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技术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技术标

在图纸上。根据需要与设置的牢固程度应定期进行复测,临时水准点的设置要求就是:(1)应设置在坚硬的固定建筑物、构筑物上,或者设置在不受影响与外界干扰的稳定土层内;(2)在居民区或生产区每200米设置一个水准点,旷野每400米设置一个水准点;(3)两水准点之间能保持通视。

平面放线:根据工程的起点、终点与转折点的设计坐标,计算出这些点与附近控制点或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些关系把各个放线点用标桩固定在地面上。为了避免差错,每个点都要进行校核。在工程的起点、终点与转折点均已打桩核定后,再进行中心线与转角测量。中心线测量时,应每隔20-30米打一中心桩,中心桩的间距应统一,一般就是选用20、25、30米或标段的具体情况作桩距,以便于统计距离与施工取料。然后根据工程规定需要的宽度用白灰撒出开挖边线。

纵断面水准测量:纵断面水准测量之前,应先沿工程的施工线路每隔100米的距离设置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的精度要求闭合差在平坦地区不得超过1毫米。以此水准点测出中心各桩位地面的高程,以检验设计图示地面高程与实际地面高程就是否相同,并以此来确定沟槽开挖的深度或管道架空的高度。

1、1、3、土地平整工程

一、施工程序

本工程土地平整主要为田块耕地的平整,为了便于今后农业机械化耕作。田面按设计高程施工,应便于土方量少、排水顺畅;土地平整田面高差控制在±3cm,耕作层在20cm以上。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按设计图纸→设计平整高程测量放样→田间施工便道布置→机械进场→沿渠道流向,机械剥离表土耕作→在田内集体堆放耕土层→平整田块→[若新造田块缺少覆耕作土,则翻松30cm处理表土耕作层加覆 → 复核平整后的格田高程] →交工验收

二、施工方法 1、复核地面高程

施工单位进场后,测量人员在地块附近设置控制测量标桩,对地块高

5

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技术标

程进行复核,并与设计原地面高程进行对比就是否符合,如存在较大差错时,应请示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进行复核。

2、施工放样

在施工前按设计图纸或建设单位要求进行放样,控制好每个地块的边界与高程。

3、表土剥离

认真控制剥离厚度,剥离的表土中不得含有石块与杂物,剥离表土必须集中堆放,不能与弃土混堆。

4、地块平整

表土剥离后,应及时填写相应的隐蔽工程验收报告,经监理单位验收签证合格后,才可进行地块平整。平整时应采取就近原则,尽量做到挖填平衡。

5、表土回复控制

把原来收集的表土摊铺到地块上,土层厚度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切实保证表土质量,一般厚度大于30cm,同时,铺完后地面高程与设计高程误差不应超过3cm。回复的表土中不得有石块(卵石)、砂砾石、草根等杂物,若有必须彻底清除干净。

6、地埂施工

高度在的80cm以内地埂为土埂,外坡比为0、75;150cm内高的地埂为干砌条石埂,石埂后的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150cm以上的地埂采用混疑土框格护坡,外坡为0、75,土表面夯实、削平。

7、田埂施工

按设计或建设单位要求进行田埂施工。田埂夯筑要顺直,防止漏水,在田埂内侧用粘性土涂抹夯实,放水蓄。田埂外侧选择粘性较强的土壤,逐层压实后修坡,拍打结实。田埂要伸直,宽窄要一致,埂面施工要平整。

8、超过lm高田埂施工

下部按设置的干砌块石扩坡或干砌条石挡土墙施工,上部用草皮护坡处理。

9、土地平整检测

6

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技术标

施工单位按单元工程进行自检与自评,并填写相应的评定表报监理单位进行审核与复评后进行下道工序。 1、1、4、灌溉与排水工程 1、1、4、1、清淤开挖工程施工

(1)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沟槽清淤开挖→验槽→沟顶外侧填土保护→外观检验→放水检验排水沟渠过水能力→交工验收

(2)清淤开挖

排水沟槽清淤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挖沟,人工结合修整。本工程沟槽较浅,可采用一次性清淤挖至设计标高,开挖点根据各条排水沟的走向,从排水沟的下游向上游挖进,根据地质情况与地下水渗水量按一定距离设一集水井,用抽水机或潜水泵排水,在挖设计标高时,应及时安排人员清除余土,疏通沟槽积水,以利抽干排除。对于地质情况较差的沟槽,采用适当的挡土板支扩加固,防止坍塌。 1、1、4、2、灌溉与排水工程

《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的内容分为:总则,工程管理,设备管理,用水与排水管理,档案、通信与信息系统管理,经营管理,水土资源保护,另有条文说明,内容覆盖了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的各个方面。 1 总 则

1、0、1为加强灌溉与排水工程管理,保证工程安全正常运行,节约用水,降低能耗,保护土资源,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灌溉与排水工程的技术管理。 1、0、3灌溉与排水工程应实行有用水户参与的民主管理体制,按规模建立一级到多级的管理机构,健全管理组织,制定管理办法与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定期检查其执行情况。

1、0、4灌溉与排水工程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与考核,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

7

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技术标

1、0、5灌溉与排水工程的技术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工程管理 2、1 一 般 规 定

2、1、1新建灌溉与排水工程应按设计文件规定内容建成,具备投产与管理条件,由批准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管理单位方可接受管理。

2、1、2现有灌溉与排水工程需要续建、配套或扩建、改建的,应由管理单位提出申请,报上级部门审批。

2、1、3严禁任何单位与个人随意毁坏水源工程、填挖灌排渠沟与拆建渠沟建筑物。

2、1、4水源工程、灌排渠沟及渠沟建筑物划定的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应由管理单位统一负责与管理。 2、2 蓄水、引水与提水工程

2、2、1蓄、引、提水工程内为工程安全与运行设置的各种观测与附属设施,管理单位应做好观测与保护工作。

2、2、2管理单位应做好工程基建设施的岁修、大修、抢修与经常性的维修养护工作。

2、2、3以灌溉为主要兴利目标的蓄水工程应优先安排灌溉用水,再兼顾其她兴利目标。当防洪与兴利发生矛盾时,兴利应服从防洪。

2、2、4根据蓄水工程的运用条件,制定运行调度计划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最高蓄水位、汛期限制水位与正常蓄水位等重要控制指标,未经上级部门批准,任何个人及单位不得擅自更改。

2运行调度计划若需修改变动,必须经过原计划批准部门审批,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干预。

8

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技术标

3应制定超标准洪水应急保坝方案,报请主管部门审批备案。 2、2、5进水闸的控制运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进水闸的运行应与上下游工程相配合,并应与河道堤防的防洪能力以及上下游排水、蓄水能力相适应。

2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有计划地进行引水,如外河水位上涨,应防止超量引水。

3来水含沙量超过规定范围,除淤灌外应减少引水流量直至停止引水。 4主流易摆动的多沙河流的河床段,闸门启闭可补充附加规定。 5运用过程中应做好引水量的记录。

2、2、6取水枢纽各类水闸的运行管理除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应符合SL75—94《水闸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 2、2、7泵站的控制运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制订泵站运行、维护、检修、安全生产等规程与规章制度。

2根据泵站水源、水文气象、需水要求以及工程条件等,编制供水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

2、2、8移动式泵船在选择取水位置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深许可,水流平稳;河床稳定,岸边有适宜的坡度;在通航及放筏河道上,泵船与主航道应保持一定距离;取水口应避开大的回流区,避免漂浮物堆积;进水口管应装过滤网。

2、2、9农用机井设施应配套齐全,并保证机泵设备正常运行与渠道、管路畅通。抽水量、采补控制水位应统一安排,避免地下水过量开采与影响周围原有机井的使用。

2、2、10农用机井工程附属基建设施的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9

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技术标

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技术标在图纸上。根据需要与设置的牢固程度应定期进行复测,临时水准点的设置要求就是:(1)应设置在坚硬的固定建筑物、构筑物上,或者设置在不受影响与外界干扰的稳定土层内;(2)在居民区或生产区每200米设置一个水准点,旷野每400米设置一个水准点;(3)两水准点之间能保持通视。平面放线:根据工程的起点、终点与转折点的设计坐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imgt52dyw25ui718xfz9x6b742s6901du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