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五月底的会议上,大家研究了目前应加强图书馆建设的问题。(述宾搭配不当,宾语残缺) (33)他那白色的裹头毛巾,黑色的棉衣棉裤,完全是北方农村朴实农民的打扮。(主语宾语搭配不当) (34)同学们很快掌握了外语单词并提高了翻译能力。(述宾搭配不当) (35)他不顾危险,勇敢地抢救战友的生命。(述宾搭配不当) (36)考试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结构杂揉)
(37)那里有大片肥沃的土地,有小李的许多亲人。(语序不当)
(38)他昨天在班里就外语学习的问题,又详细地谈了自己的意见。(语序不当) (39)他从厨房里把刚蒸好的热乎乎的馒头端了出来。(词序不当)
(40)纺织厂的职工,刻苦钻研技术,纺出了大量优质高级纱。(语序不当)
(41)不用说,契科夫一开始就是一个庸俗和丑恶现象的抗议者,不过,愈到后来,在他作品里的抗议因素愈强烈而已。(歧义)
(42)以上两门课程,内容都是相当丰富的,而且都是对实际有帮助的。(介词多余,缺主语) (43)显然,摆在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提高翻译工作的质量了。(主宾搭配不当) (44)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不负责任的表现。(主宾搭配不当) (45)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了吗?(方言句法)
(46)通过这次学习和讨论,我们一致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主语残缺) (47)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和出身阶级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介词多余) (48)此外,该店还延长了营业时间,采取增加两元以下低档莱的比例等便民、利民措施。
(49)小刘干活速度快,质量好,经她焊接的集装箱产品,从未出过废品,她一再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主语残缺) (50)今年的总产量比去年大概可以增加百分之五。(“增加到”应包括底数,“左右”多余) (51)近四个月来,电的消耗减少了(减少不能用倍数) (52)来稿要注意简练,一般不超过一千字。(“左右”多余) (53)他们两个人在教室里讨论问题。(“俩”是“两个”) (54)贝多芬一生创作了不少钢琴变奏曲。(主语残缺)
(55)这一年来,长沙市教育局采取各种办法,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述宾搭配不当) (56)这样的诗吸收了南朝诗歌的描绘细腻、韵律和谐的优点。(主谓搭配不当) (57)陈士成是老童生,他曾经做过考中后的一系列美梦。(述宾搭配不当) (58)博斯普鲁斯海峡是土耳其渔产最丰富的渔场。(主语残缺) (59)但给她精神上最沉重打击的,还是鲁四老爷。(缺少的)
(60)在先前,他对于民间口头文学,是瞧不起的,认为不登大雅之堂,还不是那么一套?(结构柔揉) (61)作为一个翻译工作者,一方面要学好外语,一方面要学好本民族语言。(结构杂糅)
(62)看了兰州市青年京剧团新编的京剧《南天柱》,剧场炽热的气氛,使人感觉到剧情打动了观众的心。(主语残缺) (63)这幅画不正说明文艺工作者在浓墨重彩地描绘我们生气勃勃的春天吗?(词性弄错) (64)前面河堤上开过来的拖拉机,吓惊了队伍里的枣红马。(词性弄错) (65)第二天,他买了一本新的给那位同学,还向那位同学道歉。(词性弄错) (66)大胆地提出自己不明白或理解得不透彻的问题。(词性弄错) (67)他们的岁数不同,秉性各异,爱好兴趣也不一样。(词性弄错)
(68)一位干过多年售票工作的老人很兴奋地凑上前说:真了不起,我要向你们学习!”(词性弄错) (69)他手里拿着一把不太合规格的锤子。(词性弄错)
(70)既然你不同意这样做,那你为什么要答应他呢?(关联词语用错)
(71)这篇文章无论在突出主题方面,还是在运用和选择材料方面都是做得比较好的。(关联词语用措)
(72)我们不但要使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73)这个班的学习风气很好,一方面学生们爱动脑筋,经常讨论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另一方面老师们都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74)因为他不爱说话,所以你如果不问他,他就不理你。(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75)假使一个连长丢掉一挺机枪,那不消说是有罪的;难道一个医生对伤员的生命可以这样不负责任吗?(关联诃语使用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76)我上大学的希望是没有了。(介词多余)
(77)他们做了大量调查工作并分析了各种情况。(连词使用不当)
(78)进入本游泳池一律凭本校师生员工的工作证或学生证(连词使用不当) (79)渔民们起早睡晚,终日劳动,生产计划终于超额完成(“在……下”使用不当) (80)在改善学生生活方面,我们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在…上”用错) (81)我代表学校对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介词用惜) (82)刚才那个人对你讲了些什么?(“对于”用错)
(83)他的话明确而易懂。(连词使用不当,主谓搭配不当) (84)老张高高兴兴地把钱拿走了。(助词用错)
(85)朋友们送我的那幅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画挂在书房的墙壁上。(“被”多余) 六、简答题
1.答:语法这一术语有三种含义:(1)语法规律,例如:“汉语语法并不难掌握。”这里的“语法”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规律。(2)语法科学,例如:“语法研究语言结构的规律。”这里的语法指人对客观语法的认识。(3)语法教材或语法著作,例如:“这本语法教材写得不错。”
2.答:语法分析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是把大类分成小类,例如把词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一是把整体切分成部分,例如把句子分成主语、谓语等等。进一步要寻求分析出来的单位所涉及的种种关系,包括:语法单位与语法单位的关系,如主谓关系、述宾关系等等;语法单位与客观对象的关系,如施事、受事等等;语法单位与谈话人之间的关系,如陈述、疑问等等。
3.答: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语法上给词分类,为的是说明语句结构的规则,指明词的用法。 4.答:对汉语的词进行分类,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表现为:(1)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不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例如名词经常作主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2)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以后发生什么样的关系。例如名词前面可以加数量词,组合后发生偏正关系。名词的前面不能加“不”。 5答:根据词能否作句法结构成分,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是实词,例如“人、跑、红、马上”。不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是虚词,例如“从、了、吗、和”。
6.答:可以先用“不”测试,不能加“不”的是形容词。再用“很”测试,能加“很”的是形容词和心理动词;能带宾语的是动词。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式是AA,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是上A或AA的;双音节动词是ABAB,形容词是AABB。名词主要作主宾语,也可以作定语,动词主要作谓语,形容词主要作定语和谓语。
7.答:根据组合能力的不同可以把实词分为体词、谓词、加词三类。体词包括名词、数词和量词;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加词包括区别词和副词。另外还有代替以上各类实词的代词。
8.答:虚词在句法结构中起附着或连接作用。介词、助词、语气词的作用是附着,附在实词或短语上边,表示一定的语法作用。连词的作用是连接,把两个或更多的语法单位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
9.答:叹词和拟声词都能独立成句,叹词在句法结构中通常不跟其他词发生结构关系,拟声词可以充当多数句法成分,它们是两个特殊的词类。
10.答:名词可以用数量短语修饰,例如“一座山,两滴水”。名词不能用“不”修饰。名词能直接用在介词后边组成介宾词组。例如“对人(热情),向朋友(招手)”。
11. 答:方位词包括单纯的和合成的两种。单纯方位词,如“东、南、西、北、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中、间、旁”。合成方位词是在单纯方位词的基础上形成的:前面加“以”或“之”,如“以上、以前、之内、之间”。方位词经常用在其他词或短语后边,组成方位短语。方位短语的基本用法是表示处所,如“桌子上,教室旁”;有的表示时间,如“放假之前,比赛中”;有的表示某个方面,如“事实上,政治上”;有的表示界限,如“县以上,五天之内”。
12.答:数词是用来表示数目的,如“三十、二百五”;也可以表示次序,如“第三、第五、初六”。数词经常和量词组合,构成一个量词短语,充当句法成分。数词不能单独直接用在名词或动词前面,“一草一木,一知半解”是文言遗留现象。 13.答:量词是用来计算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包括名量词、动量词和时量词。名量词表示事物的量,如“一条鱼、两丈布”。动量词表示动作的量,如“谈一次、跑一趟”。时量词表示时间的量,如“一天时间、忙了一年”。量词经常用在数词或指示代
词“这、那”后边组合成量词短语。如“一个、这次”。不少量词都可以重叠,表示“每一”的意思,如“句句是实话”,是“每一句都是实话”的意思。
14.答:动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一般能受“不”的修饰。绝大多数都能带宾语,如“写文章、姓李、加以解决”。不能带宾语的和只能带施事宾语或处所宾语的是不及物动词,如“死了一个人,来上海”。动词重叠表示动作属未然,同时常用来表示时量短或动量小,如“你休息休息”。有时也表示尝试,如“这辆车我来骑骑”。 15.答:趋向动词表示动作的趋向,列举如下: 来 去
上
下
进
出
回
过
起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过来 起来 上去 下去 进去 出去 回去 过去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也常用在动词后边充当补语。例如“出去、跑下去、唱起来、讲下去”。趋向动词除了表示动作的趋向以外,也经常起表示动作性质“开始”或“继续??的作用,其意义已经虚化。
16.答:助动词是表示可能或意愿的词,包括:能、能够、可、可以、可能、会、该、应该、应当、要、敢、肯、得。 助动词能单独作谓语,例如:“会”。能用“x不x”的格式表示询问,例如:“该不该去?”助动词经常用来修饰动词,例如:“应该去”。有的助动词还可以构成“不x不”的格式,例如:“不敢不来。”
17.答:形容词是表示性质和状态的词,能充当定语、述语,不能带宾语。形容词可以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类。性质形容词能重叠,重叠方式是AA或AABB,前边都可以加“很”。例如“红红的、很红”。状态形容词有的也能重叠,重叠方式是ABAB,例如“雪白雪白、喷香喷香”。前边不能加“很”。有的形容词只能修饰名词,如“方格子、优秀教师”,有的也能修饰动词,如“高举”。
18.答:加词只作名词或动词、形容词的修饰语,不能作主语、宾语,也不能作述语。加词分为区别词和副词两类。 区别词是只能修饰名词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妁词,例如“正、副、大型、初级”。区别词经常在名词前边作定语,例如“正班长、袖珍词典”。加上“的??可以组成“的”字短语,例如“男的、民用的”。不受数量词修饰,否定时用“非”,例如“非民用、非海洋性气候”。
副词一般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可以表示程度、情态、方式、时间、频率、范围、否定、语气,副词的语法特点是充当状语。多数副词只能用在动词和形容词前边,部分表示时间或语气的副词还可以用在句首,修饰后边整个主谓短语,例如:“忽然电话铃响了。”
形容词也能作状语,跟副词不同的是,形容词能单独成句,能作述语和定语,副词除少数(“不”、“也许”等)以外,一般不能单独成句,只能作状语,例如“突然想起、突然事件”、“忽然想起”。
时间名词也能作状语,跟副词不同的是,时间名词的前边可以加“从、到、在”等介词,例如“刚才发生的、在刚才发生的”。 19.答:代词是表示替代的词。代词几乎能代替所有的实词和短语,代词和其他实词的区别反映在代替功能上,代替功能就是它的语法功能。
代词可以分为三类: (1)人称代词,对人或事物起称代作用,例如“我、你、他”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人称。(2)指示代词,既有代替作用,又有指称作用,例如“这、那、这个、那个、这儿、那儿、这会儿”等等。此外“每、各、另、其余、其他”也是指示代词。(3)疑问代词,主要表示询句,例如“谁、什么、哪儿、怎么、怎么样”等。疑问代词还可以表示虚指,表示任指,例如“打他个落花流水”、“我什么也不要”。
20.答: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等前边,组成介词短语的词。介词短语的主要用途是作动词、形容词的修饰语,如“跟老李谈谈?、“把敌人赶跑了”。介词“对、对于、关于、朝”等组成的介词短语,有时也可以用来修饰名词,例如“对老王的意见”、“关于目前形势的报告”。介词短语不能作述语。介词历史上是由动词变化来的,有的词还兼属介词和动词两类。例如“他在黑板上写字”、“他在家”,前一个“在”是介词,后一个“在”是动词,
21.答:连词是起连接作用,连接词、短语或分句的词。连接词或短语的连词,例如“和、跟、同、与、及、以及、并且、而、而且、或、或者”。连接分句的连词,例如“于是、并且、不但…而且、或者……或者、因为……所以”。
22.答:助词是附着在词或短语上,表示附加意义的虚词,可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其他助词等。 (1)结构助词:的、地、得。(2)动态助词:着、了、过。(3)其他助词:所、似的。
23.答:语气词是附着在句末表示某种语气的词,普通话里最常用的语气词有“的、了、吗、呢、吧、啊”。
24.答: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应的词。例如“唉、啊、哎哟、哼、咦、喂、哦、嗯”等。叹词的特点是或者独立成句,或者充当插说语,不跟别的词发生结构关系。
拟声词是摹拟客观世界各种声音的词,例如“丁当、哗啦啦、丁令光郎”。拟声词能独立成句,能充当插说语,也常充当定语和状语。
25.答:词的兼类是指少数词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语法功能的现象。例如“报告”同时具有名词和动词两种功能。
词的兼类与同音词不同,同音词是语音形式相同、意义完全不同的词,同音词是两个不同的词,不是兼类。例如“说得对”中的“对”和“一对枕头”中的“对”。
词的兼类与词的活用不同。兼类是指某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特色,而活用是由于修辞的需要把甲类词临时当作乙类词来用。例如“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胖开”的“胖”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不属于兼类。
26.答:词和词组合成句法结构,包括实词与实词组合成的句法结构,也包括实词和虚词组合成的句法结构。词和词的组合统称“短语”汉语短语的基本类型有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五种。
27.答:连动短语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性词语连用构成的句法结构,连动短语中几个动词性词语之间没有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等关系,例如“去打电话、赖着不走”。
兼语短语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谓词性词语连用构成的句法结构。兼语短语中前一个动词性词语的宾语兼作后一个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的主语。因此称为“兼语”,例如“请他吃饭、使他高兴”。
同位短语包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指的是同一事物,构成同位关系,例如“周恩来总理,驾驶员小王他自己”。
28.答:一个句法结构可以从整体上考察它同别的词或短语组合的能力,这就是它的外部结构功能,例如“新衣服”是名词性的,“打扫干净”是动词性的。
29.答:句法结构按功能一般可以分为体词性、谓词性和加词性三类。
体词性句法结构的语法功能和体词相当,主要用作主语、宾语,包括定中、同位、“的”字和由体词组成的联合短语,一般不能作述语。
谓词性句法结构主要用作谓语,功能与谓词相当。包括述宾、述补、连动、兼语、状中短语和由动词、形容词组成的联合短语,主谓短语一般也属于谓词性结构。
加词性句法结构经常用作定语和状语,一般不作主语、宾语或谓语,它们的功能与加词相当。介词短词是加词性的,它的语法功能主要是作修饰成分,最常见的是用作状语,有时也可以作定语,例如“从北方来、对于目前形势的看法”。 30.答:层次分析的目的是要透过语言结构表面挨个儿排列的形式,揭示内在的结构层次。
31.答:例如“我哥哥准备今年去海南岛”这个短语,两个直接成分是“我哥哥”和“准备今年去海南岛”。它们之间是主谓关系。进一步再分析“我哥哥”,直接成分是“我”和“哥哥”,它们之间是偏正关系。
32.答:句法结构的直接成分通常只有两个,一般采有二分法,有的句法结构包含的直接成分不止两个,那就要三分乃至多分。层次分析一般切分到词为止。层次分析还应该注意以下三点:(1)一个句法结构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都应该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1)一个句法结构切分下来的直接成分应该能够搭配:(3)一个句法结构切分下来的直接成分搭配起来的意义要符合整个结构的原意。例如“一位语文教师”,如果在“语文”后面切开.那么“一位语文”不是语言单位,“一位”和“语文”无法搭配。再例如“大红苹果”,如果在“大红”后面切开,那么搭配起来的意义不符合整个结构的原意,正确的切分应在“大”和“红苹果”之间。
33.答:主语和谓语是主谓结构中的两个直接成分。它们的次序通常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两者之间有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谓语是对主语的陈述。在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联系比较松,因此主语之后往往可以有停顿,或者加上语气词“啊、呢”等跟谓语隔开。例如:“这几种药品,都已经买到了。”“你这个人呀,真不知好歹。”
34.答:主语按施受关系可以分为三类:(1)施事主语,例如“我写了一篇文章”,“小猫上房了”。(2)受事主语,例如“玻璃杯打碎了”, “那封信写好了”。 (3)中性主语.例如“明天晴天”,“小明是我的同学”。
35.答: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具有双重性质:一是时地性,一是事物性。它们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语,作为谓语说明的对象,这时主要体现了事物性。例如:
①十月一日是国庆节。②天安门广场成了花的海洋。③昨天是工休日。④桂林风景很美。
时间名词、处所名词也可以作状语,修饰后面的主谓短语,这个主谓短语的主语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时间名词、处所名词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处所条件,体现了时地性。例如:⑤昨天晚上他来我家作客。⑥路口几个警察正疏导车辆。36.答:汉语里动词、形容词可以充当主语。例如:①跑步对身体有好处。③写文章不是那么容易的。④漂亮也不能当饭吃。在汉里,的短语、使令性动词或其他表示评价,判断的词语。37.答:汉语里体词和体词性短语经常作宾语,不过,谓词和谓词性短语也可以充当宾语。谓词性短语作宾语同动词有密切的关系。有的动词,例如“同意、赞成、反对、喜欢、担心”等,既能带体词性宾语,也能带谓词性宾语。也有的动词只能带谓词性宾语,例如“感到、主张、打算、希望、禁止”等。谓词和谓词性
短语作宾语的、例如:①我们主张尽快解决这个问题。②领导正讨论派谁去参加会议。③政府对这些人进行了批评教育④我赞成给上边打个报告。⑤我明天打算去。
38.答:有的述宾短语有两个宾语,离动词近叫近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带双宾语的动词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动词后面可以只出现两个宾语中的任何一个,例如:①问我一个问题。②教他们数学。 第二类动词后可以单留一个近宾语,不能单留远宾语,例如:④托你一件事。
第三类动词不能光留近宾语,但光留远宾语倒是可以成立的,例如:⑤借了小沈两本书。⑥偷了我们不少东西。 第四类动词后两个宾语缺一不可,例如:⑦称他老大哥。⑧当他好人。
39.答:补语是从不同的方面对前面的谓词性词语作某些补充说明的成分。补语可分为六类:
(1)结果补语,充当结果补语的大多数是形容词,只有少数是动词,例如“照亮、走近、抬高、弄明白、听懂、走散”。中间加“得”或“不”可以构成可能式,如“照得亮、照不亮”。
(2)趋向补语,由单纯趋向动词或复合趋向动词充当的补语,例如“拿来、借去、登上、走进、爬上来、跳下去”。趋向补语的可能式是在中间加“得”、“不”。例如“拿得来、拿不来”。
(3)可能补语。可能补语要用“得、不”,但它的“得、不”不能去掉。常见的可能补语有“得来、不来”“得了、不了”“得、不得”,例如“合得来、合不来、拿得了、拿不了、吃得、吃不得”。
(4)情态补语。情态补语可以是形容词、动词或谓词性短语,例如“爬得高、爬得很高很高、摔得重、摔得重极了、气得浑身发抖”。有时候,结果补语的可能式与情态补语的形式相同,例如“做得好”有两种理解。它们的区别在于:第一,它们的否定形式不同:“做不好”和“做得不好”。第二,它们的提问形式不同:“做得好做不好?”和“做得好不好?”第三,情态补语可以扩展,例如“做得很好”,结果补语的可能式不能扩展。
(5)程度补语,有带“得”和不带“得”两种,例如“害怕极了、恨透了、高兴得很、强得多”,它们没有相对的否定格式。 (6)数量补语,包括动量补语和时量补语两类,例如“砍一刀、打一拳、去三次、读两遍、跑一趟、住了三天”。 40.答:宾语和补语都出现在动词之后,有时容易混淆二者的区别应注意以下三点:
(1)要注意分析动词与后置成分的语法意义。例如“他喜欢干净”和“我们把教室打扫干净”,前者的“干净”是“喜欢”涉及的对象,后者的“干净”是“打扫”的结果,是补充说明“打扫”的。再如“他浪费了三天、他用了三天、他买了三米”,后置成分都是宾语;“他休息了三天、他写了三天、这个比那个长三米”后置成分都是补语。
(2)要注意区分数量词中的物量词和动量词。用物量词的一般是宾语,例如“他写了三篇、一天他吃了三顿、电影他看了两场”。用动量词的一般是补语,例如“他写了三遍、他把孩子教训了一顿、他要大干一场”。
(3)要注意区分后缀“得”和结构助词“得”。某些动词带有结构词后缀“得”,例如“获得、懂得、晓得、值得、记得、认得、使得、舍得、懒得”等,它们和结构助词“得”不同。试比较: a.他显得很高兴。 b.我们玩得真高兴:我觉得不太好。 他写得不太好。我们取得了胜利。 他疼得直哭。a组是带后缀“得”的动词,后面成分是宾语。b组的“得”是结构助词,后面的成分是补语。41.答:定语和状语的区分可以由以下三个方面来观察:
(1)修饰语本身。有的词用作修饰语时只能是定语,例如人称代词:“我的童年、他的离去”。有的只能作状语,例如副词:“很多、极其深刻”。
(2)根据偏正短语里的中心语来判断,多数偏正短语同它的中心语功能是一致的。例如“美丽的校园、伟大的母亲”,其中名词的修饰成分是定语。例如”慢慢地走、非常地复杂”,其中动词形客词的修饰成分是状语。
(3)根据整个偏正短语的语法功能来判断。如果整个偏正短语是体词性的,例如“勇敢的青年”、“新部长的到来”,里面的修饰语就是定语。如果这个偏正短语是谓词性的,例如“勇敢地进行斗争”?、“十分激烈”里面的修饰语就是状语。处在主宾语位置上的“仔细的商讨”,“仔细”是定语还是状语则是两可的。
42.答: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语气,句未有一个较大停顿的语言单位。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叹号来表示语气和停顿。
43.答:句子的特殊成分有复说语和插说语两种。两个词语同指一个事物,一个用在句首或句未,另一个用在主语或谓语里,这句首或句来不属于主语或谓语的那个词语叫复说语。复说语有两种: 一种是称代式复说语,例如:
①工作,这是个神圣的字眼,可是有些人却随便地对付。
②杭州,我也知道那是天堂一样的地方。另一种是总分式复说语,例如: ③爷儿俩,一个去跑原料,一个去跑销售。
④这次参加全国通俗歌曲大奖赛的专业演员,辽宁电视台选送的得了第一名。
现代汉语试题库(语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