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各部门管理人员及班组长每年必须参加不少于20学时的安全教育培训。
3、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每年必须参加不少于40学时的安全教育培训。 4、新入场人员必须接受不少于24学时的安全教育培训且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转岗人员必须接受不少20学时的安全教育培训且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六)考核和奖罚
1.根据“有培必考”的原则,由安全教育小组编排考试试卷,负责对项目部管理人员及劳务作业人员进行考试。
2.每次培训结束后,通过项目部考试,经领导小组验收评比,对成绩突出的人员给予奖励。
3.对于连续两次考试不及格的人员,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并离岗培训。
(七)安全培训档案管理
项目部要建立、健全员工培训档案,详细、准确地记录每个受训人员的学习、考核情况。安全培训的成绩由资料员负责收集汇总,并归入员工个人技术档案统一管理。
(八)安全教育培训
工人在上岗前,进行安全教育,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养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计划的对重点岗位的生产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制度、施工纪律进行培训和考核。
九、安全技术交底及危险因素告知制度
为了明确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和责任,使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规范化,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技术交底的依据
30 / 60
1.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3.安全操作规程;
4.针对重大风险所采取的措施等。
(二)安全技术交底分级
施工技术交底应分级进行,项目经理对项目部各部室及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技术主管人员对作业队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业队技术负责人对班组长及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三)安全技术交底内容一般包括:
1.工程项目分部分项工程的概况、作业部位和内容;
2.工程项目或者分部分项工程的危险部位,针对危险部位采取的具体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3.作业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作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应采取的措施和危及生命安全应及时采取的躲避措施;
4.作业人员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规范等。
5.新工人进场进行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中,对项目所有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讲解,在项目入口处或安全通道等处张挂危险源告示牌,并定期开展专项危险因素培训。
(四)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
1.工程项目安全技术交底分为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专项施工方案交底、分部分项工程交底、单项作业工序和工艺安全交底等。
2.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施工方案的交底由项目负责人或设计(方案)编制人主持;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由工程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主持;单项作业工序和工艺安全技术交底由技术员(施工员)或班组长主持。
31 / 60
3.各类安全技术交底应做到与工程技术交底、工作计划、施工安排同时进行,实行逐级交底。
4.交底内容明确,针对性强。对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或作业条件危险的分部分项工程潜在的危险因素应当单独进行工种交底。
5.对安全技术专项方案的交底,应方案编制人向施工负责人交底,然后再由施工负责人向作业班组交底,也可由方案编制人直接向班组交底。
6.重点部位的施工安全交底,可由技术人员进行。工作内容或操作场地变化时,应重新进行一次新的安全技术交底。
7.安全技术交底均以书面形式进行,有关人员必须履行签字手续。交底必须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模式,书面交底一式二份,一份交给被交底人,一份附入安全生产台帐备查。
8.新进工地的工人在上岗操作前,项目部施工管理部门应会同安全部门对其进行一次本工种的安全技术、安全操作规程交底,完成任务后,调至另一工地时该工地必须重新进行以上的安全技术交底。
9.每天作业前,各班组长应当针对当天的工作任务、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以及作业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向具体作业人员进行交底,并将参加交底人员名单和交底内容记录在班前安全活动中。
10.被交底者在执行过程中,必须接受项目部的管理、检查、监督、指导,交底人也必须深入现场,检查交底后的执行落实情况,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马上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事故隐患。
11.项目部安全人员负责检查、督促安全技术交底的执行。
(五)安全技术交底的监督检查
1.项目部安全员对每项工程技术交底情况及时进行监督,并在每项交底记录上签字认可。
32 / 60
2.项目部安全主管领导每月对三级安全交底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每季度对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六)记录
项目部安全员须参加并监督除班组安全交底以外的所有类型安全技术交底,并负责收集、保存交底记录;交底双方应履行签字手续,各保留一套交底文件,书面交底记录应在技术、施工、安全三方备案。
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进危险源识别、评估及监督管理制度的实施,提高对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消除事故苗头,特制定本制度。
1.总工程师负责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的领导工作,并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审核批准。
2.项目部各部门负责排查、识别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并实施和管理。 3.质安部负责组织危险源的识别、汇总、分析、评估和确定,各相关部门协助实施。
4.危险源识别范围:
(1)在生产和服务活动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 (2)所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
(3)识别危险源应充分考虑常规、非常规两种活动状态和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态。
5.危险源识别方法危险源的识别采用现场排查法,由安全检查人员同其他相关人员在现场进行识别、观察。
6.风险评估采用LEC评估办法,它综合考虑各个环节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在这些环境的频率以及一旦发生事故所产生后果的严重性等三方面因素,
33 / 60
采取“评分”的办法和对比的手段,根据总的危险分值简易评价作业环境的潜在危险性。
7.项目部安全员根据本程序的规定组织有关人员对所辖场所的危险源进行评分评级,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实施控制。
8.重大危险源管理:
(1)项目部分别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体系和识别监控小组,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
(2)项目部分别制定重大危险源识别监控管理制度。
(3)项目部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本项目有关人员对该施工工程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估,列出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确定监控时间和监控巡查时间。国家建设部指出的七项分部分项工程必须全部列为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同时符合论证条件的工程必须提前申请专家论证审查。
(4)项目部建立重大危险源识别监控台帐。项目部每月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每月向公司上报一份台帐。
(5)项目部对识别出的重大危险源要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救援措施及监控责任制度,报监理审核。
(6)项目部针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施工前必须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并要求进行现场公示。
(7)项目部必须设置专人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检查,并留有监控检查纪录。项目部由项目经理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并留有检查纪录。
(8)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救援抢险队伍,施工现场配备所需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
十一、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核制度
为规范工程项目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的编制、论证和审批程序,根据《安全生
34 / 60
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doc 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