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丁晓玲 授课时间:2012年12月 授课学校:沈阳市第七中学 授课年级:七年

授课内容:第四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 教材分析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四节课的教学内容。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植物体的重要生理活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植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呼吸作用。不仅植物细胞能进行呼吸作用,动物细胞和细菌等微生物的活细胞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人体的呼吸现象很熟悉,但对植物体有没有呼吸作用却不是很了解。正是这种似懂非懂的状态构成了学习动机第一要素---强烈的探知欲。另外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这种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增加。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2、描述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3、说出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让学生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观察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表达力、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创新和分工合作的探究意识,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体会合作的乐趣。

2、关注与植物呼吸作用相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分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 2、分析呼吸作用需要氧气的实验 3、说出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

分析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

五、教具准备:

蔬菜,黑色塑料袋,吸管,量筒,止水夹,澄清的石灰水,锥形瓶,导学案,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法 七、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人体的呼吸作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 的呼吸现象入观看视频,体会人体的手,引导学生呼吸作用。 思考植物是否具有呼吸作用。 教授新课 1、实验植物呼提出问题: 介绍实验的准备过程及1、培养学生掌吸作用产生二1、什么现象能说明操作流程。 握科学实验的氧化碳 植物也呼吸呢? 一般方法和思 演示人体呼出的气体使路;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探究植物呼 1、随机取一袋蔬菜,将吸作用产生二 引导小组汇报 吸管插入盛有液体的试氧化碳; 管中,移开止水夹,轻 轻地挤压塑料袋,观察3、培养实事求 液体有无变化。 是的科学态 度。 2、演示实验植演示并提出问题; 观察并回答问题: 物呼吸作用消2、你观察到了什么2、把燃烧的小木条分别培养学生的观耗氧气 现象? 伸入两个锥形瓶中时,察力及语言表 一个小木条上的火苗熄达能力。 灭了;另一个小木条继 续燃烧。 准备实验的同学给出提 示: 两支试管中分别装入了 澄清的石灰水和清水。 得出结论 3、自学善思小组汇报: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及呼吸作用的实质; 4、呼吸作用的意义 课堂小结 3、为什么两名同学同时向试管内吹气,却出现了不同的现象? 4、为什么不同袋中的气体使试管中的液体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呢? 5、为什么燃烧的小木条伸入到不同的锥形瓶中出现了不同的现象? 提出问题: 6、实验中为什么用黑色塑料袋? 提出问题: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播放一段视频。 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3、分析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特性。 4、分析并推测袋中装的蔬菜是怎样处理过的,再打开塑料袋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5、分析得出:小木条上的火苗会熄灭,是因为没有氧气支持燃烧,另一个木条上的火苗继续燃烧是因为有氧气支持燃烧。从而推测出锥形瓶中装的蔬菜是怎样处理过的。 小组讨论思考回答问题 6、分析得出:黑色塑料袋能避免光合作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消耗,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更明显。 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阅读教材P106和汇报小组查阅的相关知识 总结呼吸作用的实质 小组讨论思考回答 呼吸作用的意义:植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呼吸作用。 学生讨论、思考总结、补充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氧化碳的特性: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总结植物的呼吸作用。 1、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2、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3、资源共享,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总结呼吸作用的意义。 帮助学生梳理和构建知识体系。 达标训练 课外探究 PPT展示达标训练 将蔬菜换成新鲜的果实进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 思考并回答问题。 课后探究 课堂教学效果检测 课外延伸,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八、教学预设:

本节课着重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小组合作、动手实验、演示讲解和讨论交流为课题主线。教师完全扮演导演角色,仅在必要时予以提示和补充。这节课课前准备较多,课上的活动也多,在教师积极引导和控制下这将会是最大的亮点,但由于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有限,如果师生任何一方准备不足,都会成为失败的一课。因此课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备,一定要做足、做够、做好。

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授课教师:丁晓玲授课时间:2012年12月授课学校:沈阳市第七中学授课年级:七年授课内容: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一、教材分析《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四节课的教学内容。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植物体的重要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jrer0wvb11j03v4iv5u208bi780fr00a4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