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环评考试案例整理材料
的情况来看,续建规模较大的本工程营运后排水却可能会导致乙村所处河段出现重金属超标。4、说明该工程对农业生态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因子。
答:农业生态影响的主要污染源为:
(1)采场及采矿中的凿岩、爆破、铲装、运输; (2)选矿厂的破碎车间、磨矿车间和筛分车间; (4)采场涌水处理站及选矿厂排水设施; (5)尾矿库及其渗水池。
以上污染源会产生的扬尘会污染农田,排水(特别是事故排放)进入农灌水体亦会污染农田,污染因子主要是:粉尘、铜、铅、锌、镉。
2.2010年环评师考试采掘类(煤矿)
某矿区拟新建12.0Mt/a的煤矿,井田以风沙地形为主。西高东低,相对高差20m,地表典型植被为沙生植物群落,植被覆盖率为25%;区域为半干旱温带高原大陆性气候,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矿井服务年限35年,开采侏罗纪中缓的9个煤层,总厚度平均约30m,开采方式为井工开采。矿井以三个水平分六个采区,逐次开拓全井田,开采煤层平均含硫量为0.05%,配套建设选煤厂,矸石产生量为1.2×10?6t/a,属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拟排放矿区现有排矸场。该排矸场位于井田南边界外一条东西走向的荒沟内,该荒沟附近有一个村庄,现在居民25户。井田内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砂砾层潜水,潜水位仅埋深2-5m,煤炭开采不会导通地表第四系砂砾层潜水。预计煤矿井开采地表沉陷稳定后下沉值平均为20m。项目建设期为26个月,建设期主要施工废水包括井下施工排出的少量井下涌水、砂石料系统冲洗废水、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机械车辆维护冲洗废水。
问题:
1、列出沙生植被样方调查的主要内容。
(1)调查样方周边植被生境,主要包括海拔高度、坡度、土壤类型与结构等; (2)样方中植物情况,包括植物种类(包括优势种和建群种)及其拉丁学名、盖度、密度、频率、植株高度、生物量、优势度等。
(3)调查是否有国家或地方保护物种。如有保护物种,需对其生境及其生存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包括种类、数量、分布范围、生存状态与生境条件等。
2、简要分析地表沉陷稳定后地貌的变化趋势,给出因地表沉陷导致的主要生态影响。 (1)地貌变化趋势:
①由于地表移动,井田内(包括井田周边)会仍留下较多的裂缝,甚至形成季节性冲沟。
②由于井田下沉20米,原井田内西高东低相对高差20米的的岗丘地形将消失,下沉区将形成外围西高东低的盆地。
③形成盆地会产生积水现象,特别是浅层地下水会补给入渗,形成水塘;水塘周边会生长非地带性的湿生植被而替代原来的地带性沙生植被。
④总体来看,地表下沉稳定后,井田西高东低的岗丘地形将变为平地与盆地,且井田局地将由原来的风沙地貌演变为局地(水侵)湿地地貌。
(2)深陷导致的主要生态影响: ①下沉盆地边坡会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
③下沉盆地区域植物群落将发生变化,由地带性的沙生植被将非地带性的水生或湿生植被替代,生态系统类型将发生变化;
④下沉盆地外围沙生植被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生存环境更为严酷,甚至面临死亡; ⑤如果盆地区原为牧场,则该牧场将受到破坏。
(这个小题难度较大,是本案例最难答的一道小题。虽然知道下沉后会形成盆地,由于潜水埋深浅,盆地会出现积水现象,但要求描述变化趋势,语言上也不好组织。但地表 19
2012年环评考试案例整理材料
裂缝、形成盆地、盆地积水应该是关键内容。生态影响主要应该是水土流失、植被类型的变化、牧场受到破坏(考虑到井地周边有居民,沙生植被区,也未提到农田,应该是以放牧为主)、盆地外围沙生植被生长受到影响。这些应该是采分点)
3、排矸场现状调查时,应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1)既有排矸场是否存在扬尘污染问题,特别对附近居民区空气污染影响问题; (2)排矸场是否影响了荒沟附近居民饮水;
(3)矸石山是否存在塌方及溃坝问题;是否会对附近居民的安全造成威胁;是否需要搬迁。
(4)防止矸石山自燃与爆炸的措施是否落实,是否采取防止矸石山自燃的分层堆放、分层垫铺粘土或石灰措施。
(5)对荒沟内及周边区域植被的破坏,是否采取了一定的生态恢复措施,效果如何。 (6)排矸场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 (7)对荒沟季节性排洪是否采取了相应的防洪排水措施; (8)既有运输道路及两侧生态保护目标影响情况调查。
(这个小题调查的是排矸场现状环境问题,需关注的内容应该较多,估计采分多为0.5分;个别可能为1分,如(3)、(4)。)
4、给出建设期主要施工废水处理措施。
对施工废水根据类别及其处理后的用途,分类分别处理:
(1)井下施工排出的少量井下涌水根据使用情况,采取设置过滤、中和、沉淀、生化处理或消毒等深度处理工艺;
(2)砂石料系统冲洗废水、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主要通过沉淀池处理,降低SS的含量,重复利用;
(3)机械车辆维护冲洗废水,应先设置隔油处理,然后再进入生化处理设施进行深度处理。
(本小题并不难。一是分类处理,二是绝大多数人会答上沉淀、生化和隔油主要处理措施,可以得分)
3.2009案例第一题(采掘类)(铁矿)
拟建生产规模8×106 t/a的露天铁矿位于山区,露天开采境内有大量灌水,周边有耕地。露天采场北800米处有一村庄,生活用水取浅层地下水。采矿前需清理地表,剥离大量岩土。生产工艺:采矿——选矿——精矿外运。
露天采场平均地下涌水12500 m3/d,用泵疏干送选矿厂。矿厂年排尾矿3.06×104 m3,尾矿属第Ⅰ类一般工业固废,尾矿库选在距露天采场南1000米沟谷内,东西走向,汇水面积15平方公里,沟底有少量耕地,两侧生长灌木,有一自北向南河流从沟口外1000米过,河流沿岸为耕地。沟口附近有20户居民的村庄。尾矿坝设在沟口,初期坝高55米的堆石坝,后期利用尾矿分台阶逐级筑坝,最终坝高140米,下设渗水收集池,渗水、澄清水回用生产,不外排。设有符合防洪标准的库内、外排洪设施,为保安全,生产运营时坝前保持滩长>100米的尾矿干滩。
问题:
1、应从哪些方面分析地表清理、岩土剥离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露天采场运营期的主要水环境影响有哪些? 3、给出尾矿库区植被现状调查内容。 4、简述运营期尾矿库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5、尾矿库建设是否涉及居民搬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 (1)对地表植被的破坏,造成一定的植被生物量损失及其生态效益的损失;
20
2012年环评考试案例整理材料
(2)破坏农田,造成农田面积的减少和粮食产量的损失; (3)地表清理及岩土剥离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4)由于处于山区,还需分析是否会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进而破坏生态环境;
(5)清理、剥离活动是否会对山区野生动物造成不利影响。
2,(1)运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不断抽排地下水,容易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影响周边井水水量或水质,进而影响居民生活;
(2)地下水位下降也有可能影响周边植被的生长; (3)抽排地下水也容易导致地表下沉,形成“漏斗”。
(4)采矿作业破坏植被引发水土流失,容易使下游河流地表水水质变差。 3,(1)调查尾矿库区及影响范围植被的生境特征、植被类型及分布情况; (2)调查有无国家或地方保护植物种及分布情况;
(3)调查主要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草本等植物,特别是优势种的生长情况 (4)设置样方,调查植被及主要植物的覆盖率、频率、密度等基本情况。实测或估算其生物量。
4,(1)尾矿放矿及堆存过程中不断扩占土地,造成植被破坏; (2)尾矿干滩产生的扬尘对环境空气的污染; (3)尾矿区人员活动及尾矿坝堆高作业的噪声影响; (4)尾矿库渗漏可能对地下水的影响; (5)对周边区域的景观影响; (6)溃坝风险影响。 5,(1)居民需搬迁。
(2)因为居民处于沟口,尾矿库下游。若尾矿库发生溃坝,将危及居民安全。 扩展题一(本人补充):
1,除题干所给出的工程内容外,工程分析还应弄清哪些工程内容。 (1)选矿厂位置、占地面积与类型,选矿厂与采区的距离、运输方式; (2)尾矿库的占地面积、选矿厂至尾矿库的运输方式; (3)工程施工方案;
(4)排土场、排石场的位置、占地类型与面积,运输方式与道路; (5)工程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的来源及排放方式、去向。 2,本项目应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生态现状调查?
(1)植物及植被,包括其种类、分布,是否有国家或地方保护植物; (2)野生动物,包括种类,生境,是否有国家或地方保护动物; (3)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4)生态系统类型、结构与功能;
(5)水土流失现状,包括成因、面积、侵蚀模数等; (6)地质灾害 (7)景观
3,指出制约本项目建设的主要环境因素。
(1)地下水,特别是采区周边居民的生活用水—浅层地下水; (2)居民,特别是尾矿库坝下的居民,他们的安全及生产与生活; (3)项目处于山区,水土流失、工程地质条件及灾害的影响; (4)项目区的农田,特别是基本农田; (5)植被保护。
4,试分析本项目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途径。
21
2012年环评考试案例整理材料
(1)露天开采区域,地表清理、剥离岩土,破坏土地、植被以及耕地,造成水土流失,甚至山体滑坡等;产生大量的排土和排石,压占土地、植被,并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开采过程中产生噪声影响。
(2)工业场地区域,选矿厂及其它设施建设占地破坏生态,产生噪声和废水。 (3)运输道路,新建道路占用土地、破坏植被,同时还会产生交通噪声污染和运输扬尘污染。
(4)尾矿库区域,尾矿库施工破坏土地、土壤和植被,还会噪声及扬尘污染。 5,除题干提出的措施外,对尾矿库还应采取哪些环保措施? (1)搬迁尾矿库沟口居民;
(2)安全施工,保证质量,保障尾矿库坝体的稳定; (3)采取措施确保尾矿库渗水全部回用,不外排;
(4)加强尾矿库后期用尾砂堆积坝的绿化,恢复生态,防止扬尘和水土流失; (5)加强监测,长期有人值守; (6)尾矿库封场后及时进行生态恢复。 扩展题二(本人补充):
1,本项目对两个村庄的居民将产生哪些方面的不利影响?
(1)对采区外800米的村庄,在开采过程中由于抽排矿坑涌水,将影响地下水的水位等,导致区域地下水补排等水文特征变化,影响居民水井,造成饮水困难;开采过程中将产生噪声,特别是爆破和外运,影响居民生活环境;
(2)尾矿库区,尾矿库存在溃坝风险,一旦发生将危及沟口20户居民的生命安全; (3)工程建设占用耕地,或破坏水利设施,影响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 (4)工程建设如破坏村庄及周边区域的基础设施,将影响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5)由于外来人口的增加,村庄的社会环境将发生一定的变化。 2,如何分析尾矿库选址的环境可行性。 (1)地质环境及条件的可行性 (2)距离村庄的距离及影响 (3)占用农田、植被及补偿的可行性
(4)利用山沟可能造成的行洪阻隔与安全,特别是对沟口20户居民的影响 (5)考虑与选矿厂的距离、尾矿运输及渗水回用的便利性 3,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指标(不少于6项) (看铁矿清洁生产标准,从中选出6项指标即可) 4,指出本项目生态恢复的重点区域。
各类临时占地,包括排土场、排石场、尾矿库,施工期的施工营地、运输便道、建筑物料堆放场、取弃土场等。
5,指出本项目水土保持重点区域及应采取的主要水保措施。
(1)露天可采可能破坏的山体区域、排土场、排石场、尾矿库及尾矿坝、施工期的各类临时占地区域。
(2)主要水保措施有:防止山体滑坡的防滑桩、挡墙、绿化;其它区域的边坡防护、截水沟、排水沟、绿化等;
4. 2008年考题采掘类(金属矿)开采
拟扩建金矿采选项目,现在矿石开采规模约3600t/d,采矿大量抽排矿井涌水,目前没有明显影响该区域内4个村庄地下水的取用。评价区内有地表沉陷发生,采矿中的废石堆置于甲废石场,废石场堆存量已接近设计容积,生产中产生的氰化矿渣,装入草编织袋内,先堆置于铺设普通水泥地面的堆棚内,堆棚有渗滤液收集池,然后由有处理资质的公司运走处置。选矿废水回用不外排,尾矿浆含有Pb、Cu、Ag、Cr等离子,排入尾矿库,尾矿库的上
22
2012年环评考试案例整理材料
清液回用。扩建主体工程为扩大井下采场,扩建后矿石开采能力将达到7200t/d,在山岭型冲沟新建乙废石场,占地2.3hm2,该冲沟植被现状以草灌为主,采矿石为Ⅰ类一般工业废物排入乙废石场,生产中产生的氰化矿渣仍临时堆置于现有堆棚,再适时运往某化工厂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填埋场填埋,扩建后工程尾矿仍排至现尾矿库,生产废水亦回用不外排。
问题:
1.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中除环境空气和地表水外,还应对哪些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并简述理由。
(1)地下水,包括矿井涌水、尾矿库下游地下水、村庄地下水;堆棚渗滤液收集池及下游地下水。有氰化厂、尾矿浆中含有重金属,存在对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
(2)噪声,选厂噪声、运输道路沿线噪声。破碎、选矿噪声源强大,会对周边居民区产生不利影响。
(3)地表沉陷情况,包括沉陷范围、深度等。井工开采容易导致地表沉陷,引发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有必要进行监测。
(4)生态,废石场占地区土地利用及植被情况。此类工程对生态影响比较明显,工程占地及植被破坏有一定的持续性,有必要进行监测。
2.说明氰化矿渣处理方式是否符合现行危废贮存和填埋要求,简述理由。
(1)氰化渣属于危险废物,本工程的贮存与填埋要求不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
(2)草袋没有防渗功能,不能装在草袋内,也不能堆放在不符合安全要求、不能防风、防盗、防晒防雨能力差“堆棚”内,普通水泥做的地面,容易产生裂缝,防渗功能差。即本工程目前所采取的措施不能保证氰化废渣临时贮存的安全。适时运往由环保部门批准的另一化工厂运填埋也不符合要求,要弄清该化工厂所设填埋场的类型,不能将与氰化废渣与其不相容的固废填埋在一起。
3.指出扩建工程对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生产活动,简述理由。 (1)地下开采导致的地表沉陷将进一步加剧。
(2)乙废石场占地对植被的破坏及其可能存在的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问题。 (3)尾矿库因扩建而增大加了库区占地对生态的破坏。 (4)尾矿库溃坝风险对生态的不利影响。 (5)扩建时地面相关工程建设对植被的破坏。
4.针对甲、乙两个废石场,分别说明环评是需要关注的主要环保问题。
(1)甲废石场关注服役期满后的生态恢复,对地下水的污染,会不会在洪水情况下发生崩塌等问题。
(2)乙废石场需关注在废石堆放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影响、扬尘影响、能否保障洪水渲泻的畅通,是否会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周边景观造成的影响。
5.新建废石场应采取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 (1)拦渣工程:设置拦渣堤、挡渣墙、拦渣坝等。
(2)护坡工程:削坡开级、砌石护坡、喷浆护坡、铅丝笼防护等。 (3)土地整治:场地平整、覆土恢复植被等。 (4)防洪排水,设置防洪坝、排洪沟、排洪涵洞等。 (5)绿化措施:在废石堆放过程中对稳定边坡覆土绿化。 第二组问题(本人补充): 1.工程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氰化废渣贮存不符合要求。扩建后的尾矿浆排入现有尾矿库也不合理,因为现在尾矿库已接近设计库容。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