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三版)计算题解答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
4.假设GDP为5000,个人可支配的收入为4100,政府预算赤字为200,消费为3800,贸易赤字为100。(单位:亿美元)
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
解答:(1)储蓄S=私人储蓄SP+政府储蓄SG=(DPI-C)+(T-G)=(4100-3800)+(-200)=100;
(2)根据C+SP+T=GDP= C+I+G+NX 。有I=SP+(T-G)- NX=300-200+100=200;
(3)根据GDP=C+I+G+NX,有G=GDP-( C+I+NX)=5000-(3800+200-100)=1100。
5.根据表2.6,分别用支出发与收入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GNP)。
解答:GNP(按支出法计算)=消费(C)+投资(T)+政府购买(G)+净出口(NX)=耐用品支出+非耐用品支出+住房租金+其他服务+厂房支出+设备支出+居民住房支出+企业存货净变动额+地方政府支出+联邦政府支出+(出口-进口)=50+100+5+30+100+50+30-50+80+100+(8-100)=403
GNP(按收入法计算)=工资和其他补助+租金收入+非公司利润+公司利润+净利息+企业税+资本折旧+误差调整=220+10+50+140+10+20+20+误差调整=470+(403-470)=470-67=403
13.假设一个经济的宏观数据如下(单位:亿美元)
GDP=5000,政府支出G=1000,投资I=1000,消费C=250+0.75(Y-T),投资I=1000-50r。
(1)试计算公共储蓄、私人储蓄、国民储蓄;
(2)假设政府支出增加到1250,公共储蓄、私人储蓄、国民储蓄会使多少?
(3)试求新的均衡利率水平。
解答:(1)根据Y=C+I+G,有5000=250+0.75(5000-T) +1000+1000=250+3750-0.75T +1000+1000=6000-0.75T,0.75T=1000,T≈1333.33,
C=250+0.75(5000-1333.33)=250+2750=3000,
公共储蓄SG=1333.33-1000=333.33,
私人储蓄SP=(Y-T)-C=(5000-1333.33)-3000=666.67,
国民储蓄S=SG+SP=333.33+666.67=1000,
均衡的利率r*=0;
(2)公共储蓄SG=1333.33-1250=83.33,
私人储蓄SP=(Y-T)-C=(5000-1333.33)-3000=666.67
国民储蓄S=SG+SP=83.33+666.67=750;
(3)根据S=I,得:均衡的利率r*=5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
7.(根据教材第7题改编)有A、B两个国家。两国的生产函数相同:y=k1/2 (y,k分别为每单位有效劳动产出和每单位有效劳动资本)。A国的储蓄率sA=28%,人口增长率nA=1%,B国的储蓄率sB=10%,人口增长率nB=4%。两国有相同的技术进步率g=2%,折旧率δ=4%。
求:稳态时,
(1)A国和B国的每单位有效劳动资本k和每单位有效劳动产出y分别是多少?
(2)A国和B国的人均产出增长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分别是多少?
(3)A国和B国的总产出增长率(ΔY/Y)和资本增长率(ΔK/K)分别是多少?
(4)两国的资本积累是否达到了黄金律水平?为什么?
(5)对两国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B国为提高人均收入(产出)水平应该采取什么政策?
解答:
(1)根据稳态条件:s·y=(δ+ n+ g)k,把得y=k1/2带入:s·k0.5=(δ+ n+ g)k,
k0.5=s/(δ+ n+ g)。稳态时,
A国:每单位有效劳动资本kA=16,每单位有效劳动产出yA=4;
B国:每单位有效劳动资本kB=1,每单位有效劳动产出y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