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母乳喂养与感染性疾病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最新资料推荐------------------------------------------------------

母乳喂养与感染性疾病

母乳喂养与感染性疾病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1998 年第 3 期第 1 卷 综 述 作者: 沈微 王丹华 单位:

沈微 王丹华 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儿科 母乳喂养是儿童健康发育的基础。

目前没有一种配方奶能够提供像母乳那样独特的营养组成, 也没有一种现存的技术能够像乳腺那样动态地改变婴儿所需的营养成分。

近年来, 许多学者以及研究机构对母乳喂养进行了多方面生物学乃至社会学的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对于婴儿、 母亲的健康, 以及整个家庭的稳定都有好处。

虽然很早就提出母乳喂养在婴幼儿抵抗感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母乳喂养的具体保护机制及其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不同关系却是随着不断深入研究才逐渐明确的。

掌握这些知识,对母亲进行宣传指导, 帮助她们消除疑虑、 推行母乳喂养, 有十分重要的 一、 母乳喂养与婴幼儿感染性疾病的关系 有关母乳喂养与婴幼儿感染的关系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进行了研究。

Habicht 等[1] 在马来西亚进行的研究表明, 对于年幼的婴儿, 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 婴幼儿死亡率越低, 而婴幼儿配方奶

1 / 12

粉的使用并不减轻早期断奶对婴儿的负性影响。

Wang 等[2] 的研究亦表明, 对于生后第 1 年的正常足月儿, 完全母乳喂养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完全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

在印度进行的研究亦得到类似结果[3]。

人们对于初乳具有保护作用早有认识, 但母乳喂养的保护作用远不限于此。

Briend 等[4] 在孟加拉农村对 1 岁以后患营养不良的小儿进行调查发现,在同样程度营养不良的小儿, 经年龄校正后, 非母乳喂养儿比母乳喂养儿死亡率高 6 倍, 从而提示, 在营养不良的高发区, 1 岁以后, 仍应提倡母乳喂养。

婴儿腹泻作为与喂养关系密切的常见病, 倍受研究者的关注。

Monbak 等[5] 的研究结果显示, 完全母乳喂养对于抵抗婴儿腹泻有重要作用。

他对腹泻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并发现:

母乳喂养儿发生腹泻的危险因素明显少于断奶的婴儿。 由此可见, 对于公共卫生及家庭条件尚不发达的国家、 地区, 母乳喂养的保护作用尤为重要。

al-Ali 等[6] 在阿联酋等地的研究表明, 母乳喂养在降低婴幼儿腹泻的发生和严重性上仍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尽管与胃肠道感染相比, 呼吸道感染与母乳喂养没有直接关

---------------------------------------------------------------最新资料推荐------------------------------------------------------

系, 但母乳喂养在抵抗呼吸道感染中同样起到重要作用。 Nafstad 等[7] 对 3 754 例 1 岁内婴儿的研究表明, 6 个月以上的母乳喂养, 对于气管炎、 支气管炎和肺炎这些下呼吸道感染有保护效应, 而这种作用对于暴露于吸烟环境的婴幼儿尤为显著。 近年来, 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的发病率有很大增加。 Silfverdal 等[8] 在瑞典对于流感疫苗未接种前的幼儿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分析了多种可能危险因素, 包括每日户外活动时间、母乳喂养的时间、 被动吸烟、 家庭经济状况、 反复感染等。 多因素分析显示侵袭性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与两个独立的重要因素密切相关:

(1) 完全母乳喂养时间短(<13 周) ; (2) 反复感染史。 在 1 岁或 1 岁以上年龄组, 这种关系更为密切。 这表明:

母乳喂养对降低侵袭性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保护作用超过了 喂养本身的时间, 有长期保护作用。

因此, 应大力推行母乳喂养方案, 尤其在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过于昂贵或仍未实施疫苗接种的国家。

二、 母乳的抗感染机制 由于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因此母乳, 特别是初乳对新生儿显得十分重要。

这除了与母乳中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SIgA、 溶菌酶及乳铁蛋白等) 作用有关外, 母亲还可以通过母乳喂养向新生儿传递细胞免

3 / 12

疫。

Rudloff 等[9] 认为新生儿肠道近端缺乏蛋白水解酶, 同时母乳中有丰富的抗蛋白酶, 可阻止蛋白质在肠道中的水解, 从而使母乳中的活性因子在肠道中保留足够的时间以发挥作用。

母乳中的免疫活性细胞进入新生儿肠道后, 经抗原或丝裂原刺激可产生在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

如白细胞介素(IL) 、 干扰素(IN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 等, 它们在抗感染及促进免疫功能成熟方面有明显影响。 从而对新生儿, 尤其是早产儿产生免疫保护作用[10]。 TNF 增强多形核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发挥抗体依赖介导的细胞毒性及调节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 [11],可通过早期抑制病毒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抑制病毒的复制; 还可通过诱导 T 和 B 淋巴细胞的成熟, 促进受体婴儿免疫系统的成熟[12]。

INF 为多功能淋巴因子, 与 TNF 有协同抗病毒作用, 可增强 TNF 选择性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作用。

母乳中的 IL-6 浓度高于新生儿脐血浓度, 对新生儿产生免疫保护。

IL 与 TNF 一起参与感染时免疫系统急性期反应; 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发育, 诱导细胞表面 I 类和 II 类抗原的表达, 增强 T、 B 淋巴细胞对抗原的处理能力。

母乳中其他主要活性成分在抗感染中也很重要。

乳铁蛋白是乳蛋白的主要成分, 与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 它高

---------------------------------------------------------------最新资料推荐------------------------------------------------------

度特异地结合细胞核 DNA 序列, 可能作为转录因子来调节细胞功能[13], 通过促进细胞因子的释放, 参与抗感染机制。

母乳来源的核苷酸,有助于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参与能量代谢并合成核酸, 提高脾细胞产生的 IL-2 和 IL-2 受体及淋巴因子-1 表面标记的表达, 以及 T细胞依赖性免疫球蛋白的产生[14]。 有报道表明, 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下, 可以增加骨髓细胞和外周白细胞, 在机体抗感染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溶菌酶是人乳含量较高的一种蛋白, 它对革兰阳性细菌可以分解其胞壁质成分,使其粘多糖解聚, 最终导致细菌的破坏或增强细菌对消化酶的易感性。

母乳中还有许多生物活性因子, 如表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促黄体生长激素和红细胞生成素。 这些物质对婴儿的生理功能均有调节作用, 并促进组织器官的成熟, 这种作用在未足月儿的发育中尤为显著, 而婴幼儿器官和功能的成熟无疑对抵抗感染有重要的意义。

三、 母亲感染性疾病与母乳喂养的关系 许多妇女认为, 当她们患有感染性疾病时, 停止哺乳有利于婴儿和自身的健康。 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 继续哺乳对婴儿和母亲均有益, 除了上面谈到的通过授乳可以传递给婴儿自然免疫外, 还可以避免由于母婴接触减少而对婴儿造成的负性影响。

5 / 12

母乳喂养与感染性疾病

---------------------------------------------------------------最新资料推荐------------------------------------------------------母乳喂养与感染性疾病母乳喂养与感染性疾病中华围产医学杂志1998年第3期第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kil16kwsx2nsft0iuth97tl37kv1k00rf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