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在腹盆腔癌的临床应用
进展
摘要】目的 了解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在指导腹盆腔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应用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法指导临床常见腹盆腔恶性肿瘤化疗方案选择。结果 患者对不同化疗药的敏感性不同,在化疗前为患者筛选出敏感及耐药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降低了无效治疗的风险,有助于提高化疗的疗效。结论 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法敏感性高、稳定性好、简便、快速,其检测结果指导临床化疗的有效率高,可用于腹盆腔恶性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关键词】ATP生物荧光法 个体化治疗 腹盆腔癌
由于抗癌药物的个体差异性、多重抗药性等因素影响,肿瘤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不同,即使是同一组织学类型的肿瘤对同一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也可能不同;由于化疗药物多具有细胞毒性,不当的治疗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毒副作用和联合耐药,最终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化疗前检测出该患者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高化疗用药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准确预见体内治疗效果,从而为患者筛选出相对有效的化疗药物,为临床医生确定化疗方案和开展个体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以期达到提高临床疗效、延长病人生存期的目的。 1 ATP-TCA法的发展历史
肿瘤的体外药敏试验研究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所及技术也有HTCA、MTT、DiSC等十余种。大量的国外临床研究表明,肿瘤体外药敏检测与临床疗效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由于这些方法在某方面存在较严重的技术缺陷而难以实现产业化和标准化,导致各实验室间的研究结果可比性差,技术难以普遍推广应用。1983年Moyer等提出内源性ATP的数量可以反映细胞的活性度,随后Kangas等、Kuzmits等等相继证实ATP生物荧光技术是一种敏感而可靠的确定各种细胞活性的检测方法。1988年Sevin等将ATP-TCA应用于卵巢癌的治疗,认为该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稳定性好、快捷、简便、可定量检测等优点。ATP-TCA所需所需细胞数少,培养及检测时间短。对于难以获得组织的患者,可使用恶性积液或细针穿刺活检所获得的细胞。因此对于早期肿瘤、复发及转移瘤,可提供的标本量较小,更适于应用此方法。研究表明ATP-TCA药敏结果与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用于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1993年Koechli等报道在乳腺癌化疗中,ATP-TCA结果的阳性预测值为90%,阴性预测值为86%,整体预测精确性为85%。2003年Kurbacher等[1]报道了ATP-TCA指导卵巢癌和乳腺癌化疗的临床II期试验结果,表明ATP-TCA指导下进行化疗极大提高了疗效,延长生存期,与传统化疗模式比较差异极为显著(疗效为75% vs 35%,总生存期为28.5月vs14月,P<0.0001)。 2 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临床应用 2.1 卵巢癌
2000年Neale等利用ATP-TCA法在复发卵巢癌中研究阿霉素用药新方案,发现复发卵巢癌对高浓度的阿霉素敏感。此外,高浓度阿霉素与去甲长春新碱具有协同作用。同年Konecny G在一项针对FIGO III期卵巢癌的非随机试验中,证实EPI/PTX 为有效率最高之方案,而化疗敏感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明显高于化疗耐药患者。2002年,Neale[2]等再次报道了大剂量阿霉素(脂质体阿霉素)治疗复发卵巢癌的临床II期试验结果表明,脂质体阿霉素对于复发卵巢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客观有效率为20%),同时初步临床资料表明,大剂量阿霉素与
去甲长春新碱联合方案具有较好疗效。2003年,Kurbacher等[3]报道了ATP-TCA辅助化疗,获得了对卵巢癌治疗的临床Ⅱ期试验结果。此结果表明,ATP-TCA指导化疗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疗效,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这种方式与传统化疗模式比较,可以看出差异极其显著(临床疗效对比为75% ~35% ),并且总生存期延长,分为(28.5 ~14.0个月,P<0.0001)。2009 Knight[4]研究用ATP-TCA方法,在乳腺和卵巢肿瘤细胞中,联合zoledronic acid 和fluvastatin用药具有协同作用,比单一用药更有效果。2010年中科院肿瘤医院肿瘤所[5]对69名卵巢癌患者进行ATP-TCA药敏检测,检测结果和临床结果符合率高。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不敏感组整体预测值为87.5%、45.9%、 58.3%、80.9%和65.2%。强敏感组、中敏感组和不敏感组PFS为187天、195天和60天,OS为476天、335天和237天。化疗敏感患者的PFS及OS均显著高于化疗耐药患者。 2.2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恶性肿瘤,为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高发年龄为58-61岁,约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15-20%,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Tam KF等在2006年使用顺铂、卡铂、紫杉醇、阿霉素、表阿霉素、拓普替康及对于3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了药敏检测,32例为可评价病例,使用SF50(血浆峰值50%时的生存分数)评价,卡铂SF50为0.33,明显低于顺铂的0.71.紫杉醇的0.68、足叶乙甙的0.70、表阿霉素的0.88、拓普替康的0.93以及阿霉素的1.0(P<0.001)。 2.3 消化道肿瘤
Jinushi K等的临床研究表明,ATP-TCA在69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化疗中整体预测值为82.8%,且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后来,Kawamura H等的试验结果也显示该技术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整体预测值为84%。其中,体外药敏结果与临床相关性又以胃癌、结肠癌相对较好。 2.3.1胃癌
2010年蒋松琪[6]等人应用ATP-TCA法,体外检测53例胃癌细胞对7种(组)常用抗癌药物的敏感性。可评估率为96.23%,胃癌细胞对5-Fu联合铂类药物方案(5-Fu+DDP、5-Fu+CBP、5-Fu+LOHP)与5-Fu、DDP、CBP、LOHP等单药相比敏感度有显著性差异(χ2=11.47,P<0.01)。应用ATP-TCA结果指导胃癌临床化疗的有效率为66.67%,总预测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为74.51%、72.34%、100%。证明了ATP-TCA法是一种有效的肿瘤化疗药物药敏性分析实验,对指导胃癌患者个体化化疗有着重要作用。同年,杨英等人[7]获取43个晚期胃癌手术或癌性腹水标本,40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ATP-TCA系统指导临床化疗,同时以43例晚期癌患者作为对照,观察20个月临床疗效。ATP-TCA系统结果可评估率为93.02%,胃癌细胞对各种化疗方案药物的中高度敏感率分别为TPF 83.3%,ECF 73.3%,TOF 66.7%,DPF73.3%,GM 43.3%,OLF23.3%,ILF13.3%,培美曲塞+顺铂6.7%。临床结果随访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ORR分别为77.5%和53.49%,PFS为8.2个月和5.4个月(P<0.05),OS为16个月和9.3个月(P<0.05)。TPF、ECF、TOF、DPF方案有较高的体外抗胃癌活性。ATP-TCA系统指导胃癌个体化治疗可提高患者化疗有效率、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2.3.2 大肠癌
目前大肠癌被公认为在相同组织类型中存在较大异质性。2003年Pauline A
Whitehouse用ATP-TCA法对53例大肠癌手术或恶性腹水标本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可评价率87%,药物敏感性最高的药物是5-氟尿嘧啶、伊立替康、丝裂霉素,所
有联合用药比单药有更好的肿瘤生长抑制性,丝裂霉素+健泽有效率最高。200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所[8]用ATP-TCA检测58例大肠癌标本对16种单药或联合用药的敏感性。单药中最有效的药物为长春瑞滨、羟基喜树碱、氟尿嘧啶和紫杉醇。联合用药最有效的是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阿糖胞苷,其次是氟尿嘧啶+顺铂+阿霉素,健择+顺铂和5-FU氟尿嘧啶+长春新碱+卡氮芥。同样证明大肠癌对抗癌药物的敏感程度存在着异质性。2010年戴晓宇等人[9]用ATP-TCA肿瘤药敏检测法,检测28例大肠癌手术标本和19例大肠癌外周血标本对8种常用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同样为大肠癌对抗癌药物的敏感程度存在着异质性,联合用药的敏感率高于单药,外周血标本和手术标本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检测结果与临床疗效基本相符。证明 ATP-TCA肿瘤药敏检测法可用于临床制定大肠癌个体化的化疗方案. 2.3.3胰腺癌
2008年Michalski CW [10]对1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腺癌标本进行体外药敏试验,以8种常用的胰腺癌细胞株用作对照,用ATP-TCA法对健泽、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奥沙利铂、紫杉醇和健泽+奥沙利铂或健泽+丝裂霉素进行体外药敏检测。发现原代胰腺癌细胞和胰腺癌细胞株的药物敏感性有显著差异。对健泽药物敏感的患者肿瘤复发时间显著长于化疗耐药的患者,说明利用ATP-TCA法进行药敏检测指导胰腺癌辅助治疗是可行的。王成锋等人[11]采用ATP-TCA法对40例胰腺癌进行药敏检测,未发现强敏感药物,轻度敏感的药物有:吉西他滨、氟尿嘧啶、紫杉醇、奥沙利铂。耐药的药物有:卡铂、表柔比星、长春瑞滨、丝裂霉素、拓扑替康、卡莫司汀、多西他赛。结果说明ATP-TCA法对胰腺癌进行药敏检测是可行的,但尚未发现胰腺癌强敏感和部分敏感的药物;ATP-TCA法指导胰腺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3 结论
恶性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临床一般是按照常规的、固定的化疗方案选择化疗药物。由于肿瘤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存在个性差异,目前化学治疗的模式已经从经验化的治疗发展到今天逐步优化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近些年来,愈来愈重视通过以抗肿瘤药物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为目的,来进行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敏感性高,所需细胞数少,培养及检测时间短,试验可评价率高,有较好的临床符合率。该方法已经被美国、日本等国家认可,进入医疗保险协会。
体外药敏试验平台下的肿瘤个体化治疗是一种客观有效的治疗模式,如何实现二者在化疗理念上的统一是医生面临的问题;临床医师可将药敏试验结果作为用药前的参考指标,将传统治疗方案和药敏结果二者结合起来,筛选出耐药药物,以降低无效治疗的风险,实行个体化治疗,为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参 考 文 献
[1]Kurbachercm,Grecu OM,Stier U,et al.ATP chemosensitivity testing in ovarian and breast cancer: early clinical trials[J].Recent Results Cancer Res,2003,161(2):221-230. [2]Neale MH,Lamont A,Hindley A,The ex vivo effect of high concentrations of
doxorubicin on recurrent ovarian carcinoma[J].Anticancer Drugs.2000,11(10):865-71. [3]Kurbachercm,Grecu OM,Stier U,et al.ATP chemo sensitivity testing in ovarian and breast cancer: early clinical trials[J].Recent Results Cancer Res.2003;161:221-30.
[4]Louise A Knight,Christian M Kurbacher,Sharon Glaysher,et al.Activity of mevalonate pathway inhibitors against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s in the ATP-based tumour
chemosensitivity assay[J].BMC Cancer.2009(9): 38.
[5]Zhao D,WuLY,LiXG,et al.Application of ATP-tumor chemosensitivity assay in recurrent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J].中华肿瘤杂志2010 Nov;32(11):855-8.
[6]蒋松琪,何松,江晓晖,郭燕ATP生物荧光法在中晚期胃癌化疗药物筛选中的应用[J].肿瘤学杂志,2010,16(10):772-775.
[7]杨英,凌扬,徐建忠,ATP-TCA在晚期胃癌个体化化疗的应用[J].中过现代药物应用2010,12(4):91-92.
[8]田海梅,李艳芬,吴健雄,应用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研究大肠癌药敏的异质性[J]癌症进展2005,3(5):200
[9]戴晓宇,李克强,杨埬,等.ATP-TCA在大肠癌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中的应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3): 341-343.
[10]Michalski CW,Erkan M,Sauliunaite D,et al.Ex vivo chemo sensitivity testing and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predict response towards adjuvant gemcitabine treatment in pancreatic cancer[J].Br J Cancer,2008,99(5):760-767.
[11]王成锋 赵平 张伟,等.ATP生物荧光肿瘤药敏检测技术在胰腺癌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 7(11):1069-1071.
[12]Fruehauf JP,Alberts DS.In vitro drug resistance versus chemosen-sitivity:Two sides of different coins[ J].J Clin Onco,l 2005,23(15): 3641-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