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情,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抓手, 推动农村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效改进
潜山县塔畈乡中心学校 华尧舜
根据教育局安排,我于2014年12月16日-12月30日在安徽师范大学参加了“国培计划(2014)”——安徽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管理者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中心学校校长)班为期15天的培训,在这15天的时间内,参加了10天的专题学习和5天的影子培训,同时参与了专题研讨活动。在这15天里,我认真聆听了许多专家的讲座,让我感悟颇深,深知自己以前确实是井底之蛙,要学习的东西确实太多了;到了芜湖市辖区内的5所影子学校,听了这几所学校校长的专题报告和关于学校管理方面的介绍,同样身为一名校长,我深感差距很大。这几所学校之所以能成为当地的名校,校长之所以能成为一位名校长,我比较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一个:就是育人为本,把全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放在第一位,努力打造名师队伍。现就结合我校实际,谈谈我校在这方面的点滴做法:
一、学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潜山县塔畈乡中心学校地处潜山县西北边缘,与岳西、舒城两县接壤,学校辖一所完小和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连同本部的初级中学共三所学校,服务人口2.2万人,学校本部占地面积35亩,是一所刚刚新迁址重建的学校,所有的建筑物都按照标准化学校的要求进行建设。学校现有在校学生314人,教职工35人,其中本科学历21人,专科学历10人,高级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我校由于地处农村偏远山区,距离县城近60公里,学校绝大数
1
老师都住校,为此,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利用教师周转房项目,学校为每位教职工配置了一套住房,住房里配备了卫生间和淋浴设备,并提供24小时热水,这样才可以让老师们安居乐业。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校是地处偏远的农村山区,老百姓没有其他收入,所以只能靠外出打工维持家庭生计。在我校314学生中,有256名留守儿童,绝大数学生父母都常年在外,学生每周都是周一来校,周五离校,每周5天都吃住在校,故晚上时间我们都安排了晚自习,要求老师们上堂辅导学生的作业。老师们除了白天的正常上课,晚上上自习,其余的时间也都是呆在学校。农村学校没有其他娱乐设施,老师们只能上上网,看看电视,聊聊天。现在生源骤减,老师们的课程也不不多,学校每年都要求老师们写写论文,做一些课题什么的,但是很少有老师动起来,这些老师都懒于动笔,怕动脑,有的时候学校只有采取行政干预手段,逼着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个教研组必须上交一篇论文,这样才有老师动手去写。在公开课教学方面,由于我校规模小,平行班少,班级之间可比性小,所以老师们也就对教学无所谓,很少参加公开课教学,学校也只有采取行政干预的方式才能有效果。我校年轻老师多,应该说对现代教学技术接收很快,但实际上在制作课件方面,却很少有教师能制作出一个出色的课件(PPT),究其原因还是老师们都不愿意去钻研。我校有位年轻的青年数学教师,不到30岁,平时在各个方面都很聪明,人员也很好,喜欢体育运动,近几年来一直带两个班的数学,但是每次联考成绩都是在倒数,我们也多次听了他的课,课堂教学完全是按照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去进行,似乎在完成任务,一堂课就将课本的东西从前到后上一遍,没有自
2
己的观点,没有补充,一节课讲完了就让学生做习题,把教书变成了读课本,课后也很少找学生辅导,所以每次考试下来,与平行其他几个班的平均分都相隔10分以上。我们也帮助他找出了原因,可是这位老师就是不能接受,仍然按照老方法去进行教学。还有一位老师,来校工作5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且班级管理也很到位,同时兼任学校的团支部书记,和学生的关系也处理得很融洽。但是这位老师的课上得却不怎么样,尤其怕上公开课,每次学校要听他的课,他都找理由推脱。不难想象,这位老师的教学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像以上这样情况的老师在我校中青年教师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振兴农村教育取决于教师,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能有效打造农村教师队伍,就根本谈不上推动农村教育的改进。多年来,各级农村学校都在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待遇,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初见成效。 二、学校近年来所采取的相关措施
根据我校现有教师的情况,结合我校实际,我校在打造名师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具体做法如下: 1、以老带新,梯队式培养名师
我校年轻教师居多,这些老师大部分都是80后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有激情,能与学生打成一片。但是这些年轻的教师惰性强,个性散漫,进取性不够;而我校60后和70后的老师,他们大部分都很成熟,非常敬业,但是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差。这两个梯队的教师正好形成互补。我就将这两个梯队的教师相互结对,让他们的优势互补,他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相互促进,相互探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校制定了名师培养制度,先从七个学科中各选取一名骨干教师,成立名师团队,学校在教科
3
室的带领下,按照方案要求,每一位名师团成员每学期不得少于三节校内公开课,至少一次校级公开课,一次示范课或观摩课;每位老师每学年至少写一篇论文。并要求名师团成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在3-5年内,每位名师团成员必须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同时,学校安排专项资金,每年带领名师团成员到先进的学校去考察学习,让他们接受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2、走出去,请进来,让老师接受名校和名师的熏陶
我非常欣赏南京师范大学赵凯教授的一句哲语:接纳他人的思想可以站得更高,敞开自己的心灵可以走得更远。这句话虽说是针对领导们讲的,可是我认为对于老师也同样适用,一个老师如果能虚心接纳他人的思想,敞开自己的心灵,我想这个老师一定会成为一个名师的。近年来,我校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确实动了不少脑筋。2011年,我校一线教师28人到江苏省东庐中学听课考察,学习了该校的“讲学稿”模式的课堂教学,回来后,我校开始进行教学改革,尝试以“讲学稿”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已有3年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在正在进一步完善之中。2012年,我们分别将我校的两位教导主任先后送到江苏省洋思中学学习一周,他们带回了洋思中学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也正逐步向全校推广。2014年,先后将班主任和相关学科的骨干教师送到外地去学习,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教育局的安排下,在2013年下半年,我校将潜山县名师团成员请到我校讲课,通过与名师面对面,让全校老师都能感受到名师的影响力。通过这种方式,使我校老师在业务能力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各尽其能,让老师有效掌握各种常用的科研方法
基本的科研方法掌握有助于帮助教师科学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我们组
4
织教师系统地学习各种文献,研究个案,掌握科研方法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并结合实践逐步学习,通过思辨方法和实证方法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减少研究过程的盲目性,做到事半功倍。在这个过程中,我校要求老师们加强实践的锻炼。当前教师正处于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面临许多新的研究课题,需要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有所收获,而且具体方法的掌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不断的应用过程中才能对各种方法的涵义、操作程序、注意事项等深刻理解和领会。我校在这个方面由教科室牵头,带领教师撰写各种论文,参与课题的研究。2014年,我校申报的课题《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余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已获安徽省教科所立项,目前课题已开题,课题的前期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全校老师都积极参与到此课题的研究中来。以前老师们根本不知道课题怎么搞,现在市县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大家现在都知道的做课题的重要性了。 4、总结交流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经验
在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同时,我校很注意发动教师总结交流这方面的经验,树立典型。这样,经验的积累和丰富将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针对经济条件或时间条件等方面不足而难以外出交流的情况,学校要求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网上论坛交流,并配合做好相关的后续工作,如定期统计、评比、奖励等。这样以来,教师就能广泛摄取多方面的知识,有利于自己业务能力的提升。 三、取得的初步成效
我校自2011年进行教学改革以来,大力加强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也上了一个台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