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愈合的生物学过程
伤口愈合是指组织对创伤的反应和修复过程。现代研究表明,伤口愈合是一个复杂但有序进行的生物学过程,了解其过程和机理有助于护士决定如何处理伤口和选择最佳的伤口护理方法。从理论上说,伤口愈合可分为3个阶段:炎症期或称渗出期;纤维组织增生期(简称增生期);瘢痕形成修复期(简称修复期)。临床实践中又分别简称未清创期、肉芽期和上皮形成期。 一、 炎症期/渗出期(清创期)
此期从手术瞬间开始,在生理条件下持续3~6天。早在1975年Benson就提出了“炎症开始于受伤后持续到6天”的观点。经大量研究证实,此阶段的生理过程为:
血清蛋白质和凝血因子渗透伤口---纤维蛋白凝块稳定伤口---中性粒细胞清洁伤口----巨噬细胞引入伤口,吞噬伤口内的组织细胞碎片,消化、中和、吞噬损伤因子,以免对伤口造成进一步的损伤。由于炎性反应、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因此此期内可见大量的血浆渗出液由伤口渗出,渗出液富含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各种血浆蛋白,故渗出期内病人可出现反应性低蛋白血症,主要是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进行性下降。 (一) 止血过程
止血是伤口修复的首要步骤,其过程为:受损的组织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使局部血管收缩,同时血小板凝集,激活凝血系统,纤维蛋白原形成不溶性纤维蛋白网,产生血凝块,封闭破损的血管并保护伤口,防止进一步的细菌污染和体液丢失。
(二) 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是复杂的机体防御反应,其目的是去除有害物质或使其失活,清除坏死组织并为随后的增生过程创造良好的条件。炎症反应存在于任何伤口愈合的过程中,有4个典型的症状:红、肿、热、痛。
1.炎性发红、发热:损伤初始,收缩的小动脉在组胺、5-羟色胺、激肽等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下扩张,伤口血液灌注增加,局部新陈代谢加强,使有害物质得以清除,临床表现为局部发红和发热。
2.炎性渗出:血管扩张的同时还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液增多。第一阶段的渗出发生在伤后10min;第二阶段的渗出发生在伤后1~2h后,3~5天达到渗出高峰,临床表现为肿胀;5天后开始回吸收。
3.疼痛:神经末梢暴露和肿胀,大量炎性介质如缓激肽的刺激性引起伤口局部的疼痛,但缺血坏死所形成的伤口如压疮也可以无疼痛感。 (三) 吞噬作用和免疫应答
1.吞噬过程:皮肤组织损伤发生2~4h后,吞噬细胞开始移入伤口,吞噬伤口内的碎片、异物和微生物。其吞噬过程为:识别异物后,吞噬细胞向异物移动,然后粘附,伸出伪足将异物包裹、吞并,吞噬体与溶酶体形成吞噬溶酶体,最后将异物消化。
2.伤口的首次清洁:炎症初期阶段,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分泌各种炎性介质即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在伤口中,同时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并释放蛋白水解酶,以清除细胞外基质中受损和失活的成分,主要包括胶原蛋白、透明质酸和粘附分子,此过程称为伤口的首次清洁。白细胞的移
行约持续3天,直到伤口“清洁”。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如果抗生素或消炎药使用过多,会影响伤口的自动清洁,容易导致伤口久治不愈。
3.脓液形成:炎症其若有感染发生,则白细胞持续移行,吞噬活动也随之加强,炎症期延长,导致伤口延迟愈合。吞噬细胞只有在有氧条件下才能杀死细菌,因此伤口部位重复的氧供对免疫反应极为重要。根据此理论,在炎症反应期即伤后6天内给予伤口局部吹氧可增强吞噬细胞的杀菌作用。 吞噬细胞吞噬组织细胞碎片后会裂解,与被溶解的组织共同形成脓液,需要通过更换敷料和局部引流的方式清除出伤口。脓液淤积在伤口内也会影响伤口的愈合。 4.趋化作用:目前认为,如果缺乏功能性的巨噬细胞,伤口便不可能愈合。因为巨噬细胞不但有杀菌和“清洁”伤口作用,还有刺激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理为:巨噬细胞受细菌毒素等趋化刺激物质吸引,并被中性粒细胞进一步活化,从血液中向伤口大量聚集,分泌促进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如白介素-I、白介素-II、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多种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这些生长因子为多肽,吸引并促进细胞涌入伤口内部,刺激细胞增生,此作用称为“趋化作用”。
5.细胞激酶的作用:细胞因子和多种生长因子全称为“细胞激酶”,对各种组织细胞有抑制和刺激两方面的作用,通过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来精确控制伤口的愈合。随着对伤口愈合机制研究的深入,发现巨噬细胞可产生许多细胞激酶,以溶解血块和细胞碎片,血块溶解后形成充满液体的空腔,使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可以长入。巨噬细胞还可释放许多生长因子促进新的血管再生,以恢复组织的血管结构,这噬肉芽生长的基本条件。 二、增生期(肉芽期)
此期开始于创伤后的第1周内,持续2~3周。此期的特征噬血管形成和肉芽形成并开始上皮化。新生血管和血管化噬肉芽组织生长的基础。肉芽组织的组成部分包括组织连接细胞、小血管和胶原。 (一) 新生血管和血管化
新生血管形成于伤口边缘完好无损的血管;
1.血管的新生和重建:其过程为:在生长因子的刺激下,血管壁的内皮细胞突破基底膜向伤口周围区域移动,通过细胞分裂形成血管芽,单个血管芽向另一个血管芽生长,两个血管芽沟通后形成血管通路,再进一步形成血管分支、血管网和毛细血管环。此过程又称毛细血管重建过程,完成整个过程约需1~4天。 2.新生血管的作用:新生血管是保证伤口充分的血氧供应和营养的基础,没有血管的新生和重建,就不可能有肉芽的生长,伤口也就不能愈合。
3.护理中的注意事项:临床护理中应设法促进血管重建并保护新生的血管不受外加因素的损伤。特别需注意:新生毛细血管对机械张力的耐受性差,易破裂出血,临床在撕揭纱布敷料时可见伤口有新鲜点状出血活渗血。因此,此期伤口需要特别保护,保持局部处于湿润状态,可避免机械性损伤。 (二) 肉芽组织形成
“肉芽”一词由Theodor Billroth 于1985年提出,依据是其外表呈鲜红色、玻璃样透明的颗粒状。肉芽组织也被称为“暂时的、原始的组织或器官”。 1.肉芽形成过程:新生血管的形成时间决定了新生肉芽填补伤口开始于伤
后第4天,在新生血管形成时,每个肉芽都有相应的血管分支,并伴有大量的毛细血管环。最初由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在细胞处形成纤维,支撑肉芽组织。 2.红色肉芽床:当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时,肉芽颗粒随时间增加二增多,形成鲜红色湿润有光泽的外表。肉芽组织填补伤口的基底床,可封闭伤口并作为上皮形成的“床”,若伤口内出现此类肉芽,称为“红色伤口或红色肉芽床”,提示愈合过程良好。
3. 肉芽生长不良:若肉芽组织有腐肉沉积或覆盖,外观苍白、疏松,则表明愈合过程停滞,肉芽生长不良。
4.影响肉芽组织形成的因素:肉芽组织的形成程度与凝血及炎性反应的程度直接相关,包括在吞噬作用协助下机体自身的清创过程。任何影响凝血及炎性反应的因素都会影响伤口愈合,如创面不洁、温度过低(最适宜的温度是28~32℃)、血供不良等等。
(三) 成纤维细胞的功能与作用
成纤维细胞是伤口愈合过程中的主要功能细胞,创伤发生后,成纤维细胞进入局部增殖、分化、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但成纤维细胞移行至伤口区域有一定条件,若伤口内存有血肿、坏死组织、异物或细菌时,则成纤维细胞的移行和新生血管的形成都将延迟。因此要促进伤口愈合,就必须尽早清除伤口内的坏死组织、异物和血凝块等,为成纤维细胞发挥其活性功能和作用创造一个良好的伤口环境。
现代研究发现,伤口中存在处于不同阶段的成纤维细胞,其分泌活性不同,对生长因子的反应也不同,这些特性对伤口愈合极为重要。护士在伤口护理中需掌握成纤维细胞的特性,增强其移行和分泌功能,可有效促进愈合。 三、修复期或称成熟期(上皮形成期)
伤口修复开始于伤后2~3周,可持续2年左右。伤口中的特殊细胞作用于肌弹性纤维使之收缩,从创缘内部拉紧伤口边缘使伤口缩小,肉芽组织所含血管和水分减少,逐渐变硬形成瘢痕,瘢痕持续修复、变软、变平和强度增加。上皮从创缘开始,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移行形成新生上皮细胞覆盖伤口,标志着伤口愈合过程完成。
(一) 伤口收缩
当伤口成纤维细胞的分泌活动结束后,一部分变成静止状态的成纤维细胞即纤维细胞,另一部分变成肌纤维细胞。肌纤维细胞形态似平滑肌细胞,含收缩性的肌动蛋白,拉紧伤口边缘使之收缩。此过程开始于伤后2周,无论伤口面积大小,持续以每天0.6~0.7mm的速度收缩变小。 (二) 上皮形成
上皮形成是伤口愈合过程结束的标志。
1.上皮形成的生理过程:皮肤基底层有代谢活性的细胞具有无限的有丝分裂的潜能,其生理过程为:表皮受损后,伤口区域缺乏大量产抑素细胞,使细胞“外抑素”水平明显下降,基底层细胞的有丝分裂活性升高,这一过程启动了填补缺损所需的细胞增生。
2.上皮的移生和爬行:细胞从基底层向皮肤表面移行,通过细胞的成熟、修补和细胞替代,与创缘呈线性相反的方向修复。创缘上皮的形成从上皮完整性断处开始,分裂的上皮细胞通过阿米巴样运动向另一边爬行生长,类似单细胞生物的活动。这些阿米巴运动仅发生于裂隙样的表浅伤口,目的是封闭伤口裂隙,表皮细胞不能爬入空洞或伤口窦道,而且要求爬行表面光滑湿润。基于此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