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及分析--生物
生物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依照一般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养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发布的
《一般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一般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及部份选修内容,确信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1. 明白得能力
(1) 能明白得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 能用文字、图表和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式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说明、推理,做出合理的判定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实验与探讨能力
(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明白得实验目的、原理、方式和操作步骤,把握相关的操作技术,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式和技术等进行运用。
(2) 具有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并能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置。 (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的能力,包括运用观看、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成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式。
(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适当的评判和修订。 3. 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进展有重大阻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绩及热点问题。 4.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份和选考部份,必考部份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 选考部份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 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必考部份的试题是考生必做的,选考部份的试题需要考生在规定的选考内容被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把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顶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把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 对所列知识点要明白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利用它们。
Ⅱ: 明白得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定、推理和评判。
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 考 部 分
知识内容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3)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3 细胞的代谢 要求 Ⅱ Ⅱ Ⅰ Ⅰ Ⅱ Ⅱ Ⅱ Ⅱ (1)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 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4) 光合作用的基本Ⅱ Ⅱ Ⅱ Ⅱ 过程 (5)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6) 细胞呼吸 1-4 细胞的增殖 (1)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 细胞的无丝分裂 (3) 细胞的有丝分裂 1-5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1) 细胞的分化 (2) 细胞的全能性 (3)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 癌细胞的主要Ⅱ Ⅱ Ⅱ Ⅱ 特征及防治 2-1 遗传的细胞基础 (1) 细胞的减数分裂 (2) 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 (3) 动物的受精过程 2-2 遗传的分子基础 Ⅱ Ⅱ Ⅱ Ⅱ Ⅱ Ⅱ Ⅰ Ⅱ (1)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 基因的概念 (4) DNA 分子的复制 Ⅱ Ⅱ Ⅱ (5)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Ⅱ 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