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B.粪口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C.易感者的手直接或间接接触了污染物质不传播SARS D.同室居住者不易被感染
191、对于疑似SARS者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D A.进入正常诊疗程序
B.安排医学隔离观察,可采用居家隔离观察并随诊的形式 C.留院观察,收入单人观察室,需家属陪护
D.留院观察,收入单人观察室,为避免交叉感染,不允许家属陪护 192、下列哪项不是无创通气的禁忌证:D
A.胸部CT或X线发现有肺大泡B气胸或纵隔气肿C.血压明显降低 D.休克纠正后
193、下列关于SARS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D
A. 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B. 严重者明显呼吸窘迫但肺部体征不明显 C. 氧疗及呼吸支持很重要D. 激素对减轻中毒症状有效,需大量,长期 A. 抗生素治疗无效
194、下列哪一项不符合重型SARS的诊断标准:E
A.生命体征不稳,咯血痰,烦躁,呼吸困难明显,静息无躁动时呼吸频率>30次/分
B.淋巴细胞绝对值低于正常值且进行性下降,CD3+T细胞<600cells/ul,或伴有明显肾功能、肝功能及心功能损伤
C.胸片显示大于或等于2叶病变且进展较快;或病变小于2叶48小时内病灶进展大于50%
D.PaO2<70mmHg和/或SaO2<93%E.氧合指数>300 19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病原体为:B
A. 冠状病毒OC43 B. SARS冠状病毒SARS-CoV C. 冠状病毒229E D.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196、继2002年11月~2003年5月底全球SARS流行阻断后,2003年12月~2004年1月,在我国广东省又发生了SARS散发病例:C A.2例 B.3例C.4例D.5例
197、根据卫生部发布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报告实施方案》,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发现SARS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城镇应以电话或传真向当地县疾病控制机构报告:B
A.2 小时内B.6 小时内C.12 小时内D.24小时内
198、SARS病人的淋巴细胞计数若为 ,对诊断有较大的提示意义:A
A.小于0.9*109/L B. 介于0.9*109/L和1.2*109/L C.大于1.2*109/L
199、对SARS病人发病后的密切接触者,应自与病人最后接触之日起,进行医学观察:C
A.7天 B.10天C.14天D.21天
200、医院获得性肺炎中,以下列何种微生物引起的肺炎多见;B A、流感嗜血杆菌B、铜绿假单胞菌C、肺炎链球菌D、军团菌 E、肺炎支原体
第十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20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诊断价值的细胞是:D
A.原始淋巴细胞B.幼稚淋巴细胞C.异常单核细胞D.异常淋巴细胞E.正常成熟小淋巴细胞
第十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202、有助于乙型脑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的血清学试验不包括:E A.补体结合试验B.血凝抑制试验C.特异性IgM检查D.中和试验 E.反相间接血凝试验
203、流行性乙型脑炎死亡的主要原因为:C
A.高热、昏迷B.缺氧C.中枢性呼吸衰竭D.低钠性脑病E.外周性呼吸衰竭 204、5岁患儿,8月15日开始发热头痛,呕吐一次,次日排稀便两次,精神不振,晚间开始抽搐,神志不清。查体,急病容,脉充实有力,颈强(+),克氏征(+),肢体肌张力增强,血WBC15×10 /L,便常规WBC0~5个/Hp,CSF细胞数25×10 /L,糖2.5mmol/L,氯化物115mmol/L,蛋白0.45g/L。哪种诊断可能性大?E
A.中毒型菌痢 B.流脑(脑膜脑炎型)C.钩体病(脑膜脑炎型) D.结核性脑膜炎E.乙型脑炎 205、属于乙型脑炎传染源的是:D A.人B.猪C.马D.蚊E.狗
206、乙脑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C
A.肺不张B.金葡菌败血症C.支气管肺炎D.尿路感染E.褥疮 207、乙脑和中毒型菌痢主要鉴别依据是 B
A.年龄B.便常规检查C.症状D.CSF变化E.季节 208、乙脑流行呈散发性最主要的原因是:B
A.乙脑有严格季节性B. 隐性感染多C.病人早期得到了隔离和治疗 D.蚊虫分布不均E.家禽与猪分散饲养
209、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传播环节中最重要的中间宿主是:B A.蚊 B.幼猪 C.成年猫 D.乙型脑炎带毒者 E.虱
210、在我国,1岁内小儿需完成的基础计划免疫中,不包括下列哪项:E A.卡介苗 B.脊髓灰质炎疫苗 C.麻疹疫苗 D.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 E.乙型脑炎疫苗
211、下列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理改变的叙述,错误的是:D
A.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B.血管套形成 C.软化灶 D.蛛网膜下腔有脓性渗出物 E.胶质细胞增生
212、乙型脑炎病毒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B A.属虫媒病毒 B.其基因组结构为单股DNA
C.该病毒引起的乙脑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D.病毒抗原稳定 E.为嗜神经病毒 213、乙型脑炎在我国的发病季节主要在:C
A.冬春季节 B.夏季 C.7、8、g三个月 D.9、10、11三个月 E.夏秋季节 214、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年龄主要在:D
A.成年人 B.年老体弱者 C.可通过母体传播给胎儿 D.10岁以下的儿童 E.缺乏年龄特征
215、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最轻微的部位是:B A.脑桥 B.脊髓 C.基底核 D.丘脑 E.延髓 216、乙型脑炎的临床分期中不包括:B
A.初期 B.发热期 C.极期 D.恢复期 E.后遗症期
217、乙脑患者早期的特异性诊断检查:E
A.腰穿检测脑压 B.脑脊液化验检查 C.头颅CT检查
D.补体结合试验检测乙脑IgG抗体 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脑IgM抗体 218、重型乙脑患者极期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较少见的是:A A.心功能衰竭 B.高热 C.抽搐 D.呼吸衰竭 E.意识障碍 219、乙脑病人最主要的治疗目的是:C
A.抗病毒 B.提高免疫力 C.对症、支持治疗,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 D.治疗并发症 E.抗菌治疗,预防感染 第十二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
220、流行性出血热具有特征性病理变化部位是:A
A.脑垂体前叶、肾髓质及右心房出血B.垂体后叶、肾皮质及肾盂破坏 C.肝萎缩及脾肿大D.右心室及间脑出血E.大脑水肿及脑疝 221、流行性出血热休克时可做为扩容指标的化验是: D
A.血钠浓度B.血钾浓度C.白细胞计数 D.血色素E.血小板计数 222、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移行阶段正确的补液量是:D
A.1500ml/天B.200ml/天C.300ml/天D.尿量十700ml E.尿量十1500ml
223、流行性出血热血常规中异型淋巴细胞升高一般出现在:D
A.第1病日后B.第2病日后C.第3病日后D.第4-5病日后E.第7病日后 224、40岁农民,以“发热,周身不适,肌肉痛3天”为主诉入院。查体:面色苍白、冷汗、脉细弱而快,皮肤有少许出血点,T:35.8℃血压60/40mmHg,尿蛋白(++)末梢血象WBC: 30×10 /L、N 80%、异型淋巴细胞10%、血小板50×109/L。诊断多考虑为:C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败血症,感染性休克C.流行性出血热D.钩端螺旋体病 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225、关于上述病人的处理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 B
A.快速静脉补液B.立即输血C.先给晶体后给胶体D.液体补充应适量 E.布液后可给强心剂
226、脑水肿多发生在流行性出血热的哪一病期?C
A.发热期B.低血压休克期C.少尿期D.多尿期E.恢复期
227、32岁,男性,因发热腰痛5天,无尿2天以流行性出血热诊断入院。入院后经利尿,纠酸等治疗末见好转,目前烦躁不安,眼睑浮肿,体表静脉充盈,面部潮红,血压:170/90mmHg.心率120次/分,应诊断:B A.肺实质弥漫性出血B.高血容量综合征C.心力衰竭D.尿毒症脑病 E.高血压脑病
228、抗病毒治疗用利巴韦林,应在流行性出血热哪一期使用最有效:A A.发热早期 B.休克期 C.少尿期 D.多尿期 E.发热后期 229、下列描述流行性出血热哪项不正确:D
A.由汉坦病毒引起 B.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C.鼠为主要传染源 D.人-人传播为重要的传播途径 E.肾脏损害为本病的特征 230、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是:E
A.一种DNA病毒 B.单股正链RNA病毒 C.与丙型肝炎病毒一样 D.与艾滋病毒(HIV)相同属反转录病毒科 E.汉坦病毒属,为单股负链RNA病毒
231、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传染源不包括:D
A.黑线姬鼠 B.褐家鼠 C.狗或猫 D.鸡 E.家兔 232、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传播途径不包括:A A.夏天蚊虫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其他人
B.吸入鼠类带病毒的排泄物污染的尘土 C.进食鼠类带病毒排泄物污染的食物 D.孕妇感染的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 E.经过皮肤伤口感染 233、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季节性:C
A.主要在7、8、9三个月发病 B.家鼠传播者主要在5~7月发病 C.黑线姬鼠传播者以11月至次年1月为高峰
D.林区姬鼠传播者主要在冬季 E.一般5~10年有一次全国大流行 234、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制是:E
A.主要为病毒的直接作用 B.主要由免疫损伤引起 C.由各种体液因子导致损害 D.高热引起血管的损伤 E.病毒的直接作用与免疫损伤共同作用的结果
235、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早期发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D
A.出血导致的血容量下降 B.高热、出汗导致体内液体相对不足 C.心肌炎引起的心功能衰竭 D.血浆外渗于组织间隙,血容量下降 E.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
236、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病理变化的描述,下列哪项不合适:C A.全身小血管均可受到侵犯
B.基本病理变化是小血管内皮细胞的肿胀、变性和坏死 C.肾脏是该病毒攻击的唯一靶器官
D.镜检可见肾间质高度充血、出血和水肿,肾小管受压变窄 E.心脏、肝脏和大脑也是受损器官
237、在流行地区,发现有下列表现者可诊断为出血热:D A.发热、头痛、腰痛和尿蛋白阴性
B.腰痛、尿蛋白阳性,伴有下肢浮肿,贫血 C.病毒感染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 D.发热、全身中毒症状,充血、出血、外渗和肾脏损害 E.有发热、腰痛,小便发黄
238、流行性出血热少尿的原因可除外:C
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 B.肾间质水肿和出血 C.下尿路阻塞,尿液排出障碍 D.尿蛋白和管型阻塞肾小管 E.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激活
239、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诊断主要依据:E
A.流行病学资料 B.明显的“三红,三痛” C.低血压休克 D.典型的五期经过 E.综合临床特征性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 240、流行性出血热的并发症不包括:A
A.早期低血压休克 B.消化道出血 C.ARDS D.肾脏自发性破裂 E.血压升高,颅内出血
241、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原则中的“三早一就”不包括:C A.早发现 B.早休息 C.早诊断 D.早治疗 E.就近治疗 242、流行性出血热特异性抗体最早出现的日期:B
A.第1病日 B.第2病日 C.第3~4病日 D.第7病日 E.第10病日 243、流行性出血热导泻疗法应用于:E
A.多尿期 B.消化道出血患者排除积血 C.少尿第2天 D.利尿效果不好时 E.预防高血容量综合征和高血钾 244、多尿期的治疗原则:D
A.移行期禁用利尿剂 B.每天液体量(静脉和口服)与尿量相同 C.每天液体量(静脉和口服)为尿量加 1000ml
D.量出而入,适当限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E.加强抗感染 245、出血热休克血管活性物质应用于:C
A.尽早应用 B.收缩压低于40mmHg C.在扩容、纠酸后血压仍不稳定者 D.输入平衡盐1500ml后 E.禁止应用
246、出血热患者早期发生低血压休克时的补液疗法是:B
A.以全血为主,扩充血容量 B.以晶体为主,快速输入,同时给予胶体液 C.防治DIC D.应用激素血管活性药物 E.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247、出血热发热期应用激素的作用不包括:D
A.抗炎症反应 B.减少渗出 C.改善中毒症状 D.抗病毒 E.降低血管的通透性 248、出血热少尿期应用人工肾透析的目的不包括:E
A.预防肺水肿 B.去除尿素氮 C.降低血容量 D.纠正电解质紊乱 E.改善肾脏功能 第十三节 登革热
249、关于登革热发病机制,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D
A.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B.形成二次病毒血症
C.病毒可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D.病毒直接损伤作用是主要的发病机理 E.引起全身血管通透性增加而致病 250、登革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D
A.中毒性肝炎B.尿毒症C.心肌炎D.急性血管内溶血E.精神异常 251、关于登革热的治疗,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A.隔离至完全退热B.应积极静脉输液C.解热镇痛剂有利于本病退热 D.应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E.发热病人均可使用酒精擦浴
252、 患者女性,39岁,广东佛山人,8月17日入院。因发热伴皮疹、双下肢骨、关节疼痛3天入院。体检:体温39.3℃,皮肤有散在分布的斑丘疹,伴有痒感,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肋下仅及,脾未触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3.8×109/L,红细胞为4.5×1012/L,血小板为7.8×109/L。ALT 300U/L,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B
A.流行性出血热B.登革热C.疟疾D.钩端螺旋体病E.病毒性肝炎
253患者女性,29岁,广东人,6月19日入院。因发热伴头痛、皮疹4天入院。体检:体温39.1℃,皮肤有散在分布的斑丘疹及红斑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肝脾肋下未触及。血白细胞数为3.8×109/L,血小板为7.8×109/L。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是:B
A.作血清肥达反应B.检测血清中抗登革病毒的IgM抗体 C.检测血清中抗麻疹病毒的IgM抗体D.血液培养细菌 E.检测血清中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抗体 第十四节 狂犬病
254、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经过A
A、患病动物咬伤所致B、呼吸道传播 C、针刺伤引起D、生锈铁钉扎伤引起 255、关于对狂犬病疑似病人的伤口处理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