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茶树的植物界地位 植物 界 、被子植物 门 、双子叶植物 纲 山茶科 、山茶属、茶种 由于茶 树 品 种 分枝习性不同,茶树的树姿可分为 直立、半开张和开张等 3 种类型。 茶芽的萌发生长与 水分、温度和土壤肥力 等 外界环境条件有着密切关系。 (水分、温度和土壤肥力)
茶氨酸是在 茶树根部 由茶氨酸合成酶催化谷氨酸和乙胺反应合成, 送至叶部,并积累在叶中。(茶树根部) 高产茶园的树冠覆盖度应达到
、
4
然后通过枝干
5 6
7
80%以上,叶面积指数以 3~4为宜。
形成。(氮代谢、 一般认为,茶树的生物学零度 (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 )为 10℃ 左右。 茶树对蓝光和橙光的吸收比重大, 蛋白质或氨基酸)
蓝光为短波光, 有利于茶树代谢和
8
福建茶区土壤的 有效钾 和镁含量常明显偏低。施用 钾、镁肥可提高乌龙茶的产量。
茶园土壤外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有
大气沉降物污染 、施肥污染 和农药污染 。 9 10 11 12
茶鲜叶的质量包括 嫩度、匀度、净度、鲜 度 四个因素。
茶树根分泌的物质中, 多酚类 和咖啡碱 是茶树自毒作用的主要物质。 与乔木型茶树比较,灌木型茶树,植株 通常把茶芽萌动后展叶的嫩梢称为新梢。 茶树的叶片可分为鳞片、 鱼叶 和真叶。
幼苗期 、幼年期、壮年期和衰老期
较矮小 ,无明显 主干。
13 14
15 茶树的一生,依其自然生育特性,可分为
四个时
期。
16 茶树幼苗出土后,其叶展开,进入双重营养阶段,营养的来源,一方面来自
子叶 ,另一
方面来自 叶片 的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17
18
19 20
纬度偏低的茶区年平均气温高, 地表接受的日光辐射量较多, 年生长期较长, 往往有利于碳代谢,故对茶叶品质有重要作用的 多酚类物质或茶多酚 积累较多。
茶树枝条的下端与上端存在着阶段发育的异质性, 下端就其生长年龄来说是, 而阶段发育相对。(较老、较幼)
茶园营养诊断包括 土壤营养诊断 和植株营养诊断 。
高产优质的茶园, 土层深厚, 有效土层在 80cm 以上, 土质疏松、 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壤 pH 多在~或左右 。
21
茶园节水灌溉技术的种类有:管道输水、 喷灌 、微喷灌滴管根区导灌 等。 22
幼年期茶树的采摘原则是 以养为主,以采为辅 。 茶树的学名为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 23
24 25
茶树的树型可分为 乔木 、小乔木 和灌木等 3 种类型。 茶籽萌发过程必需的 3 个基本条件是 水分 、温度 和空气 。
26
一般认为茶树栽培最适宜的年降水量为 1500mm 左右。茶树在生长期间,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 80%~ 90%。
27
茶树对蓝光和橙光的吸收比重大,
碳水化合物或茶多酚)
橙光偏长, 有利于茶树代谢和 的积累。 (碳代谢、
28 29 30 31
茶树需水可以分为 生理需水 和生态需水 。 无公害茶园可使用的除草剂是
草甘膦 和克无踪 。 可与茶树间作的绿肥有 爬地兰 、圆叶决明 等。 茶树是聚集 Al 铝植物,其含量比普通作物高近百倍。
其中对 铵态氮 的吸收和同化
32 茶树对土壤中氮素形态的吸收利用主要为铵态氮和硝态氮,
能力大于 硝态氮 。 33 茶叶的产量是由单位面积内年周期中所采下的和所组成的。
(芽叶数量或芽头密度、 重
量或芽重)
茶树的根系由 主根、侧根、吸收根 和根毛 构成。
34 35
茶树花为两性花,由花柄、 花萼 、花冠(瓣)、雄蕊和雌蕊五个部分组成。
而且也会影
36 光是光合作用的能源, 光质 、光照强度 和光照时间不仅影响茶树代谢状况,
响其他生理过程。
37 茶树新梢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0℃~ 30℃)
38
茶园土壤水分,主要有毛管水、悬着水、膜状水、吸湿水等,其中毛管水是茶树根系吸收的主要对象。
39 新梢顶芽成休止芽的称为驻梢,从这种新梢上采摘的芽叶,称为 40 茶籽的种胚由胚根、胚茎(胚轴)、 41 茶籽成熟的标志
对夹叶 。
胚芽 和子叶 四部分组成。
果壳呈绿色,微现裂缝
。茶籽一般在
、种壳硬脆,呈棕褐色 、 剥开种子,籽 收获。:;
粒饱满,呈乳白色 霜降前后( 10 月中下旬)
42 43
扦插苗在生根以前主要依靠 茎、叶中贮藏的物质营养。
在一定海拔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丰富,蓝、紫光比重 增加,这也就是高山云雾茶 氨基酸 含量较高,茶多酚或儿茶素 含量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
44 低产茶园改造常用的措施是“三改一补”,其中的“三改”是指
改土改园改树、 ,“一
补”是 补密换种或补密缺株。
45 合理采摘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
通过采摘技术, 借以促进茶树的 营养生长 ,控制 生
殖生长 ,协调采与养、量与质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多采茶、采好茶、提高茶叶经济效 益的目的。
46 手工采茶的三种方法
打顶采摘法
、 留鱼叶采摘法
、 留鱼叶采摘
法 。
47 茶树枝条的老嫩程度是影响扦插成活率的重要因素,插穗应选 48 有机茶园禁止种植的茶树品种是 49 新建茶园坡度不得超过 50 茶树喜酸忌
氯
51 抗寒性强的茶树品种,
当年生成熟枝
。
转基因品种 。
25°。
,高浓度的 氯
超氧化物歧化酶
对茶树生长有抑制作用。
的活性在低温时能够维持较高的水平。
52 夏茶季节, 通过遮荫可以改变茶树嫩梢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
基酸含量 增加 。
其中茶多酚含量减少, 氨
53 公元 780 年世界第一部茶叶专着 54 55
乌龙茶是我国的 第二 大茶类。 有机茶园禁止使用的肥料是尿素
《茶经》 问世。作者 陆羽 。
56 57
VA 菌根共生于茶树吸收根中, 力。
VA 菌根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寄主植物吸收 磷的能
茶树根分泌的物质中, 多酚类 是茶树自毒作用的主要物质。
较轻 。
较薄
58 机械采摘茶园与人工手采茶园比较,其百芽重 59 机械采摘茶园与人工手采茶园比较,其树冠叶层
60 通过塑料大棚覆盖, 可以提早春茶开采期, 同时改变茶树嫩梢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
其
中氨基酸含量减少,茶多酚含量 增加。
61 62
一般情况下,乔木和小乔木大叶种茶树在-2℃~ -3℃时发生冻害。
采摘茶园的茶树叶面积指数( LAI)一般在 1~ 7,在生长旺盛的壮年茶园,叶面积指数在时产量最高。 3~ 4
扦插苗圃管理过程中,追肥应掌握原则。少量多次,先稀后浓
茶氨酸
63
64 是在茶树根部由合成,然后通过枝干送至叶部,并积累在叶中。
65 土壤相对含水量时,茶树根系吸收旺盛。 66 67 68 69 70 71
茶树叶片的含氮量一般是。 3%~6%
80%~ 90%
扦插苗插后苗圃早期遮光率应控制在。60%~70% 属于生理酸性肥料的是。 硫酸铵 可以增强茶树抗旱、抗寒和抗病能力。钾素 在下列茶树品种中,适制绿茶的茶树品种是。早春毫
春茶前的中耕, 可削除早春杂草,结合施催芽肥, 有利于促进春茶提早萌发。一般中耕的深度为。 10cm~ 15cm 属于茶园杂草的是。(杠板归)
一般把大叶种茶树经济生长最低气温界限定为-8℃~ -10℃。(×) 茶树生长期间的月降水量要求大于
100mm 。(√)
茶树叶片在强光下生长叶形小、叶片厚、节间短、叶质硬脆。(√) 茶树缺钾时,可以大量使用氯化钾等肥料。(×)
定型修剪是培养骨干枝,在骨干枝上培育有效生产枝的重要手段。(√) 扦插成活率与枝条老嫩程度有关,隔年生枝条成活率高于当年生成熟枝。(×) 茶树中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低,对
NO3- 的同化能力较差。(√) 72 1 2 3 4 5 6 7
8 9
无公害茶的发展方式是政府行为。(√) 打顶采摘法是一种以采养结合的采摘方法。(×) 通过遮阳栽培可以提早茶叶开采期。(×)
机械采摘茶园与人工手采茶园比较,其分枝级数较少。(√) 定型修剪仅用于幼龄茶树的树冠培育。(×) 一般认为茶树栽培最适宜的年降水量为
1000mm 左右。(×)
10 11 12 13
14 15 16
茶树叶片的寿命可以长达两周年以上。(×)
适当地遮光处理有利于碳氮比的降低,对提高绿茶品质有利。(√) 与乔木型大叶品种比较,灌木型中、小叶种茶树品种耐低温能力强。(√)
10 月中下旬)前后,茶籽从采后至翌年
17 茶树种子的成熟期多在霜降(
3 月以前均可播
种,但以随采随播为最好。(√)
18 夏茶季节, 通过遮阳可以改变茶树嫩梢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
其中茶多酚含量增加, 氨
基酸含量降低。(×)
1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系指单位面积内合理安排茶树的株数与种植方式。通过合理密植 使茶树群体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壤营养面积,能正常地生长发育;同时还要因气候、品 种、土壤以及管理水平等而确定种植规格。
2
定型修剪 定型修剪是培养骨干枝,在骨干枝上培育有效生产枝的重要手段,通过剪 去部分主枝和高位侧枝,控制树高,培养健壮的骨干枝,促进分枝的合理布局和扩大树 冠。
3
合理采摘 合理采摘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采摘技术,借以促进茶树的营养 生长,控制生殖生长,协调采与养、量与质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多采茶、采好茶、提 高茶叶经济效益的目的。
4
茶树设施栽培 茶树设施栽培就是利用各种人工设施(如塑料大棚、遮荫棚或其它设 施),改变或控制茶树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通过人工调节茶树生长发育,促进茶树生 长,达到优质、高产与高效的生产目的。
5 6
新梢 新梢是由营养芽(顶芽或腋芽)萌发而成的幼嫩 枝梢,亦称“嫩梢”。
茶树设施栽培 茶树设施栽培就是利用各种人工设施,改变或控制茶树生长发育的环
境条件,通过人工调节茶树生长发育,促进茶树生长,达到优质、高产与高效的生产目 的。 7
茶树叶面积指数 面积的倍数。
茶树叶面积指数是单位土地面积上茶树叶片总面积占土地
8
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即营养繁殖,是直接利用茶树的营养体(细胞、组织、器官)的
全能性,在一定的培养介质和环境条件下再生成为完整植株的过程。 9 生态茶园
生态茶园就是运用生态学原理,
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充分利用光、 热、水、气、
养分等自然资源,提高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利用率,有效、持续地促进茶园生态系统内物 质循环和能量循环,极大地提高生产能力,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益的一种崭新种植模 式。
10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又称插条繁殖, 是利用植物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和发生不定芽或不
(床 ) 或其他生根基质中,使其发根,
定根的性能,切取根、茎、叶的一部分,插入苗圃 成为新个体的一种快速繁殖方法。 11 茶叶可持续发展
茶叶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能使茶叶经济达到发展的目的, 又能改善和保
护茶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处理好发展茶叶经济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关系,使茶叶经济 走良性循环的持续发展之路。 12 骨干枝
骨干枝是构成树冠骨架的永久性大枝条的总
称。由主干、 主枝及大侧
枝组成。 13 资源节约型农业
资源节约型农业就是把农业的发展建立在资源节约的基础上,以最
少的资源占用和消耗,生产最多的优质农产品,以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 14 催芽肥
催芽肥是在茶树营养芽开始活动和新梢生长期间所施下的速效肥料。如春茶
前施的第一次追肥,目的是促进新梢萌发。
茶树栽培学题库.doc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