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失语一学校体育制度的空位从近些年文件落实情况看,制度在学校层面的缺位还在于应试教育体制的笼罩。 冬季长跑为什么难以落实,一个江南style的骑马舞如此短时间就风靡校园,足以证明学校体育文化的空位与无奈。
素质教育已经提出20多年了,但至今素质教育还是换汤不换药,教育GDP追求导致学生仍然面对巨大的学业和升学压力,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和空间被大大压缩。
结果是素质教育依旧被可量化的教育GDP所绑架,学习成绩上过度压迫,榨干了学生们所有的业余时间,学校的教学质量至今仍在考试成绩与升学率的现实怀抱之中。
学生们不得不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死啃书本。
常言道久视伤精,久听伤神,失去精神的体育锻炼被日渐边缘化,于是乎学校运动会取消长跑项目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体育课程文化的缺钙先进的教育理念,全面的教育目标也会因为较差的课程而落空。
在教育制度化过程中,学校将与身体活动相关的生活内容加以总结、提炼和升华,逐渐形成了以学科逻辑为主导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通常致力促进身体健康的效率与质量,实证化、效率化、精确化、定量化成为课程科学化的基准逻辑,课程的程式化、模式化、标准化编制突出了高效率、精准确、重控制的特征,使课程研制完全遵循着目标—手段、效率—控制、预期—验收的逻辑之中,体育的文化力在学科逻辑中逐渐萎缩,赋予精神文化内涵的体育课程消
失殆尽。
近些年,体育课程改革热衷于引进、移植、模仿一些新的方法和模式,加之近年来教育理念多元化引进与随意性更新、或是课程内容随意地选择与机械地加工、或是教学方法盲目地移植与实验,导致学校课堂变成了各种‘流行理论’的实验田,从校园集体舞到近期校园风靡的‘江南style’[1]91,体育课程文化之繁荣可见一斑。
那么体育课程究竟应该改什么和传承什么?这些问题似乎没有人去理会。
在主体性教育思潮的引领下,在运动参与作为首要的、主题性的领域目标中,一味地把学生的兴趣培养作为核心,学校一味地尊崇学生民意,忽视了运动强度、运动负荷等生理反应对心理负荷的影响,也势必导致课程对学生教化功能的丧失。
调查显示新一代大学生怕累、怕苦、怕风、怕雨的思想集中体现在长跑项目上,愿意参加长跑锻炼的人数仅占三成多。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近些年学校运动会以趣味游戏替代长跑项目都是不可取的,长跑项目价值并没有得到教育意义的解读与肯定。 人类基本活动能力中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跃、平衡、支撑、躲闪等能力的意义绝不仅仅发生在生理层面,直立行走是开启人与动物本质区别的最原始行为方式,人类跑的意义也绝不仅仅体现在比赛上,而是在人类的精神文化层面。
说到底,取消校园长跑项目不可怕,怕的是学校在教育中对学生
身体素质锻炼习惯的放弃,一种精神和意志的放弃。
如果所有需要学生付出体力与耐力的运动方式因为学生身体素质差而终止,那无疑是对学校体育的莫大讽刺。
换句话说,在近些年的一系列体育课程改革进程中,对课程质量问题并没有形成比较理性、严肃、客观和富有智慧的文化思考。 三课程教育属性悍的特征缺失体育课程悍的元素缺失是对体育课程文化的误读或无端否定。
近年来体育课程有关健康、快乐、回归生活等课程理念的提出并没有错误,符合社会伦理对人权、人性和人文性的诉求,但是把健康第一作为统摄体育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或把精神上快乐作为体育课程理念却忽视了肉体上苦与痛的教育功效,遗忘了只有适当的苦与痛才能快乐的前提性认识。
据报道最近有部分学校取消了运动会里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的比赛,理由是天气太冷,跑起来太辛苦;该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大部分学生达不到要求,有猝死风险等。 克服长跑项目极点现象能力不仅是对第二次呼吸等生理能力的适应,更是对学生精神意志的考量,运动会取消长跑背后存在这样一个逻辑悖论,那就是因体质差而导致取消长跑项目,还是因取消长跑项目而导致体质差呢?我们不禁反问体育课程设置目标是什么?目标与内容又是怎样的关系呢?现行体育课程总体呈现出太极式的养护身体、维护身体的课程图景,忽视课程的精神追求。
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固然十分重要,但在健康第一的课程指导思想
的话语垄断中,尚柔课程思想势必将误导体育课程研究的问题域,混乱了课程改革的思想脉络和资源配置,教师的健康育人作用尴尬地摇曳于在各种口号之中。
体育的真义,在于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类的身体[2],这一定义不仅意味体育对身体健康的生理学追求,也体现了体育课程的精神悍化的教育与社会诉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正义、荣誉、道德、责任的教育呼唤。
二、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立场体育精神铸造是提高体育认知程度、引导体育行为、凝聚身体力量和传播意识形态的过程。 体育课堂是凝聚身体气场的重要场所。
精神铸造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直接反映。
体育对学生身体与精神的积极性干预是同步的,正所谓身不强则气不盛,体育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针对身体的教育educationofthephysical与通过身体的教育educationthroughthephysical[3]有机统一。 一精神铸造是体育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文化强国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民族精神的铸造。
精神始终是激励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源泉,学生的精神面貌、精神境界、精神状态直观反映了教育的现状,并深刻地映射着身体的状况。
然而在以下两组词汇中冷漠消极、愤世厌学、身心萎靡、精神恍
惚、固步自封、心胸狭隘、唯利是图、因循守旧与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担当、临危不惧、开拓创新哪一组更适合于对今天学生的描述呢?答案不言自明。
对人不感激,对事不努力,对物不珍惜,对己不克制是对当今学生精神的真实写照,是当今教育急切解决的问题,这一判断绝不是危言耸听,精神问题历历在目。
在教育领域中,体育课程的文化问题讨论由来已久,尤其是体育精神的铸造。
作为教育组成部分的体育,面对青少年一代精神状态和道德品质的滑坡,在传统与现代之中、在身体与精神之中,体育课程是否在健康定律中遗忘或拒绝了精神文化元素?[4]75精神教育已经引起体育课程界学者的关注。
黄爱峰、顾渊彦在《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审视》指出历次的体育课程标准或体育教学大纲在思想上不张扬或体现着西方体育的价值目标,在思考和解决体育课程问题时,人们更乐于求助西方体育文化是不争的事实。
[5]段健芝在《论大学体育的课程文化危机》认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异化导致了奥林匹克的经典文化在课程文化中面临消退……体育课程缺乏吸引力[6]。
贾齐认为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7]的工具,是传承人类精神文化的工具。
陶克祥等在《体育课程文化的逻辑起点问题思考》认为体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