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初中化学全册初中中考总总结复习学习资料最全.doc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一氧化碳在反应中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氧化为二氧化碳。 该反应说明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它与木炭和氢气相似。

◆尾气处理

原因:防止为反应完的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方法:用酒精灯燃烧消耗、气球收集处理等。 3. 毒性 一氧化碳中毒

⑴ 煤气中毒的原因: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剧毒!

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结合能力大约是氧气的 200~300 倍。结 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死亡。 ⑵ 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

使用应注意通风、排气。在液化煤气中添加有特殊气味的气体,便于发现煤气泄漏,避免中毒、爆炸事故的发生。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 1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

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 燃烧。二、燃烧的条件

1. 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⑴ 可燃物要与氧气充分接触;⑵ 要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2. 灭火的方法:

⑴ 将可燃物与氧气 ( 或空气 ) 隔绝;⑵ 将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⑶ 清除可燃 物或隔离可燃物。 三、燃烧的现象

1. 可燃物的性质不同,燃烧的现象也不同。

2. 可燃物与氧气 ( 或空气 ) 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3. 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四、爆炸

易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 爆炸。

爆炸的条件:易燃物、有限的空间、明火、达到爆炸极限。 五、缓慢氧化与自燃

1.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很难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2. 自燃:易燃物由缓慢氧化而引起自发燃烧的现象,叫做自燃。六、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热。

区别:条件不同,放出的热量、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能否到达着火点、反应的向下不同。 七、常用灭火器

1. 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

)))))))))

原理: Na2CO 3+2HCl=2NaCl+H 2O+CO 2↑ 2. 干粉灭火器: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3.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

课题 2

燃料和热量

一、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等是由古老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它们都是 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工业的“粮食”指煤,工业的“血液”指石油。 1. 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煤:主要含有 C,也含有 S、 N、O、H 等。石油:主要含有 C、H,也含有 S、O、N 等。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CH4 )。 2. 煤和石油是混合物。

3. 煤干馏后的产物有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4. 将石油加热炼制,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可得到的产品有溶剂油、汽

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 5. 天然气

在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存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 4)。

⑴ 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⑵ 化学性质:可燃性

点燃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 2 ⑶ 甲烷中元素的验证方法

步 骤

CO 2+2H 2O

现 象

结 论

将气体验纯后点燃,在火

焰 上方罩 一个 干冷 的 烧 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甲烷中含氢元素杯。 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 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甲烷中含碳元素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化学反应中都伴随有能量的变化。有些化学反应中有热量放出,即产生放热现象,这种反

应有物质的燃烧、金属与酸的反应等。有些则从外界吸收热量,即产生吸热现象。

2. 要使燃料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是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要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

接触面积。

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不仅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减少,浪费能源,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 CO 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空气。

课题 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1. 煤的燃烧

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大气污染物,这些气体溶解在雨水中时,

))))))))))

)))))))))

就形成了 酸雨。

⑴ 酸雨的危害:酸雨会对森林造成破坏,使土壤酸化。酸雨还能腐蚀用金属、大理石 制成的雕像,以及使水酸化等。

⑵ 酸雨的防止:将燃煤脱硫,使用清洁能源。

2. 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汽油和柴油是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他们燃烧后产生的尾气主要含有一氧化碳、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大气污染物。

减少尾气污染的措施: ⑴ 使汽油充分燃烧; ⑶ 使用清洁能源。

⑵ 使用催化净化装置;

解决空气污染的根本方法是 开发和使用新的燃料和清洁能源 。 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1. 乙醇

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 C2H5OH。乙醇是由高粱、玉米和薯类经过发酵、蒸馏等过程得到的。

点燃

C2H5 OH+3O 2 2CO 2+3H 2O

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有热值高、无污染、可再生。

2. 氢气

⑴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⑵ 化学性质:可燃性

点燃

2H2 +O2

⑶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Zn+H 2SO 4=ZnSO 4+H2 ↑

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

2H 2 O

Zn+2HCl=ZnCl 2+H 2↑

⑷ 氢气是理想能源,它的三大优点是:来源广、热值高、产物无污染。理想的制氢方

催化剂

法是: 2H 2O 太阳光 2H2↑+O 2↑。

⑸ 氢气虽然是最清洁的燃料,但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作为燃

料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

3. 新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好处是:解决化石能源面临消耗尽的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八单元

金属与金属材料

课题 1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包括 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一、几种重要的金属

))))))))))

)))))))))

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 ( 商朝时已有青铜器 )。另外,铁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被发现和使用,铝在 100 多年前开始使用。它们都是重要的金属。

金属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大多数金属是固体 (汞是液体 ),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大多数金属的硬度较大,熔点较高,有良好的延展性。

⑴ 颜色:金属的颜色大多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⑵ 导电性: (以银的导电性为 100 作标准 )

( 优)

100

铜 99

金 74

铝 61

锌 27

铁 17

铅 7.9

( 良 )

⑶ 密度: (单位: g ·cm -3)

( 大)

19.3

铅 11.3

银 10.5

铜 8.92

铁 7.86

锌 7.14

铝 2.70 ( 小 )

⑷ 熔点: (单位:℃ )

( 高)

3410

铁 1535

铜 金 银 962

铝 660

锡 232 ( 低 )

1083 1064

⑸ 硬度: (以金刚石的硬度为 10 作为标准 )

( 大)

9

铁 4~5

银 铜 金 铝 2~2.9

铅 1.5

( 小 )

2.5~4 2.5~3 2.5~3

总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二、合金

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是一种混合物。

合金的强度、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好,抗腐蚀性能强,熔点较低。

钛和钛合金被称为“21 世纪的金属”、“未来的钢铁。”钛和钛合金的熔点高, 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铁的合金包括生铁和钢。生铁含碳 2%~4.3% ,钢含碳 0.03%~2% 。钢和生铁的主要成分都是碳。将钢和生铁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金属不完全溶解,剩余的固体是碳。

生铁的硬度和韧性都小于钢。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 +氧气 → 金属氧化物

金属的活动性: Mg>Al>Fe, Cu>Au 。

))))))))))

)))))))))

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金 属 镁

现 象

化学方程式

有气泡产生,镁条逐渐溶解

Mg+H 2SO 4=MgSO 4 +H2 ↑ Mg+2HCl=MgCl 2+H 2↑ Zn+H 2SO 4=ZnSO 4 +H 2↑ Zn+2HCl=ZnCl 2 +H 2 ↑

2 +H ↑

Fe+2HCl=FeCl 2+H 2 ↑

Fe+H

SO =FeSO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

有气泡产生, 铁块逐渐溶解, 溶液由 铁

2 4

4

无色变为浅绿色。

总结: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金属 +酸 → 化合物 +H2↑

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 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 置换反应 。 (一般形式: A+BC → AC+B) 。

置换反应的金属活动性要求是: 以强换弱 。

金属单质 化合物溶液 ( 可溶于水 )

特例:⑴ K+CuSO 4≠K2 SO 4+Cu

2K+2H 2O=2KOH+H 2 ↑

2KOH+CuSO 4=Cu(OH) 2↓+K 2SO 4

⑵ Fe+2AgNO 3=Fe(NO 3)2 +2Ag

Fe+2AgCl (难溶)≠FeCl 2 +2Ag

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案——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方案一:

方案二:

用 FeCl 2 溶液、铜、 AgNO 3 溶液进行实验 Cu+3FeCl 2 ≠ 2CuCl 3 +3Fe

Cu>Ag

总结:Fe>Cu>Ag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实 验

用铁、 CuSO4 溶液、银进行实验 Fe+ CuSO 4 = Cu+FeSO 4 Ag+ CuSO 4≠Ag 2SO 4+Cu

Fe>Cu

Fe>Cu Cu>Ag

Cu+2AgNO 3 = Cu(NO 3)2 +2Ag

现 象 化学方程式

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铜丝进入硝酸银溶液中

溶液的蓝色变浅, 铝丝上附着

2Al+3CuSO 4=Al 2(SO 4 )3 +3Cu 一层红色固体。 铜丝上附有银白色固体, 溶液

由无色变为蓝色。

Cu+2AgNO

=Cu(NO) +2Ag

3

3

))))))))))

初中化学全册初中中考总总结复习学习资料最全.doc

)))))))))一氧化碳在反应中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氧化为二氧化碳。该反应说明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它与木炭和氢气相似。◆尾气处理原因:防止为反应完的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大气。方法:用酒精灯燃烧消耗、气球收集处理等。3.毒性一氧化碳中毒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ku3h4374j4n25q6ny0j2r4yi9c8hj003x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