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框架结构的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作者:花永生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01期
摘要: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已经成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建设主体,目前房屋建筑工程趋向高层、超高层发展,其结构形式多采用框架(框剪)结构。但因设计和施工疏忽而造成的质量问题也屡见不鲜。本文就框架结构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控及处理办法。
关键词:混凝土;框架;问题;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98 文献标识码:A
在高层建筑施工时,会用到大量的混凝土,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要求,防止混凝土的离散型过大,而造成强度过低的问题,混凝土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高层建筑的质量。除了混凝土以外,钢筋对高层建筑的支撑力也起到重要影响,钢筋的质量有材料监管部门负责,而对施工中钢筋的使用则有施工部门进行负责,施工部门要根据建筑强度的要求使用钢筋。下面就框架结构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控及处理办法。 1 节点处梁端部钢筋过密
因结构计算的要求,框架结构节点处梁端部的钢筋过密,绑扎钢筋和振捣混凝土困难,容易出现以下质量问题:
(1)钢筋间距太小,不符合构造要求,甚至多根钢筋并排放置,影响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不能充分发挥钢筋的抗拉强度。
(2)节点核芯处钢筋纵横交错,混凝土振捣困难,易在核芯区形成蜂窝和孔洞。 (3)梁上部负弯矩钢筋较密,易在梁上部形成通常裂缝。 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对梁断面进行合理设计,保证梁的上部纵向钢筋的净距不小于30 mm和1.5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下部纵向钢筋最小净距不小于25mm和d。当钢筋为两排设计时,上下两排钢筋应避免交错。
(2)根据规范规定框架结构的剪力主要依靠箍筋和混凝土承担,一般不设负弯矩钢筋,这样也可减少节点和梁端部位的钢筋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