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训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一、单选题
哈佳高铁是哈大客运专线在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延伸,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长的一条全线规划于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将于2024年竣工,届时与在建的哈齐、哈牡、牡佳客运专线共同构成黑龙江省高速铁路同骨架。哈佳高铁还将与同江铁路线连接,待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建成后,旅客可直达俄罗斯。据此完成1-3题。 1. 哈佳高铁建设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A.高寒缺氧,地势起伏大 B.地质复杂,地震频繁 C.纬度高,气候严寒 D.河湖密布,桥梁众多 2. 哈尔滨周边高铁线路网的修建将首先影响哈尔滨的 A.服务范围 B.城市等级 C.功能分区 D.行政范围 3. 哈佳高铁建成后
①有利于区域交通运输结构的完善 ②有利于区域旅游业发展 ③有利于振兴辽中南老工业基地 ④有利于巩固国防和提升路网质量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1.C 2.A 3.C【解析】第1题,哈佳高铁的修建需经过东北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高寒缺氧是青藏高原的特征,不是东北地区的特征。地质复杂和地震频发多为板块交界处,东北不位于板块交界处。河网密布是南方地区的特点。第2题,高铁的开通为旅客进出哈尔滨提供了便利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也有利于其他运输方式腾出运力提供货运能力。哈尔滨的客货运输能力增强首先是扩大了其服务范围,对城市的等级、功能分布和行政范围影响较弱。第3题,哈佳高铁未经过辽中南工业基地,对其影响不大。
1964年日本东京与大阪间新干线的开通,开启了世界高速铁路建设的先河,目前欧洲和东亚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两大集聚区,2003年中国秦皇岛——沈阳客运专线的开通,标志着中国步入“高铁时代\,中国高速铁路在短时期内完成日本近50年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东亚高速铁路网络的空间模式及其所产生的空间经济影响,具有3种抽象模式(如下图),完成4-6题。
4.影响高速铁路集聚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 B.地形 C.矿产资源 D.科技 5.日本、台湾等高速铁路采用廊道型原因主要是 A.受地形影响,城市群多呈条带状分布 B.受矿产分布影响,铁路多沿山脉延伸 C.受地势起伏较大影响,铁路多走“之”字形 D.廊道型有利于各区域的紧密联系
6.我国高速铁路发展速度远超日本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高 B.技术先进 C.政府推进 D.国土面积辽阔
4. A 5. A 6. C【解析】第4题,欧洲和东亚经济发展,对交通需求量大,因而高速铁路集聚。第5题,受地形影响,日本、台湾均为岛,中间高四周低,城市群多呈条带状分布,受交通需求的影响,高速铁路采用廊道型。第6题,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采用的是政府主导的模式,推动了高速铁路建设的大力发展。
2016年国家重点工程烟台(蓬莱)到大连(旅顺)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正式出炉,工程将采纳全海底隧道方案,以火车载运汽车通行。整条隧道全长123公里,火车设计时速为250公里,运行速度达到220公里/小时,届时从烟台到大连最多只需要40分钟。据此完成7-9题。
7.工程采取全海底隧道方案而不采用桥梁方案,其优势可能有
A. 利于沿线岛屿居民出行 B. 降低工程成本 C. 降低工程难度 D. 降低极端天气影响 8.该工程建成后将
A. 利于山东的油气资源销往东北 B. 缓解烟台与大连间海运状况 C. 加剧海水污染 D. 使蓬莱的服务范围超过烟台 9.为安全行车,该工程面临的威胁是
A. 地震灾害 B. 海水侵蚀 C. 地下低温 D. 海风吹袭
7.D 8.B 9.A【解析】第7题,全海底隧道方案在海底施工,不能降低工程成本和工程难度,但可降低水面上极端天气的影响;与沿线岛屿居民出行无关。第8题,该工程是烟台(蓬莱)到大连(旅顺)的海底隧道,工程建成后,可缓解烟台与大连间海运状况;是铁路和公路运输,不是油气运输;在海底,不会影响海洋环境;交通条件的改善,缩短了两城市间的距离,但不会使蓬莱的服务范围超过烟台。第9题,该工程在海底,如遇地震将影响行车安全。
平均可达性是指利用特定的交通方式,从某一地点到达指定位置的平均最短交通时间(小时)。下图示意我国南方部分中心城市高铁通车前后可达性均值(小时)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示中心城市的平均可达性改善最明显的是 A.武汉 B.南京 C.福州 D.南昌 11.中心城市平均可达性的改善将导致
A. 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B. 城市等级体系完善 C. 中心城区出现衰弱 D. 物流业趋向高铁站
10.C 11.A【解析】第10题,平均可达性是指利用特定的交通方式,从某一地点到达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