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法学

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

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美国,作为一项在“一元制”公司治理结构中发展起来的制度,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发展迅速,大大促进上市公司的发展,有效控制一股独大的局面,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当然一项制度本来就是复杂的,其的发展历程不乏存在问题,从而带来很多的争议,激起了大家对其发展的关注,促进独立董事制度的理论发展以及实践发展,迎合经济发展的步伐。

(一)国外研究现状

独立董事制度的功效到底有多大,历来众说风云,越来越多的文献都重点讨论了公司治理、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问题,主要形成两派对立观点:一是“乐天派”的肯定说,该派对于独立董事制度在完善公司治理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持肯定态度。该主张来自美国的商界、专业界、学术界以及法院人士。侯赛因(Hossain)、普列沃斯特(Prevost)和劳(Rao)三位学着对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结论就是独立董事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陈(Chen)和杰基(Jaggi)在2000年对非执行董事在公司信息披露中的作用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就是独立董事比例高的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比较全面;OECD认为独立董事能对董事会的决策做出重大贡献。二是怀疑派的否定说,迈尔斯.麦思(Myles Mace)教授很早就提出这个观点,相继地在美国也有不少的学着就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在现实中产生的作用并不大,贝辛格(Baysinger)和巴特勒(Butler)指出努力提高独立董事比例的公司并没有改善运作;拜德(Byrd)、赫哲曼(Hichman)、罗森斯坦(Rosenstein)和沃特(Wyatt)的研究也表明独立董事对改善公司治理效率和公司业绩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综上所述,可见海外对独立董事制度评价不宜,两派各持一词,当然独立董事制度仍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现阶段只是出于某个层次的探索凡是都有两面,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当然总的来说独立董事制度是在不断地发展中,“1999年世界主要企业统计指标的国际比较”报告中说到独立董事比例美国为62%,英国为34%,法国为29%,比例是在不断增长,制度是在不断规范当中,独立董事制度正在不断地完善当中。独立董事的比例成为判断董事会是否独立,是否起到有效监督作用的一个标准。

(二)国内研究现状

相比较独立董事制度较成熟的美国来说,中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当然我国对于

独立董事制度的移植的主要观点也分成派别,分别是怀疑、否定派、激进派和有限肯定派。怀疑、否定派认为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问题尚未解决,且与现有的监事会功能重叠,且没有相应的经济背景、法律背景,使其不能真正发挥功效。这一主张以经济学家张维迎为代表,认为独立董事制度的构建可能未必需要突破现有的制度框架。积极肯定派认为在我国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好处很多,有利于改变一股独大的局面,减轻内部人控制带来的问题,有利于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中国有关证券监督管理层积极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的推行,提出相关的规章制度。正由于其操之过急,一心想要在短期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所以称之为激进派。第三个是有限肯定派,这个派别基于独立董事制度的利弊两方面的辩证分析认为独立董事制度本土化的实现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兴长除弊。而且这一变迁应在“嵌入说”理论指导下进行。有限肯定派也是我们大多数所持的观点。

(三)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存在的问题

根据有限肯定说,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发展需要走很长的路,这条路就是将独立董事制度本土化。独立董事制度的移植,无疑将受到我国文化的制约。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说千年历史传承的结果,不同于其它国家文化。首先从思维方式说,我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就是从整体出发、以实践经验为基础,注重直观体验,忽视理性思辨,注重道德判断从而忽视事实判断,这种感性文化阻碍着独立董事制度的运行,因为丧失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我国的集体主义思想不利于独立董事制度的独立性,不利于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权力至上的思想封闭了独立董事行使权力的空间,使独立董事丧失参与权与知情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出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发展存在的几个问题,间接看出中国文化对独立董事制度发展的制约:首先独立董事并不“独立”,从选聘机制来看难以保持其独立性,所谓的“人情董事”就能说明其不独立,一股独大的局面造成独立董事为控股者“办事”,影响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独立董事酬薪制度难以保证其独立性,酬薪来源于股东,工作业绩有被监督者说了算,其能否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一想便知,进而成为所谓的“花瓶”董事。其次独立董事的知情权不能全面保障,要想很好地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就要全面了解公司的信息,其只能向公司经营层获取信息,一般都报喜不报忧,独立董事很难能够察觉上市公司的不是行为。最后其与监事会之间存在权利冲突,两权利明显重叠,对于同一问题做出不同的决策最后要听谁的,至今公司法未作明确规定。

综上所述,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能够发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才能使其本土化,与我国的经济环境、文化背景以及法律背景互相融合。

参考文献

[1]熊金才.法律移植与文化冲突——独立董事制度移植的文化悖论[M].第一版.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78-185.

1

[2]官欣荣. 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治理:法理与实践[M].第二版.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154-323.

[3]刘李胜.上市公司治理:独立董事制度[M].第一版.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140-296. [4]袁俊.中国特色文化下的独立董事制度的理性思考[J].法制园地,2010(5)下:29-30. [5]李双君.中国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研究综述[J].财经视点,2010(1):86-87. [6]黄丽艳,周文君.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经济,2010(4):80-81. [7]张伟.再论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的适用[J].行政与法,2010(2):126-129.

[8]李坤鹏.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设计与完善[N].开封教育学院报,2010,30(1):52-54. [9]杜琰.我国独立董事制度运行问题分析[J].财会通讯,2010(3)下:74-76. [10]张蕾.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经济学分析[N].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4)下.

[11]蔡鑫磊.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践与反思[N].西北大学学报,2010,40(2):39-42. [12]吴永大.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完善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0(1)下:29-30. [13]夏媛媛,谭欢.浅议独立董事制度及独立董事履职[J].东方企业文化.远见,2010(4):25-26. [14];李春.浅析独立董事制度与外部监事制度并设的合理性[J].中国商界,2010(3):276-277. [15]黄乘政.浅析独立董事制度与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10(2)下:29-30. [16]朱世文.刍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不足与完善[J].财会月刊,2010(4)下:17-18. [17]陈晓晓.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中独立性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法制与经济,2010,3(233):112-113.

[18]黄珺,潘美霞.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与控股股东关联交易——来自深交所制造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31(163):47-51.

[19]阮佳佳.独立董事制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综述[J].区域金融研究,2010(1):63-66. [20]周红梅.从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来谈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N].咸宁学院学报,2010,30(3):25-26.

[21]杨飞.关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几点思考[N].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53-55. [22]李静,黄业德.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思考[J].财会通讯,2010(3)下:71-73.

[23]曹杰,李爱兰.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之冲突及选择[J].法制与社会,2010(4)上:48-49.

[24]李雪松,谢国良.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J].经管空间,2010(4):68.

[25]Fama.E.F.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0,(188);288-307.

2

[26]Oliver Hart. Corporate Governance: Some Theory and Implications[J]. The Economic Journai,1995(105):pp.678-689

3

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法学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美国,作为一项在“一元制”公司治理结构中发展起来的制度,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发展迅速,大大促进上市公司的发展,有效控制一股独大的局面,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当然一项制度本来就是复杂的,其的发展历程不乏存在问题,从而带来很多的争议,激起了大家对其发展的关注,促进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kj190zds67dd7d92wae4uc568cqjj01a6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