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热点题型解读:开放性考试试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开放性试题

例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据报道,今年1~4月南京空气中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3%,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__________。

A.燃煤火力发电 B.治理工地扬尘 C.露天焚烧垃圾 D.使用氢能源汽车

(3)氮气具有广泛用途,它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式各一个,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氧化物__________、酸__________、碱__________、盐__________。

解析 (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洁净的空气是+4 +5 -3 +5

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2)直接用煤作燃料,产生大量的烟尘,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含量;工地扬尘是造成PM2.5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治理制工地扬尘是解决PM2.5增加的方法之一;露天焚烧垃圾产生烟尘,直接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含量;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无污染,开发利用氢能源不会污染环境。(3)氮元素的氧化物比较多,如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NO2中氮元素显+4价,NO中氮元素显+2价;含有氮元素的酸是硝酸等,其中氮元素显+5价;含氮元素的碱是氨水,其中氮元素显-3价;含氮元素的盐,如硝酸钾、硝酸钠等硝酸盐,其中氮元素显+5价。

答案 (1)混合物 (2)BD (3)NO2 HNO3 NH3?H2O KNO3(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例2上课时,老师演示了“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可学生分组实验又是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小科对此产生了疑问。老师解释说:“从某个角度分析,每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长处”。请你对这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从三个不同角度说出它们的差异和优势。

解析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优点:不需要加热,常温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即可分解,节省能源,产物除了氧气外,只有水,副产物少,催化剂可反复使用,对环境污染小;缺点:反应剧烈,气流不易控制,有时操作不当会造成容器内的药品向外喷。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优点:反应较平稳,气流快慢适宜,容易控制;缺点:需要加热,消耗能源,副产物多,回收利用不易。

答案 差异 比较优势 角度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 不需要加热 需要加热 前者节约能源或操作简便 相同质量的反应物制得的相同质量的反应物制得前者节约资源或氧原子利2 氧气质量多 的氧气质量少 用率高 3 产物除了水,没有废弃物 产物多种,较少被利用 前者有利于环境保护 反应结束后的催化剂容易反应结束后剩余物质回4 前者节省成本 回收 收利用较难 反应剧烈,气流不易控制,反应平稳,气流容易控5 后者更加安全 混合液容易冲出容器 制 例3在实验室,小金分别用甲盐的晶体配制了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A溶液和30%的B溶液,但忘了帖标签,请你运用两种不同的科学原理,分别设计两个简单实验来判别这两瓶溶液。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方案和明确的判断依据。有下列仪器、物品供选择:量筒、天平、小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漏斗、玻璃棒、滤纸、温度计、新鲜萝卜、甲盐的晶体。(实验室的室温为30℃,30℃甲盐的溶解度为50g)

方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别依据:____________。 方案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别依据:____________。

解析 要通过实验的方法判别同一种盐的两种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可以利用的原理有:(1)质量相等的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多。(2)同一

种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密度大,体积相同的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溶液质量大。(3)同一种盐的溶液,绿色植物的细胞在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溶液中失去水分较多。(4)相同温度下,同一种盐的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继续溶解该溶质的能力弱,甲盐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g/(50g+100g)×100%≈33.3%,故A、B两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质量相等的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溶液达到饱和继续溶解的溶质少。

答案 方案1:量取同样质量的A、B两种溶液,分别加入两个同样质量的小烧杯中。都加热到水蒸发完全,再分别称量烧杯 判别依据:质量大的烧杯中的原溶液为B溶液,另一烧杯中原溶液为A溶液

方案2:量取同样体积的A、B两种溶液,分别加入两个同样质量的小烧杯中,分别在天平上称量 判别依据:质量大的烧杯中的原溶液为B溶液,另一烧杯中原溶液为A溶液

方案3:量取同样体积的A、B两种溶液,分别加入两个小烧杯中,再放入质量相同,取自同一新鲜萝卜的萝卜条各一块,经过一段时间后,同时取出萝卜条,用吸水纸吸干表面不分后,分别称量 判别依据:质量小的萝卜条所对应的烧杯中的原溶液为B溶液,另一烧杯中原溶液为A溶液

方案4:称取100克的A、B两种溶液,分别加入两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50克甲盐的晶体,充分搅拌,过滤后分别称量滤出物 判别依据:滤出物质量大的烧杯中的原溶液为B溶液,另一烧杯中原溶液为A溶液

例4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

(1)若A、B组成元素相同,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C为气体单质,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若B、C组成元素相同,A为黑色固体单质,C为可燃性气体化合物,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C分别为NaCl、NaNO3、Na2SO4三种溶液中的一种,则C是__________溶液。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突破口,明确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1)若A、B组成元素相同,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C为气体单质,过氧化氢分解会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会生成氧气,所以B是水,A是过氧化氢溶液,C是氧气。(2)若B、C组成元素相同,A为黑色固体单质,C为可燃性气体化合物,所以A是碳,C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会生成一氧化碳,所以B是二氧化碳,B→C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3)若A、B、C分别为NaCl、NaNO3、Na2SO4三种溶液中的一种,氯化钠和硝酸银会生成氯化钠,硫酸钠会转化成氯化钠和硝酸钠,所以A是硫酸钠,B是氯化钠,C是硝酸钠。

答案 (1)H2O2 (2)CO2+C2CO (3)NaNO3(或硝酸钠) 例5物质之间存在联系,找出联系、发现规律是我们学好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

(1)请你仿照下表中的示例,找出CO2、CH4、C2H2(乙炔)、C2H4(乙烯)这四种气体之间存在的另外两个规律并排序。 规律 排序 示例:标准状况下,密度由大到小 CO2、C2H4(乙烯)、C2H2(乙炔)、CH4 (2)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4 B.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H4

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 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

解析 (1)CO2、CH4、C2H2(乙炔)、C2H4(乙烯)这四种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44、16、26、28,所以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H4、C2H2、C2H4、CO2;CO2、CH4、C2H2(乙炔)、C2H4(乙烯)这四种气体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分别是3、5、4、6,所以一个分子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少到多的顺序是CO2、C2H2、CH4、C2H4;还可以考虑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排列等。(2)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则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为(22×12/44):(9×2/18)=6:1,故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6/12:1/1=1:2。若是含一个CH4和一个C2H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该气体中不一定含有C2H4,A、B错误,C正确;该气体同时含有CH4、C2H2、C2H4时,碳、氢原子个数比能为1:2,D错误。

答案 (1)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 CH4、C2H2、C2H4、CO2 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少到多 CO2、C2H2、CH4、C2H4(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C

强化训练

1.海南省是全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南海蕴含丰富的化石燃料和矿产资源。 (1)请写出你知道的一种化石燃料。 (2)请你写出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为保护地球尽一份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算是“低碳”呢?请回答你在生活中的具体做法。(答出三点即可)

3.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A+B→C+D。

(1)若A是硫酸,B是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反应。 (2)若A、C均是含同种元素的非金属氧化物,且A有毒性,D能被磁铁吸引。 ①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其固体俗称____________;

②D的合金可用于制作炊具,主要是利用它的____________性。 (3)若A、C是都是金属单质,B、D都是盐,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A______(选填“<”或“>”)C。

4.现有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请用三种不同的方法鉴别(不要求写出具体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

答案 1.(1)煤(或石油或天然气等) (2)防止金属腐蚀(或金属的回收利用;或有计划、合理地开采;或寻找金属的替代品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1)多步行,少开私家车 (2)电脑不用的时候处于休眠状态 (3)植树造林(或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或使用太阳能等)(合理即可) 3.(1)复分解 (2)①CO2 干冰 ②导热 (3)Fe+CuSO4═Cu+FeSO4(或其他合理答案) > 4.(1)紫色石蕊试液 (2)无色酚酞试液 (3)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4)与Mg、Fe等活泼金属混合 (5)与Na2CO3、CaCO3混合 (6)与CuSO4溶液、FeCl3溶液混合等(合理即可)

2020年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热点题型解读:开放性考试试题

开放性试题例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据报道,今年1~4月南京空气中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3%,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__________。A.燃煤火力发电B.治理工地扬尘C.露天焚烧垃圾D.使用氢能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j2tr9iryg4m0xd0pw4b4c2db011p100ma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