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说: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你怎么看?
答:1、如果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它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那么反腐败就是错误的。但现今国际上,所有发达国家在抓经济的同时,反腐败也紧抓不放。说明,腐败不仅对经济发展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还是经济发展的拦路石。2、腐败非但不是润滑剂,而是社会的大毒瘤与癌细胞,它侵袭着我们社会健康的肌体,危害着国家发展的事业。就象厦门远华走私案件,表面似乎给厦门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推动力。但是在远华走私最猖狂的时候,也是我国石化行业亏损最厉害的时候,它混乱了市场秩序,给我国的财政收入带来了数以百亿计的损失。所以反腐败势在必行。3、作为公务员,应以史为鉴,在腐败问题上保持清醒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地位观与权力观,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勤政为民,廉洁奉公。
2、你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有何看法?
答: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无论是哪行哪业的人,只要是我们中国的公民,无论是否有官位,都要关心国家大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不负责的态度。2、谋其政并不等于强行干涉和影响,而是一种对人对事负责任的表现!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对国家事务的参与和监督的权利,为了尽快的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的法制国家,人人都应该积极行使这个权利。这同时也是一种义务。公民应该通过这种方式来参与国家、社会和公共事务。3、对国家大事如此,在一个单位也是如此,每个人都要关心参与本单位的事,作为领导应集思广益,
作为职员也应积极响应,当然在意见不被采纳时要遵照执行,这同样体现一个纪律观念的问题。 3、面对世界地图,你会想到什么?
答:1、我首先会想到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中国是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民族之林中不可缺少的一环;2、世界由七大州、五大洋组成,各种肤色的人民住在同一个地球村,大家应该平等互利,友好相处;3、现在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能源问题,环保问题,南北差距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世界各国求同存异,这样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4、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是又有人说要创新就不能守规矩,你怎么看?
答: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就有严明的组织纪律约束,这种约束对我们领导干部的成长、对我党的事业发展都是有好处的,离开这种纪律约束,我们很多人可能就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的事业可能就要受到这样那样的挫折。2、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地强调规矩,不能墨守成规,有些时候,我们也要勇敢的突破“规矩”的限制,坚持“与时俱进”。我们目前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改革开放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规矩可循,其所带来的巨大效益便是最好的佐证。3、我们有的领导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创新,但求规矩,甘当太平官。这是要不得的,最终会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4、创新和规矩不是矛
盾对立的,而是紧密联系,辨证统一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度”的把握,如何在规矩和创新间把握好这个度,是我们今后要考虑的问题。5、倡导创新精神,突破传统观念,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切勿求全责备。
5、古人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在使用下属干部时,是否采用“用人不疑”的观点?
答:评析这个问题,不应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对古人格言要作辩证分析,此话有其可用的一面,也有弊端。1、“用人不疑”体现了在用人上经考查、分析、判断之后应有的一种充分信任、大胆使用的气魄和风格,应感化、激励被用者,促其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状态。但用人完全“不疑”也不可取,因为所用之人的成长是受各种因素影响、不断发生变化的,2、“不疑”论会把事物看死,容易以偏概全、以优掩劣,产生放任现象,忽略使用、培养、教育、考查、监督的措施,使被用人发生变故,所以正确地用人的“疑”与“不疑”是辩证的,不应绝对化。
6、相传古代有个叫柳下惠的人夜宿旅店,因天骤冷,一住店女子冻得快不行了,柳将其抱入怀中,一直坐到天明,没有非礼之举。分析这个“坐怀不乱”的故事对领导干部从政的启示。
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领导干部的应该品行端正,作风正派。但除了这一点以外,这个故事还有几点启示:1、要乐于助人,善于助人,要有爱民、为民的思想,做任何事情,作任何决策都应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权为民所用,利为
民所谋,情为民所系;2、要敢于破俗。光有爱民、为民的思想还不够,有时想法是好的,但要实施还得冲破一定的世俗的阻力,这就得要求领导干部具备愿意为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舍弃一切的勇气;3、要意志坚定,领导干部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征程中要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有利益的考验、有情色的考难等等,领导干部要做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革命事业目标远大,意志坚定;4、要遵纪守法,遵纪守法是个底线,是条基本原则,不能遵纪守法不但不能成为领导干部,还会成为人民的敌人。
7、“为什么有的单位能‘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而有的单位则是‘三个和尚没水喝’”?对待后一种情况,如果你去上任,该怎样处理?
答:之所以能出现“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的良好局面,我想这和一个单位的领导善于激励人、团结人有关,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是有限的,但作为领导人如何能把大家的聪明才智集中起来,把群众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材,则这个单位必将蒸蒸曰上,推广开来,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能把每一分子的力量整合起来,而不是搞内讧,那么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复兴光大也指曰可待。如果我是一个单位的新任领导,面对“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状况我将采取如下措施加以整改:1、调查了解情况,掌握干部积极性不高、形不成合力的原因。这种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或者是制度不严,或者是处领导处事不公,或者是因有后顾之忧而没有得到解决,或者是处、科级领导干部领导不力,等等。总之,首先要充
分了解情况,掌握干部的思想动态,然后对症下药,切实解决干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力地调动干部的积极性。2、建立健全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整改或健全原有的不够完善的制度,同时根据处理的实际情况,有些制度没有建立的,应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建立。真正做到有章可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于那些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要给予必要的处罚,严格按制度办事的给予奖励,从而激励大家工作的自觉性。3、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对于处理表现好的干部,要大力表扬;对于事迹特别突
出的,要做典型宣传,使大家向先进人物学习,同时年终考核要使真正先进的同志评为优秀,克服过去评优搞轮流坐庄的现象。这样可以使先进更先进,使后进赶先进,真正形成一种争先恐后的良好局面。无疑,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4、科级领导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制。为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建议党组对科级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制。这样,同样能激发所有干部的工作积极性。5、解决干部实际困难,使干部一心扑在工作上。要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除了建立制度上的激励机制之外,还要注意关心干部的生活,注意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这样,才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
9、当前对有些单位实施的末位淘汰制,有不同争议,你怎么看待这种用人措施?
答:1、“末位淘汰制”是一种向竞争机制发展的过渡性措施,可以试行;但要因情况而异,不能一刀切。2、“末位淘汰制”不完全等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