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相关文言文知识点。
2.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3.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探索生活的意义及认识生命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2.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凡大仁大智者都愿寄情于山水,青山可以淡定人的思想,绿水可以洗涤人的心灵。千年往事兰亭盛会便是一次文人与山水结合的人生乐事,也是一次人格与精神境界的升华。“书圣”王羲之从这次兰亭盛会中体悟到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艺术与文学艺术珠联璧合、堪称绝世之作的《兰亭集序》吧! 二、背景介绍
1.作者简介
王羲之:字逸少。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2.文体介绍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著作相关的事情。分自序和他序。古人宴集时,一同赋诗,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兰亭集序》。意思是兰亭会诗集的序,属书序;还有一种叫赠序,是临别赠言,如明朝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3.《兰亭集序》的由来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集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举行集会,作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与会者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事后将这些诗汇集成册,题名为《兰亭集》,由王羲之作序,写成本文。据说《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在集会上半醉状态写的,他曾感叹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
第二课时
三、整体感知 1.纠正字音
癸丑(guǐ) 会稽(kuài jī) 修禊(xì) 激湍(tuān) 流觞(shānɡ)管弦(xián) 悟言(wù) 万殊(shū)
嗟悼(jiē) 彭殇(shānɡ)形骸(hái) 系(xì)之 骋怀(chěnɡ) 2.结合注释,小组讨论翻译疏通全文大意 【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会面 【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 2.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文章。 3.或取诸怀抱:古:胸怀抱负。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古义:把……作为。 5.所以游目骋怀:古义:①表凭借,用来。②……的原因。 6.俯仰一世:古义: 形容时间短暂。
7.俯察品类之盛: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词类活用】
1.形容作名词:群贤、少长:贤,贤德之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况修短随化:寿命长,寿命短。死生亦大矣:大事。
2.形容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 3.名词作动词:映带左右:环绕。一觞一咏:喝酒。
4.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等同,把……看作一样。 5.动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奔驰。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
6.动活用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耳目。
【一词多义】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若合一契:一起。3.列坐其次:旁边,水边。4.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 5.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6.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注定。
【特殊句式】
1.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状语后置) 3.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状语后置) 4.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状语后置) 5.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状语后置) 6.虽无管弦之盛──虽无盛之管弦。(定语后置)
7.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仰观大宇宙,俯察盛品类。(定语后置)
第三课时
四、深入分析
1.通读作品,把握情感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记游山水是要抒发内心的情感,那么作者在文中抒发了什么情感呢?请学生找出直接抒发感情的语句。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即:(修禊)之乐──(死生)之痛──(今昔)之悲
2.本文记叙了一次兰亭集会盛况,第2段最后一句写到宴饮“信可乐也”,齐读1、2自然段看看作者为何而乐?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名士相聚之乐。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气候宜人之乐(良辰)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环境幽美之乐(美景)。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聚会活动之乐(乐事)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享受之乐(赏心)
师小结:谢灵运说:“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然而在兰亭盛会上,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俱全,所以信可乐也!作者在此段中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即使喜悦,也不过分显露,可以说是作者从容淡雅的心境所致。如此心境之下,王羲之又怎会发出岂不痛哉的感慨呢?
3.这种痛是痛苦、痛心还是痛惜?(作者痛的原因)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静:谈玄悟道);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躁:归隐山林)。
面对世俗生活,人们的爱好和取舍千差万别,但人生的忧患是相同的: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盛景不常,盛宴难再)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人生短暂、终归尘土)
师小结: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其结果是殊途同归,最后归结于死亡。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我们来看作者为何而悲?“悲”是什么意思?悲伤?悲哀?悲叹?
一悲:古人生死感慨,“我”深有同感(死生亦大矣)
二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 ,崇尚虚无。) 三悲:后人叩问今人(作者推测未来人的感情变化也必和古今人一样,等到现在的一切成为历史的陈迹,未来人也会像我们现在一样临今人之文而感叹,如此无情的变迁再次引起作者的感慨。古人、今人、后人同悲,可谓千古一悲!)
师小结:文章由作者自己的“痛”和“悲”,推己及人更加深刻感人。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何其相似!真是古今同痛,千古同悲!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 痛的是人生短暂,好景不长;悲的是人生代代相痛,永无休止,这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因此,这里的悲是“悲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