症状消失;X线胸片或B超显示胸水已吸收持续1周以上。 5. 好转 临床症状缓解;胸片或B超显示胸水量减少。
十一、出院医嘱
1. 休息
2. 定期复查,随访。
毕鹤清
十一 气胸
一、概述
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状态时,称为气胸。本章叙述自发性气胸,分以下三类:
1.闭合性气胸:胸膜破口较小,随肺萎缩而闭合,空气不再继续进入胸膜腔。 2.交通性气胸:较大或因两层胸膜间有粘连或牵拉,破口持续开放,吸气与呼气时空气自由进入胸膜腔。
3. 张力性气胸:破口呈单向活瓣或活塞作用,胸膜腔内气体越积越多,压力持续升高,压
迫肺脏及心脏,影响血流动力学。
二、典型病史
27
常有持重物、屏气、剧烈体力活动等诱因。突发胸痛,呼吸困难。 三、典型体征
患侧胸部隆起,触诊语颤减弱,叩诊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 四、入院常规检查
1.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检查 2. 肝炎病毒检测
3.血清生化学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清离子、血糖) 4.动脉血气分
5.胸部影像学检查(CR或CT) 五、确诊检查
1.胸部影像学检查(CR或CT) 六、特殊检查
胸腔穿刺术,抽气减压,缓解症状,使肺组织复张。 七、诊断依据
根据症状体征结合胸部影像检查明确诊断不难。 八、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与阻塞性肺气肿 2.急性心肌梗死 3.肺血栓栓塞症 4. 肺大疱 九、治疗方案
1.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并尽量少讲话以减少肺的活动;可给予镇咳、止痛、保持大便通
畅等对症治疗;对体弱、营养欠佳者给予适当的支持疗法。
2. 氧疗 改善低氧血症,提高血氧张力,降低血氮张力,促使氮从气胸气体向血中转移,有
利于肺复张。
3. 排气疗法:闭合性气胸肺萎缩程度<20%、不伴有呼吸困难者可以不排气,气体可在2~4
周内自行吸收(每日吸收量约为1 25%),但仍需要密切观察病人;肺萎缩>20%或症状明显者,可每日或隔日抽气一次,每日抽气量不超过1L,直至肺大部分复张,余气可自行吸收。慢阻肺等所致自发性气胸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3.胸腔闭式引流:如气胸仍未好转或加重, 张力性气胸,交通性或心肺功能较差,自觉症状重者可予胸膜腔闭式水封瓶引流。 4.抗感染
28
5.胸膜粘连术:经上述治疗无效或复发性气胸胸腔内注射滑石粉、四环素等。 十、住院期间监测指标
1. 胸片 2. 动脉血气分析 3. 肺部体征 十一、出院标准
临床治愈 症状消失,呼吸音恢复;X线检查恢复正常十二、出院医嘱
1. 休息
2. 定期复查,随访
29
毕鹤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