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不足及其改进措施
齐敏菊,孙淮宁
【摘 要】[摘 要]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新载体,是高校推进学分制、进行个性化教育的一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深入分析现阶段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分析认为:当前本科生导师制应明确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及指导方式、规范导师制的配备方式及时间、建立健全本科生导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 【期刊名称】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14)002 【总页数】3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教育;导师制;本科教育
一、引言
在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等院校本科生在校人数激增,生源层次发生巨大变化,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随着教育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建立了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教育导师制,是一项新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是高校推进学分制、进行个性化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大学生管理体制、育人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其宗旨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本科生导师制使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强调了个性化教育,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丰富了学生思想教育的内涵。在本科生教育中实行导师制有利于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有利于合理构建学生知识结构,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作为高校育人主体的作用,有利于因材施
教[1,2]。
然而,虽然我国引入本科生导师制已有多年,但仍没有提升到制度层面来建设,带有较大的随意性[3],尚处于试行探索阶段[4],因而还面临着不少问题。本文在系统地分析现阶段本科生导师中实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提出了若干解决措施。本科生导师制作为高校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模式,还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推进和完善。
二、现阶段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导师配备时间不合理和准备工作不充分
现阶段有许多高校的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但其配备时间却不尽相同,有的高校在本科生大一入学开始就配备导师,有的却在学习专业课前才给学生等等。这说明这些高校对导师制有着不同的理解,也就是说对本科生导师的定位不同,甚至有的高校纯粹是形式上的模仿,而其导师的配备基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一般来讲,本科生导师制与学分制应同步出现,导师的主要作用是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特长以及本专业特点来帮助学生选取最适合他们的学习和专业发展方向,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而事实上,在我国高校一般存在必修课,特别是在大一,此时基本所有的课程都为必修课程,学生并不需要进行专业上的选择,而且此时学生的特长、兴趣都没有表现出来,此时配备导师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并不适合此时实行导师制。另一方面,过晚地实行导师制也达不到预期的作用。所以,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对本校本科生导师的定位以及本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配备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般来讲,高校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在本科教育的前期基本没有与学生做足够的交流,同时低年级的学生也一般不了解专业课程老师,此时导师的配置具
备很大的盲目性,很多高校是通过院系行政单位直接指定导师以及每个导师所指导的学生,而缺乏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这从本质上就偏离本科生导师制的原则和目的。因此,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前充分的准备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导师职责不清
本科生导师制虽然在很多国内高校实行,但是其中大部分只是在形式上实施,很少有高校在这方面制定健全的制度,因而对于导师的职责缺乏明确的书面的规定。本科生导师职责不清可导致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对于导师来讲,由于职责不清其很难将自己明确的定位,以至于很难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导致导师制流于形式;其次,对于学生来讲,由于不清楚导师的职责,因此在压力较大、时间较紧的学习生活中,一般情况很少主动与导师进行交流,从而大大地的降低了导师制的效果;最后,对于学校来讲,由于导师职责不清,学校很难对导师进行考核,从而不能够开展本科生导师制方面更进一步的工作。 3.导师配备方式不合理
一般来讲,每个导师都有各自的研究方向和各自的教学指导风格,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都有各自的特长和兴趣,让最合适的导师指导最合适的学生是最大程度上发挥本科生导师制的理想结果,而现阶段通过学校或院系指定导师及其指导的学生很难达到这个效果,首先,学生如果对指定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指导风格不感兴趣甚至反感,很难让他主动与导师进行沟通交流,此时导师制对于他来讲就是一个形式,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其次,有的导师如果在指导过程中发现其指导的学生在其研究方向上没有特长,或者适合学生的特长发展的方向并不是自己所擅长的,此时导师很难给学生有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