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歌曲弹唱》教案 全分解和弦编配歌曲《小红帽》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小红帽》弹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小红帽弹唱及表演唱。 (2)掌握全分解和弦编配伴奏。
(3)熟练弹唱歌曲并能为教授幼儿组织音乐活动。 2.技能目标
(1)练习左手正三和弦全分解练习。
(2)练习正确的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 (3)弹唱歌曲及歌表演。 3.情感目标
(1)通过对歌曲的演唱及表演,感受粉刷匠劳动的快乐场面。
(2)欣赏歌曲,通过有节奏的演唱,根据歌词创编动作,感受歌曲幽默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回课
教师抽查学生弹唱,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 教师回课时指出问题,学生及时改正 2、音乐欣赏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810年,肖邦出生于波兰;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1849年,肖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
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浪漫乐派的著名作曲家,被誉为"钢琴诗人",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贝多芬、巴赫等作曲家的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感情朴实、手法简练、题材紧扣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和爱国诗歌,曲调热情奔放、和声丰富多彩、结构灵活自如.他的练习曲作品训练目的明确,艺术形象鲜明;他的圆舞曲作品,赋予温柔抒情的情感;他的前奏曲作品,可将风格迥异的个曲,自由结合为组曲;他的谐谑曲成为独立的作品感情激动、富裕戏剧性;他的马祖卡舞曲作品,曲调单纯、和声简朴、明朗欢快;他的夜曲作品,充满幻想、情调深沉;作为著名钢琴演奏家,他的演奏技巧精湛、手法细腻、音响华丽、富裕激情、出神入化,他的钢琴踏板用法独特.
他的主要作品有: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三重奏、钢琴奏鸣曲3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4首、练习曲27首、波罗乃兹舞曲16首、圆舞曲17首、夜曲21首、即兴曲4首、埃科塞兹舞曲3首、歌曲17首;此外还有波莱罗舞曲、船歌、摇篮曲、幻想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共21卷. 欣赏:《夜曲》 3.发声练习
▼ ▼ ▼ ▼ ▼ ▼ ▼ ▼ 5 4 3 2 | 5 4 3 2 | 1 -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演唱要求:开口音练习,把嘴巴张开,笑肌抬起。要求下巴不动,舌根放松,唇舌动作敏捷,发音短促、轻巧而有弹性,面带微笑、半打呵欠状打开喉咙,同时腹部和两肋有发“哈哈”笑声的弹跳之感。 4.歌曲演唱教学
(1)听歌曲回答问题 这首歌的速度是怎么的?(快速、中速、慢速) (2)这首歌曲是几拍子?(二拍子) (3)四二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强弱)
(4)认歌谱、节奏、准确唱出旋律并打节奏练习。
(5)教师范唱,学生跟唱练习。如遇到学生唱不准的,老师通过示范、手势、
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找到音高。 5、歌曲弹奏教学
(1)右手弹唱歌曲小红帽的旋律。
(2)左手找到C大调正三和弦,用全分解和弦编配。 (3)旋律弹唱熟练后找到适合编配的和弦及伴奏音型 (4)双手合练
(5)有表情的熟练弹唱歌曲
二、课堂练习
以小组形式展示右手弹奏旋律及演唱。 个别同学展示,教师分别指导。
集体弹唱《小红帽》 要求速度一致,节奏统一,。伴奏编配整齐连贯。 课堂小测 抽5名同学检查发声练习及《粉刷匠》弹唱情况记录平时成绩。
三、课下作业
通过学习儿歌《小红帽》,课下以小组为单位,创编出短小的音乐剧《小红帽》,发挥每组同学的聪明才智,团队配合完成。要求有台词、有表演、有歌唱、有舞蹈、有钢琴伴奏融为一体展示。
四.总结
通过本周学习,学生进一步有了弹唱的基础和编配伴奏的经验,逐渐将弹唱作为未来工作岗位的工具,在组织音乐教学、音乐活动、排练节目中能够灵活运用,使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