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升初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题精选
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晶莹的雨
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从灰蒙蒙的天空中飘落下来。河面腾起了迷迷蒙蒙的烟雾,田野披上了轻薄柔软的纱衣。
明明穿着雨衣,一步一滑,走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上。他睁大眼睛,四处环顾,四处寻觅——他精心喂养的春蚕已经脱了四次外衣,再过两天就要“上”吐丝了,可是就在这节骨眼上没了桑叶。看着那些心爱的蚕宝宝饿得直伸脖子,他怎么能不焦急呢? 啊,桑叶,你躲在哪里?躲在哪里?
忽然,他看见有个小小的身影在朝远处的竹林飞快地跑。桑树!明明看见了,竹林里真的藏着一棵桑树。明明也拼命跑起来。
几乎是同时,他们两个来到了这棵桑树下。树上________还有桑叶,________已经稀稀拉拉没有几片了。明明不由分说,“哧”的一声爬上了树。 “喂,这棵桑树是我先看见的。”
明明低头一看,是个女孩子。她脸上蒸腾着热气,头发上、睫毛上挂满了水珠,脚上、雨衣上沾满了泥浆,手里拿着一根竹竿,一端系着小刀——显然,她不会爬树。 明明继续往上爬。他一手攀着树枝,一手飞快地采着,采满一把就塞进书包…… 无意中明明又往下一看,只见女孩子仍然呆呆地站在那儿。这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眼里噙着泪水,满是委屈,满是忧伤。许久许久,女孩子才转过身,低头蹒跚地走了。 明明的喉咙里像梗住了东西,心里默默地思索:“她________没有养蚕,不需要桑叶,________不会这样难过。她刚才跑得多快啊,可是现在……”明明似乎感到了她急促的喘息,听到了她低声的抽泣,看到了晶莹的泪珠从她眼眶里“扑簌簌”地滚下来。明明拍着脑袋责怪自己:“老师怎么说的?我们养蚕要学蚕,要为别人着想!”明明觉得自己的心像刀割一样作痛。
“等一等!”明明飞快地从树上滑下来。转眼间,他已经来到了女孩子面前:“对不起!是你先看到的,这些桑叶全归你!”女孩子看着明明捧过来的桑叶,有点诧异。明明急忙说:“你一定很需要它。”“你也很需要。”女孩子说。
明明抬起头,看见女孩子脸上微微浮现出一丝笑意。“你真好,我们都在养蚕,应该学蚕……”这是女孩子的声音。
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沙沙地下个不停,仿佛蚕儿在食桑,仿佛蚕儿在吐丝。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2)用“________”画出与文中第一句话相照应的句子。
(3)在朗读“啊,桑叶,你躲在哪里?躲在哪里?”一句时,应带的语气是疑问和( ) A. 惊奇 B. 焦急 C. 轻松 (4)我们应该向蚕学习什么?(在文中找)
【答案】 (1)看着那些心爱的蚕宝宝饿得直伸脖子,他很焦急。
(2)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沙沙地下个不停,仿佛蚕儿在食桑,仿佛蚕儿在吐丝。 (3)B
(4)为别人着想。
【解析】【分析】(1)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1)去掉句子中的否定词”不“。(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么)去掉。(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2)仔细阅读文章可知” 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沙沙地下个不停,仿佛蚕儿在食桑,仿佛蚕儿在吐丝。 “这句话与之相照应。
(3)通过阅读文章可知在朗读这句话时应带疑问和焦急的语气。
(4)仔细阅读文章,可以从” 明明拍着脑袋责怪自己:“老师怎么说的?我们养蚕要学蚕,要为别人着想! “这句话中找到答案。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句式变换。平时练习时要注意熟练掌握。
(2)本题主要考查的句子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先理解句子的意思,再仔细阅读文章,根据题意进行筛选。
(3)本题主要考查朗读的能力。判断朗读的语气要结合句意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做题时要根据题意并结合语段内容进行筛选。
2.阅读下面的一个文段,完成练习。
光明 赵丽宏
他是一种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使锃亮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旧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你________权重如山、腰缠万贯,________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惜他,他________在你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________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淹没了他的脚印。 (1)在文中横线处填上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即使……或是 就 由于 B. 不管……还是 便 因为 C. 尽管……尽管 便 因为 D. 即使……即使 就 由于
(2)请用四个词语概括“光阴”的特点。
(3)用一句话概括第1自然段的大意。(不超过10个字) (4)读了这个片段,你有什么感想?
(5)你每天的时间是如何安排的?你认为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写一写。 【答案】 (1)B
(2)神奇,无情,慷慨,公正。 (3)光阴的神奇和无情。 (4)略 (5)略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不管……还是……”(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3)(4)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4)谈自己的感想,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实际,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B(2)神奇,无情,慷慨,公正。(3)光阴的神奇和无情(4)略(5)略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5)结合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3.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点亮心灯
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南青年,没家没业,游手好(hǎo hào)闲,赌博打牌样样精通。他是那样坏,坏到家人都以他为耻。他没钱赌博,向人家借钱时谎称家里人得了绝症。因为他撒谎家里人从老到小都“死”过几百回了。后来,所有亲友都不再相信他,见了他如避瘟神。他落魄之极,到处混吃混喝,更加惹人厌恶(è wù)。
有一天,他忽然想起在省城还有一个亲戚,而且很有钱,于是他跑到那里去,说家里人得了重病,需要借三万元应急。
一般情况下,他借几万块钱,人家只借几千或几百,但这个亲戚二话没说就把三万块钱拿了出来。
“给,”她说,“快拿去治病!”
那只是一个远房亲戚,与他家联系甚少,这样的信任对于他而言简直是奇迹。况且,从进了门,他就递上水果与热茶,并且说,累了吧,要不要洗个澡?许久以来,他如一块破布,被人扔来扔去,这忽然到来的关怀让他受宠(chǒng)若惊。
临走时,亲戚说,他们都说你说谎,说你借钱从来不还,我一直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信
你是那样的人……
亲戚还要说下去,他的眼泪已经下来了,原来亲戚什么都知道,可她对他这样信赖,还是借三万块钱给他!她明明知道这三万块有打水漂的危险啊。他没有拿钱。
下了楼,他用身上所有的钱买了张车票,来到南方。他从一个搬运工做起,最苦最累的活都做遍了。几年后,他成了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他有了自己的车子房子妻子孩子。曾经,他以为这一生没有什么指望了——三十多岁了还能做什么呢?但是他就是从三十多岁才开始自己的,他终于明白,只要有希望,人生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而这希望,就来自一次信任。
那年春节,他专程去了趟省城,带着一份厚礼,拜访那位亲戚。“谢谢你,点亮了我心中已经熄灭的灯,那灯,照亮了我的人生!”他说。 (1)给文中的多音字标出正确读音。
游手好(hǎo hào)________闲 厌恶________(è wù)
(2)“宠”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音节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3)文中两个问句不相同。第一个是________句,第二个是________句。
(4)文中“我一直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信你是那样的人”这句话中“眼光”的意思是________,“那样的人”指________的人。 (5)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6)“他”和“她”是什么关系?“他”是靠什么使自己由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变成一个有作为的人的呢?
(7)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 【答案】(1)hào;wù (2)c;chonɡ;宀;5 (3)疑问;设问
(4)看法或认识;游手好闲,借钱不还
(5)他如一块破布,被人扔来扔去,这忽然到来的关怀让他受宠(chǒnɡ)若惊。 (6)“他”和“她”是亲戚关系,并不十分亲,“他”是靠信任、希望、勤劳变成一个有作为的人的。
(7)只要有希望,人生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对于“他”来说,这希望就是来自一次信任。
【解析】【分析】(1)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本题中:游手好(hào)闲 、厌恶(wù)。
(2)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3)疑问句是一种句式,在向对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来回答。它通常是由一方发问,由另一方作答,故第一个是疑问句。设问句;是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故第二个是设问句。
(4)感知短文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5)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故:他如一块破布,被人扔来扔去,这忽然到来的关怀让他受宠(chǒnɡ)若惊。
(6)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7)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点评】(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2)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
(3)考查学生对疑问、设问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5)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6)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7)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城故事
初到澳门 视觉一下子不太习惯 什么都那么小 除了大厦和高楼之外 街道 桥梁 广场 都仿佛是为了拍电影而搭的布景
当你站在十字路口准备过街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相当高大,因为在周围环境的参照下,你被放大了许多。毫不夸张地说,那十字路口就像公园的小径,路面清洁,路旁的花花草草都很精致。你站在那里一览无余,似乎一迈步就跨过去了。这时,有趣的是,一辆汽车从你面前拐个弯悠然驶过,它跑在那么狭窄的路上,竟比你显得更自在些。 这就是澳门,一个小巧而实用的城市。40多万澳门人,再加上接近这个数字的旅游者,每天都有约80万人在这个23.5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信不信由你,澳门的街上并不拥挤。我走在街上,不只一次惊异地想到:人都到哪儿去了?
下意识的,我抬头望望那些几十层的高楼,然后对自己说:“都在那里面做事呢。城市和乡村的根本差别就在于它的紧凑、高效。说它紧凑,意味着城市不允许人们像乡村那样漫山遍野地散步。高效则和经济活动有关,说的是澳门人都有事情做,就不会一股脑儿都跑到大街上去闲逛,把大街挤得熙熙攘攘。
小而紧凑的澳门大大提升了人们对自己居住的这个城市的认同。住在还不算太大的杭州,家在城西的我,对城东一带已是极陌生了。城市的那一头发生着什么事情,似乎与我无关。澳门总共就是这么几条街道,这城里每天发生的变化你都历历在目:什么地方在造房子,哪条街上又开了一家餐馆,某某社团在举办什么活动……这些不都是应该算作城市人的生活内容吗?
有一首歌里唱道:“小城故事多……”
其实,并非小城市发生的故事真的比大城市的多,而是说生活的故事发生在小城市里,比在大城市里让我们有一种更多真实的亲临感,小城故事是我们自己的故事。 (1)在短文第一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初到澳门________视觉一下子不太习惯________什么都那么小________除了大厦和高楼之外________街道________桥梁________广场________都仿佛是为了拍电影而搭的布景________
(2)读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的词语。 ①你站在那里一览无余 , 似乎一迈步就跨过去了。 ②这城里每天发生的变化你都历历在目。 (3)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这就是澳门,一个小巧而实用的城市。(澳门的小巧表现在哪些方面?)
②城市和乡村的根本差别就在于它的紧凑、高效。(“紧凑”和“高效”在文中是指什么?找出有关的句子写下来。)
③小而紧凑的澳门大大提升了人们对自己居住的这个城市的认同。(“认同”是什么意思?“对自己居住的这个城市的认同”是指什么?) (4)说说你对“小城故事多”的理解。 【答案】(1),;。;,;,;、;、;,;。
(2)①指对十字路口的路况看得清清楚楚,很容易就能穿过。②指对城里一点一滴的变化都能及时地了解到。
(3)①街道、桥梁、广场、路边花草等②说它紧凑,意味着城市不允许人们像乡村那样漫山遍野地散步。高效则和经济活动有关,说的是澳门人都有事情做,就不会一股脑儿都跑到大街上去闲逛,把大街挤得熙熙攘攘。③认可、赞同。对居住的城市有亲近感、归宿感。
(4)小城里发生的生活故事,更让人有一种真实的亲临感,感觉就像是自己家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城故事多。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初到澳门(,)视觉一下子不太习惯(。)什么都那么小(,)除了大厦和高楼之外(,)街道(、)桥梁(、)广场(,)都仿佛是为了拍电影而搭的布景(。)
(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①一览无余:指对十字路口的路况看得清清楚楚,很容易就能穿过。②历历在目:指对城里一点一滴的变化都能及时地了解到。
(3)①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出来即可。澳门的小巧表现在街道、桥梁、广场、路边花草等。
②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此题在第4自然段,说它紧凑,意味着城市不允许人们像乡村那样漫山遍野地散步。高效则和经济活动有关,说的是澳门人都有事情做,就不会一股脑儿都跑到大街上去闲逛,把大街挤得熙熙攘攘。 ③理解句子题 , 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认可、赞同。对居住的城市有亲近感、归宿感。
(4)理解句子题 , 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小城里发生的生活故事,更让人有一种真实的亲临感,感觉就像是自己家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城故事多。
【点评】(1)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①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②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③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
李雪峰
那时我们还居住在深山里的乡下,我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春天,小草刚被融雪洗出它们嫩嫩的芽尖时,老师告诉我们,学校准备组织我们搭车到百里外的县城去参加作文竞赛。我们一听,又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我们能够坐上大汽车去县城里看看,担忧的是我们这群山里的孩子,作文能赛过城里的学生吗?
头发花白的老校长看出了我们的忧虑,他问我们:“你们常常上山下田,谁能说出一种不会开花的草?”
不会开花的草?蒲公英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朵金黄金黄的,秋天时结满了降落伞似的小绒球;狗尾草也是会开花的,那尾巴似的绿穗穗就是它的花朵;就连麦田里的荠荠草也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朵洁白,有米粒那么大,像早晨被太阳照亮的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我们想来想去,把每一种草都想遍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出有哪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我们都摇摇头,说:“老师,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所有的草都会开出自己的花朵。”
老校长笑了,说:“是的,孩子们,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是一种草,而生长在田地边、山野里的草也是一种花啊。不论生活在哪里,你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一种草,也都是一种花。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而每一种花也是一种草!” 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从深山里的乡下走进都市里的大学,当我从乡下青年成为城市缤纷社会的一员,当我面对一束束流光溢彩的鲜花和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时,我从不自卑,也没有浮躁过。我总会想起老校长的那句话——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而每一种花也是一
种草。
(1)老校长为什么要对我们说“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而每一种花也是一种草”? (2)你知道哪些草会开花吗?请列举几种。
(3)联系实际,把你对“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这句话的理解写下来。 【答案】(1)因为他看出了我们的心思,懂得孩子们心中的自卑感。 (2)荠菜、马齿苋、牵牛花、地雷花
(3)每一个人,不管他或她生在哪里,能力大小,机遇如何,只要他或她能坚持自己、努力奋进,都会获得一定的成功。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的理解,带着问题细读课文真题感知课文内容,就能从文中第1、2 自然段找到相关的语句,然后加以概括。(2)考查文化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我们常见的会开花的草还有荠菜、马齿苋、牵牛花、地雷花等。(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撇开表面意思;找到在文章中的深层的意思。依据课文内容可知每一个人,不管他或她生在哪里,能力大小,机遇如何,只要他或她能坚持自己、努力奋进,都会获得一定的成功。
【点评】(1)此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能力。(2)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3)主要考查你对 理解句子 等考点的理解。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____________________屠格涅夫对他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抚养大的,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写《猎人笔记》的大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____________________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大作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他一发而不可收拾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地,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如此灵巧、风格如此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店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我想,
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依赖与祝福。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________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________屠格涅夫对他十分欣赏,钟爱有加。 这位青年人________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________一定不可限量!
(2)“信”的义项有:①诚实,不欺骗;②信任,不怀疑;③消息;④书信;⑤随便。下列词语中的“信”应选哪个解释?请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写信________ 信笔涂鸦________ 自信________ (3)摘出短文中的过渡句。
(4)这篇短文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件事,告诉我们欣赏是________在生活中要________。
【答案】(1)虽然;但是;如果;就 (2)④;⑤;②
(3)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地,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
(4)屠格涅夫赞赏列夫·托尔斯泰,使他成为文豪;林清玄欣赏一个小偷,使他成为大老板;是善良,是美德;养成欣赏别人、赞美别人的习惯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填写。①分句前后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虽然……但是……”;②分句前后之间是假设关系。故选 “如果……就……”;(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字多义的理解掌握情况,要结合语境去理解。写信:书信。信笔涂鸦:随便。自信:信任,不怀疑。(3)考查过渡句,过渡句是总结上文引起下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4)考查理解文章主旨。根据文章的内容来谈得到的启迪即可。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2)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字的理解,先理解字义,然后根据词语的意思再一 一对号座。(3)此题考查对过渡句的把握能力。(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
二、习作作文
7.请你根据调查了解的民风民俗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②要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来写。③要突出民俗特点,内容要具体。④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案】 略
8.时光飞逝,已经临近小学毕业;蓦然回首,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回忆和不舍。请你选择最依恋的人、事、景、物,把《再见了,……》这个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400字
部编小升初六年级下册语文阅读题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