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第三篇 教学主题:科学精神 课型:精讲阅读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教材分析
《表里的生物》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小时候“我”认为,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所以对父亲的怀表极具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写法,以儿童的眼睛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认识世界,体现了儿童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彩色的鸟》也是冯至的一篇文章。主要写了“我”非常希望养一些彩色的鸟,但是爸爸告诉“我”彩色的鸟不适宜在北方生存,后来“我”把自己养的鸟染成了彩色,但是它们都死了。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精神,六年级学生经过五年的阅读积累,在阅读过程中能熟练运用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自读自悟等多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接触过此类的文章,教学时可以通过自读自悟,生生互动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领悟文章表达出来的执着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在深入读文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合作(画句、对话),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通过对比阅读,结合文本特点,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科学精神。 评价任务:
任务一:借助文中表示时间的关键词和概括的事例,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
任务二:深入读文,通过师生合作,小组交流,知道“我”是一个好奇心强、爱观察、善思考、执着的孩子。
1
任务三:通过对比学文,发现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一 每日一诵 1.出示成语 专心致志 实事求是 见微知著 坚持不懈 追根求源 精益求精 孜孜不倦 标新立异 刨根问底 环节一 问题提出 2.这组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呢? 这组词语描写的都是科学精神。 3.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表里的生物》。(板书课题) 活动二 复习引入,自读课文 1.回忆上节所学,完成填空。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找出文中的关键句,思考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完成目标一) 活动一 抓住关键,问题互解 环节二 问题互解 (1)自主学习。 (2)小组交流。 (3)全班分享。 活动一 问题展示,全班交流 1.“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环节三 问题展示 通过交流文中的重点语句,通过自学、小组交流,来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学生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评价目标一) (1)借助语言、心理描写,写出了小男孩好奇心强、爱观察。学生明白“我”你能读出他的好奇吗 ? (2)让我们带着这份好奇心,带着这份观察力,带着这份探究,走进这段文字。师生分角色朗读。 2.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2
是怎样一步步探索的,也就自然之道“我”是个怎样的孩子。(评价目标二) (1)从这两处中,你看出了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2)从“痛苦”到“高兴”,他经历了多久? (3)“过了许多天”联想这些天他是怎么过的?在什么时间里做了什么?想些什么? (4)当没有请求父亲就给“我”看时,“我”高兴极了。你能读出他的兴奋和激动吗? (5)对比读。 3.“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为什么呢?”“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1)内心充满无数问题——爱思考。 (2)指导朗读,体会他问题时的迫切和求知若渴。 4. “只许听,不许动。”“可是只许看,不许动。”“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 (1)父亲的一次次拒绝中,他真的停止探究了吗? (2)体会“执着”的人物形象。 5.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好奇心强、爱观察、善思考且执着的小男孩,作者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是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其实这颗好奇心,这样的观察力,这份执着,也正是科学精神的体现。 (完成目标二) 活动二 学法小结 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学习的方法是什么?生回答,师顺势补充总结: (1)读文——把握主要内容; (2)品句——寻找关键语句; (3)领悟——体会人物形象。 活动一 例文引路,依法自学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冯至的另外一篇描写童年经历环节四 问题拓展 的文章——《彩色的鸟》 1.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文章,说一说写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 学生能够由扶到放地自主学习《彩色的鸟》并能抓住句子体会文中人物形 3
表里的生物 》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