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作者:翟庆伟
来源:《理论与创新》2020年第16期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的素质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素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革新。为此,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视角,贯彻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以更高效率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并达成相应目标,推动学生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 1.依托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行为认知,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多元化的知识形式让学生掌握课上所学的知识内容,而且还能促进教师调整教学计划,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的习惯与规律,达到更高的质量与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解《舟夜书所见》这一课时,可以借助微课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视频,通过任务预习、重点知识两个模块供学生进行学习。任务预习要求学生快速通读课文内容,产生基本印象,了解文章大意;重点知识则包括作者背景介绍、文章表达情感、生字词认识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对诗词进行剖析,“散”作为全诗的诗眼,将鱼灯倒影与散作满天星巧妙地结合起来,也反映出小中见大、少中有多的哲理。学生赏析過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心目中的夜色进行绘制,从而增强学生情感认知。这种图文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投入,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优化评价体系,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评价体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评价体系过于形式化,教师只是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或是考试成绩进行评价,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学生身心发展受限,教学工作开展也受到一定影响。为此,教师在优化评价体系时要融入核心素养的内涵,多渠道进行评价,使学生拥有明确的自我认知,并调整学习方向,以逐步完善个人能力。
首先,需要通过丰富评价内容而实现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比如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文章情感分析的准确性等,进而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其次,评价内容要丰富,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将课堂评价渗透到语文课堂中,通过活动、阅读、想象等方式对学生综合评价。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开辟小组互评、学生自我评价以及两个模块,通过多方面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