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六十九)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教育过程中,甲教师对突发性事件做出迅速、恰当地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 )的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主体性
2.针对课堂上开小差同学,教师故意把讲课音量突然提高,这是为了引起他们的(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无意后注意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制定机关是( )。 A.国务院 B.国家教育部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论语》
5.小学生有错误行为时,家长便限制他看动画片,不让其从事有趣的活动,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6.老师问妙妙:“你有兄弟吗?”“有。”“兄弟叫什么名字?”“明明。”“明明有兄弟吗?”“没有。”按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妙妙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7.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社会环境 B.学校教育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遗传素质
8.发现教学模式倡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认知的过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模式的提出者是( )。 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柯勒 D.瓦·根舍因
9.语言、思维、记忆等发展都存在不同的关键期,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10.品德结构的四个要素中具有催化剂作用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1.通俗地说,归因就是寻求结果的原因,最早研究归因理论的人是( )。 A.海德 B.维纳 C.凯利
D.罗特
12.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属于( )。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3.“身教胜于言教”体现的德育方法主要是( )。 A.陶冶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14.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关于教师权利表述错误的是( )。
A.具有从事教学研究权利 B.具有按劳取得报酬的权利 C.具有被选举为人民代表的权利 D.具有参加进修的权利
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实行( )。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C.只能教育,不能惩罚 D.严厉惩罚,并从学校开除
16.世界上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 )。 A.苏霍姆林斯基 B.杨贤江 C.凯洛夫 D.赞可夫
17.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对知识进行分类,其中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属于( )。 A.隐性知识 B.显性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六十九)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