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同步学典4.1被动运输
1、人体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细胞皱缩。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是( ) A.Z>X>Y B.Y>X>Z C.Z>Y>X D.X>Y>Z
2、将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 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 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马铃薯比物种A更耐旱
B.物种A在与马铃薯幼根细胞液等渗的完全培养液中不能正常生长
C.在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蔗糖酶,在最初一段时间, 其中的马铃薯幼根细胞液浓度将减小 D.在这五种蔗糖溶液中,浓度最大的是乙溶液 3、下列有关原生质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的部分是原生质层
B.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 C.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D.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紫色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可作为实验材料 B.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与细胞质的分离 C.该实验可用于探究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 D.植物细胞吸水能力与质壁分离程度呈负相关
5、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将免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I 溶液中,一段时问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 B.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C.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滲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 D.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 6、下列与植物吸水或失水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水分子在根细胞的细胞液与土壤溶液之间的运动是单向的 B.可以根据相邻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判断细胞间水分流动的总体方向 C.蔗糖浸渍冬瓜导致细胞脱水死亡,蔗糖分子再进入细胞
D.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一段时间后,某些情况下可以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7、将新鲜紫色洋葱绿色叶片的叶肉细胞,放入其中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 3 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其细胞状态如图所示。有关此时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可能正在吸水,恢复原状
B.在该状态下的细胞,单位时间内进出的水分子数目相同 C.此时①为红色,②为绿色 D.此时①无色,②为紫色
8、为探究植物A能否移植到甲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测定了植物A细胞液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则甲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 )
浓度0.15 (mol/L) 质壁分离状不分离 刚分离 显著分离 显著分离 态 A. ≤0. 15 mol/L
B.≤0. 2 mol/L
0.2 0.25 0.3 C. ≥0.2 mol/L D. ≥0.3 mol/L
9、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甘油载体的数量 C.细胞的供能
D.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种类
10、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 A.Na
+
B.二氧化碳 C.RNA D.胰岛素
11、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a、b、c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图乙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相关曲线。则m、n表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分别对应图甲中的( )
A.b、a B.b、c C.a、b D.c、b 12、下列关于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都不需要能量 ②都不需要载体
③自由扩散只能顺浓度梯度,而协助扩散既可以顺浓度梯度也可以逆浓度梯度 ④都是被动运输
⑤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可以通过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⑤
13、下列关于物质X跨膜运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如果X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则在一定范围内,其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 B.如果X是葡萄糖,则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可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C.如果X(氧气除外)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被动运输,则 其运输速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D.如果X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其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般是协助扩散
14、植物根尖成熟区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离子。下图表示刚施肥后的根尖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